官網fb下面的留言陸續有人跑到比較高的里程,一個是7萬多預計9萬再來一條,另一個8萬估10萬可達成。已目前胎紋,我估也是9~10萬。但每個人狀況及下課標準不同,我覺得大部分人的實際磨耗里程會落在7~10公里的區間。
照著車上駕駛旁邊的b柱貼紙打35psi,定時調胎讓前輪位置4輪都輪過一次。終於將之前胎壓打太高胎肩磨不均勻的胎面調整回來。顧胎幾個心得和大家分享:
1. 以前是胎肩檔不住,而CT60是胎肩檔的住,顧胎反而最重要是觀察胎肩有沒有磨均勻。
2. 長期運作,後輪胎肩接地小累積,前輪胎肩接地大磨平。合適胎壓加上定時調胎很重要。
3. 有自己看胎紋的人,除4溝外建議加看胎肩胎紋深度,可以更清楚胎面真實情況。
4. 玩硬的人可能要自己抓變硬不變吵的平衡點在哪裡。
對大部分人而言,B柱胎壓加上定時調胎就可以舒適安靜地用很久了
上週更換完畢,也稍微整理一下不同的資訊,供各位參考。
我的是RAV4 五代2020. 2.0油車。
此車行駛已超過30,000 Km,剩餘胎紋深度大概也只剩3mm,說撐著用,其實也可以再開1~2萬公里都不是問題,甚至有車友原廠胎開到8~9萬公里。但其實決議要換,是因為上周都是雨天,考量家庭乘坐安全及胎躁問題,就決定不再撐了。畢竟現在市場物料不斷上漲,晚點換其實並沒有比較划算(已剩餘的胎紋價值相比)。
開兩萬公里時,就在觀望輪胎了,看到最多車友裝的都是橫濱/馬牌/米其林/TOYO….
也相信車友說的確實新胎都很安靜(跟原廠胎比),但時間久了,也聽到過兩萬就開始吵了,畢竟我沒裝過,所以也無法感受,新胎過萬里後,變吵有多吵….
但我一直有在關注飛隼CT60 A/S這條胎,因為原廠規格數據相當完整,加上超耐磨損及國內影片介紹至少有兩部可參考,因為相關資訊多,所以比較特別關注。所以能更深入了解,我想換輪胎的車友,都希望能看到更深入的分析,也怕選擇錯誤。
會讓我決定就這條胎的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版主的開箱心得:
Falken新胎ZIEX CT60 簡單開箱心得(推薦給有長 ... - Mobile01
評價(46000公里): C/P值好到爆表的均衡好胎
C/P值好到爆表,這句話其實有待驗證,但我決定就是CT60 A/S的主要原因。
因為我一年行駛里程約1萬公里,此胎國外原廠保固10.5萬公里,車友評價已經4.6萬公里,加上一條胎,不論你的胎紋深度剩多少,基本上上路後,五年就可以考慮更換,考量膠質長時間硬化問題,所以我五年最多也開5萬公里,原廠超耐磨的保固已經是我的需求的兩倍,重點是網友評價4.6公里,沒有感受到明顯後衰期,已經幫我驗證了,這條胎我開五年應該綽綽有餘。
但原廠胎是225/60R18 鋁圈7J,飛隼CT60 A/S (A就是All, S就是Season季節,就是四季胎,或全天候胎),當時鎖定此胎只剩一個疑問,從網路資訊可查到,鋁圈7J最佳胎寬是215mm,最大是225mm。但我想增加抓地力跟制動力,可以犧牲舒適度跟油耗。
所以我想選235mm,但網路資訊或店家資訊,都說235/55R18可以裝,但卻沒有其他資訊說明,是裝得下去就說可以,還是很多人這樣改…….。
搞工程的習慣,總是希望有任何正式文件說明,最終再飛隼輪胎原廠官網查到
235胎寬可以被安裝在6.5J~8.5J的鋁圈上,雖然最佳尺寸是7.5J,但至少有原廠胎資訊補充,所以就跟店家下定了,明天安裝。
因為無意間,查到CT60 A/S 235/55R18的胎重 ( 28.9 lb),所以讓我好奇那原廠胎多重呢? 還好原廠數據都算完整,查到原廠胎單重(40.02lb),換算下來一輪差5公斤。
