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ie_0801 wrote:如果,我是說如果.....(恕刪) 別傻了廠商怎麼會承認有問題如果承認有問題後續的招回或保固的費用嚇死人最多就是承認原PO這組輪胎有問題處理一個人比處理全部的消費者來得輕鬆多了
大呆群 wrote:別傻了廠商怎麼會承認...(恕刪) 要不要做而已,你不做才傻。 若真有問題而不敢勇於負責,那對這種廠商也不用有太多期待。你選擇龜縮,息事寧人,當俗辣,那是你自己的選擇。不是每個人都跟你想法一樣。很多方法很容易就可以讓此事公開。樓主要知道讓越多人知道此案件,越多人幫忙監督廠商的作法,對你越有利。 反觀,息事寧人才是最吃虧的。
其實,當輪胎(街胎)的濕抓與乾抓都到達一定的水準後,我認為"胎噪"的處理才是最困難的,新胎,10,000KM,20,000KM,以及最後胎紋剩1.6mm前,都能保持一定水準,就是好胎;但應該很難也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