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汽車輪胎中釘,想要採用內補補胎,一連找了好幾家都不願作內補,找到第五家終於有人願意作,但是還是一直跟我說,現在沒人再作內補了,現在外補條品質很好,比內埔的好,是這樣嗎?老闆還說,他自己18吋輪胎也是外補,從沒噴出過.請問大家補胎都是採用哪種方式啊?
為何沒人要內補?因為正確內補胎的時間,絕對足夠裝兩條新胎了,加上台灣人總認為,內補頂多200至300,照花費的時間比例,收個500也不過份。五年後如果,有人收個700也不過份,願意做的店都沒了,內補可能還要排隊。哈............照標準內補比外補好,因為輪胎要拆開才能瞭解受損的程度,外補通常都不去管這方面的問題。但是考慮到錢的因素,方法自然就因人而異了。
小弟與朋友輪胎前兩天也破,小弟的是在該間店家換的胎二話不説直接拆胎內補,還建議我用新的補法(什麼香菇頭的,我也不懂)!朋友的則是新車也不曾在該店家消費,也是直接內補!後面聊天店家説用外補,若工法不佳容易擴孔造成日後漏氣,減短輪胎壽命!以上供版大參考PS補胎新的補法400,一般內補150
如果能內補當然是最好。 不過個人還是有個疑問, 不知道是否有人使用外補的方式導致日後輪胎出問題? 個人倒是沒遇過(開車數十年,中釘子的經驗不計其數,皆是使用外補方式處理,快速(其實是個人沒耐性),費用 0~100元(認識的是不收費的))。依照絕大部份人用車的需求、習慣來說,如果以目前的外補方式也不會有品質上問題, 那為何又要堅持內補?
其實內補同樓上幾位大大說的一樣麻煩,耗時,因為胎拆下來了放回去又要重做平衡真的很麻煩。雖說比較不會漏但是也有風險。內補要在洞的周圍刮掉一層胎皮,有些胎的胎壁很薄,手一滑就刮出白線了。我剛開始的時候搞砸過,還好公司賠了。刮完後要要上一層膠做附著面,如果沒等膠乾透就上補丁跟本黏不住。普通外面賣的那種牛肉乾條就很好用了,補完噴個肥皂水確認沒漏氣就可以了會漏氣通常是洞的角度太奇怪或是太靠近胎壁兩側我自己都用牛肉乾也沒什麼問題千萬不要用那種液狀的壓縮罐水在胎裡面跑就起來就不平衡了效果也只是暫時的,之後還是要找出洞來補光清理那些液體就玩死人了
stephanie_0801 wrote:如果能內補當然是最好...(恕刪) 有一次在外地用外補 回來後會漏氣 到熟識的店家浸水檢查 兩次都沒問題找不到原因 換另一家 打氣到45 浸水檢查 是從外補處的位置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