輪胎店家也說,這條胎(CT60)確實有比較輕,那不就等於換胎免費送“輕量化”。
更換當天下午前往輪胎店,更換過程店家很小心,自動換胎設備跟手工具都有保護,鋁圈刮傷現況也跟車主一一確認避免爭議,打氣習慣也會問車主習慣。價格含四輪定位,跟網路價格比,如果含四輪定位,那價格真的算不錯,如果要問價格請問店家,我不方便提供,但我是在三重佳林輪胎更換,前一台車的馬牌輪胎也是在此更換,服務跟後續行駛都沒有異常,所以多年後還是選定同一店家服務。
當天下午都是下雨,回程都是市區,感受胎躁,真的改善超級大,難怪之前改裝店家說,改善輪拱隔音,其實換胎會比較直接 (解決源頭問題),但我的車有做四門及頂棚隔音,加上我自己也貼門框下塑板大D,其實原廠胎躁還是明顯,但還能忍受,但CT60的寧靜度,真的有符合官方的評鑑 ( 4 / 5 ),雖然我不知道 ( 滿分是什麼感覺( 5 / 5 ) )。
但車友開到4.6萬公里無明顯衰退,那個寧靜度可以撐到我換胎,真的就很夠用了。
油耗問題,如果維持225/60R18,我相信有機會比原廠省油,但我換235/55R18,理論數據都是會比較耗油,但其胎重更輕,胎紋不同,我覺得可能會更省油或持平也說不定,但本周沒有機會測試,之後有50KM以上的高速長途,再來更新。
當天晚上還是下雨,如果寧靜度與官方評價一致,那我很期待濕地的駕馭能力,當晚就前往一條熟悉的山路,這條路沒有店家,也很少人行使,但連續彎還真的不少,非常適合測試,之前JASO避震桶身跟CUSCO拉桿也都是選擇此路段測試。
冷胎壓先打36.5 psi,看是否會有彈跳感,測試後完全不會,比原廠胎34 psi還舒服。
雨天濕地加速,山度路況不平,輪胎的Q度處理的非常細膩,相同路況以原廠胎來說,路況會透過輪胎及避震傳遞至車內,但扁平比60改55,基本上會更不舒服,但此胎的Q度處理後,反而比原廠胎更舒服,通常路況不好,震動太多,自然就會降速行駛,但此胎處理路面之Q度實在相當舒服,所以完全沒有減速的需求。
先測試幾個濕地小彎,先熟悉胎況,用之前一樣的速度過連續彎,其中有一個彎我承認判斷有小小失誤(雨天反光),轉向有點死,但輪胎完全沒叫,也沒滑的狀況,濕地大角度連續急變換車道的信心比原廠胎更滿意,這點符合原廠產品訴求。
回到平面道路,時速80-90測試行經小積水路段,可以聽到破水膜被切開的潑水聲。跟輪胎壓過積水面那種感覺不同,可以感受到那重輪胎貼地切水的聲音。
行經比較新的柏油路面,時速50,那種感覺好像沒有輪胎的滑行,雖然這樣講好像有點誇張,但可能是我的隔音發揮效果,剛好這時只下毛毛細雨,所幸我就開窗行駛,說真的引擎加速聲都比輪胎行經路面聲還大,而且胎躁不太有感,完全感受到此胎胎躁(Quiet Ride給予滿分),
胎紋越細,胎躁越低,但CT60卻能低胎躁又兼具耐磨損, 應該就是胎肩3D Canyon Sipes 互鎖的技術。
但跑了半小時,測試胎躁、Q度、排水及濕地連續轉向,都非常滿意,記得剛出發時冷胎壓打36.5 psi,車機四輪都顯示36.2 psi,開半小時後回到停車場,看車機胎壓還是36.2psi,手摸輪胎,完全沒有溫的感覺,難怪此胎的Temperature Grade : A不過實際胎溫測試,要等大熱天,高速持續行駛才能驗證。
不過順便補充,輪胎耐溫等級A,B,C僅表示輪胎散熱能力,不能代表輪胎好壞。
胎熱產生原因為接觸地面之輪胎面為平面,離開地面後,又變回曲面,而這樣的扭曲復原再扭曲,
每一次扭曲後復原都會產生熱量進而轉為溫升,隨著里程加長,速度加快,胎壓過低,地面過熱,
都會持續累積溫升。所以自然散熱跟熱量轉為升溫的平衡,就是輪胎自然散熱、抗熱性能的評價。
