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1說明:材料使用紅橡木與胡桃木製作。

影片沒有錄音,但有字幕說明,請記得開啟字幕。
照片-2說明:使用標準1:8的鳩尾榫比例

照片-3說明:畫好鳩尾榫線路後,直接鋸切
1、定位控制:我個人習慣以左手大拇指抵住鋸片,進行鋸路的定位控制。
2、鋸切方式:於線上,輕推劃出鋸路後,再施加力量「重拉」鋸出榫頭兩側,過程注意不要鋸切超過榫肩線。
3、鋸切面不再修整:完成鋸切後,此榫頭兩側不論離原本劃的線靠近或是偏離,均視為完整面,不再花時間修整,主要是避免修整過程,讓此斜度產生多處的角度變化,後續母榫即無法密合。

照片-4說明:完成榫頭後,引線劃出母榫
1、雙面劃線刀:使用這支刀,因為兩面都可以在榫頭兩側,緊貼榫頭劃出垂直刀線。
2、劃好線路後,再以白色筆標註,應去除的部位,這裡可以看影片瞭解;部分新手會出現鋸切錯誤,即是未確實標註去除部,讓自己可以目視確認。

照片-5說明:進行母榫製作,使用鋸子鋸切後,此鋸切面就需要修整至刀線。
1、線鋸鋸切方式:採用線鋸切除去除部位,通常會留下較多靠近榫肩線的餘料。
2、先鋸切再用鑿刀打除:此方式為先在去除部位,以鋸子間隔3~5mm,多次鋸切至榫肩線,再以打鑿打除。

照片-6說明:以打鑿去除榫肩線上之材料
1、手持打鑿方式:我習慣以「大拇指在前、食指及中指在後」,握持固定鑿刀,搭配玄鐵槌進行打鑿作業。
2、分段進擊去除:通常剩餘材料約3~5mm不等,我習慣以1~2mm的打除方式,分多次打至榫肩線「刀線處」,此為「精準密合重點」。
3、母榫細修:垂直修鑿時,以母榫的刀線為基準,修整到刀線後,先進行試組裝確認密合度,再來進行微調,最終調整的鑿刀切削量,仍不超過刀線為極限。

照片-7說明:其它完成木盒的作業內容與方式,請參考影片內容。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