查台灣飛隼保固方式
依購買輪胎之製造週期起算,6年內之輪胎產品。輪胎殘溝深度須達1.6mm以上。
申請出保輪胎,須將輪胎本體送回經銷商處,且經由國住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客服技術部技師鑑定。
鑑定屬產品製造品質之責任者,國住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將依規定進行, 新胎交換或依據輪胎殘溝比例,計算剩餘溝深之價值做金額補償。保固方案僅適用於台灣地區,不適用於平行輸入商品保固規範僅限於輪胎保固補償,裝胎工資及定位費用另計。
18”吋原廠鋁圈參考規格:
ZIEX CT60 A/S (18”)
225/60/18 or 235/55/18
AZENIS FK510 SUV(18”)
225/55/18
提醒一下,FK510 跟 FK510 SUV是不同系列喔,若休旅車要參考的尺寸,要查FK510 SUV。
原廠鋁圈 J=7,最適合胎寬為6.5J (215),但225剛好是7J 上限建議。
鋁圈不變,胎寬改為235mm,是否會有過大疑慮,對照上表,235mm可以安裝在
6.5J ~ 8.5J,最佳是7.5J,所以7J還在飛隼原廠核可範圍內。但會有些胖胖胎的外觀。
從原廠胎換飛隼CT60,感受差異真的非常大,現在非常認同之前論壇車友說的,CP值爆表的輪胎 (100%認同)。
但車友有磨耗不均的問題,不斷調整胎壓,我比較沒有此困擾,因為我之前已裝CUSCO後仰角調整器,這次換胎也請店家幫我檢查,確認沒有仰角調整器並無鬆動。舊胎行駛三萬並沒有跳花或磨損不均的問題,還好之前舊胎就已經防止新胎吃胎做準備。
另外有車友表示胎壓高低的左右晃,我也無此困惱,因為我已上JAOS桶身跟CUSCO六件式拉桿,SPOON襯套,
我裝上CT60後,並無感受到任何輪胎所產生的晃動,唯一有的就是輪胎的Q度,但我不覺得那是晃動。
如果沒用過飛隼準備換胎的,可以考慮CT60,考量有幾個因素:
1. 超級安靜 ( VS 原廠胎 )
2. 超長里程壽命 ( 國外區域10.5萬里程保證 )
3. 舒適性,路感表現良好 (輪胎有Q度)
4. 衰退期需長時間才能驗證,5萬公里可能還不會出現半衰期。
3. 乾溼地表現優異 (濕地更重要)
4. 價格相對米其林/馬牌/東洋/橫濱等,相對便宜。
但用過CT60後,下一條我會直接用FK510 SUV or FK520(尚未引進),雖然單價更高
但胎面支撐性更好,且安靜與舒適並不差(原廠的評鑑指數,可以參考),耐磨指數雖然只有300,但對我也夠用了。
總結 : 不論TOYO PROXES CR1 / Continental PC6 / Michelin PS4 / Yokohama BluEarth-XT AE61 / Falken CT60 A/S,新胎都是好胎。
不管甚麼品牌,我相信都會比原廠胎安靜及具備更好的操駕性能,因原廠胎是OEM特規品(大量採購受預算限制),非一般常態市售輪胎,所以跟原廠胎比其實多數廠家隨便都可勝出。
在此不是要誇飛隼輪胎有多神奇,只是單純依使用經驗分享,確實有驚豔及滿意,讓對此胎有興趣的車友,多一點參考。但各品牌真正的胎躁及操駕性能,其實過一年或破萬公里後,才是考驗的開始。
個人採用CT60 A/S的因素 :
1. 靜音+舒適+乾濕地性能,需同時具備,且耐衰期要夠久。
(否則享受期太短(尤其是胎躁抑制不能太早衰退)
2. ( 耐磨指數夠高+單價夠高 ) = C/P值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