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或是DIY玩家,應該都會自製一些治具(jig)讓作業更安全方便,
最常見的可能是桌鋸推台(table saw sled)或是圓鋸切割台(circular saw crosscut station)
這2種治具都會有靠山(fence)(依板)
靠山和鋸路垂直90度是最基本的,通常是使用直角尺測量

但是...
測量時看起來有直角,為什麼鋸出來的木板二端卻不同寬度?
對於精準度要求較高的地方,或是像我這種龜毛人,要嘛你不要讓我知道,要嘛我已經知道了就是想把它作的更好
二年前製作桌鋸推台時有用過的五刀校正法,本次製作圓鋸切割台再度派上用場
這方法要用在靠山還沒完全固定之前,先簡單兩側鎖螺絲
如果你的靠山已經黏了或鎖好了,那就等下次作新的再說了
如何操作
1.取一片長方形大約A4大小的木板,順時針或逆時針標示1,2,3,4

2.我們要假設木板的邊緣不是直線,先在1號切一刀,當作基準線
3.轉90度後,1號貼在靠山,再切2號,切大約5~10mm就可以, 接著2號貼靠山切3號, 4號也是一樣

4.每一邊都切了一刀之後,回到1號,再切第5刀約20mm寬,這片就是我們要測量的樣本,怕忘記可以先標註A和B

5.測量並記錄A、B的寬度,A~B的長度L,推台靠山下方二個螺絲之間的長度D

6.修正距離的公式
E = (A-B)/4/L*D
或
E = ABS(A-B)/4/L*D
*ABS表示絕對值,可以不管負數,看數值就好了,這樣比較直覺
說明:
1.當靠山與鋸路完美90度時,不管怎麼切都會平行,A和B的寬度會一樣
2.若有偏差,切出來的樣本就會梯形,不過因為一刀的偏差很小,不容易測量,4次的累積誤差會比較明顯,切5刀會有4次累積誤差,第一刀當底不算,所以是除以4
我的例子如下:
A=18.34
B=19.94
L=188
D=508
E = ABS(18.34-19.94) / 4 / 188 * 508 = 1.08
如下圖,因為A小B大,所以靠山要將左邊向後調整1.08mm

若是下圖狀況A大B小,就調整右邊 (或是左邊向前也可以)

數學題解出來了,要如何調整靠山呢?
1.拿幾張相同厚度的紙疊成接近數據的厚度

2.夾一個木塊在靠山與紙中間,移除紙後,就會產生一個空隙,此時就可鬆開左邊螺絲,調整靠山貼緊木塊,再用夾具夾緊(先不要鎖螺絲)

3.再取一片木板,重來一次切五刀,如果靠山的調整成功,就會得到接近完美的樣本(A和B的寬度非常接近),如果還不滿意,就繼續調整
我的例子: 樣本兩端寬度皆在23.6左右,我覺得很滿意

4.最後重新鑽洞鎖好靠山(不可使用原來的螺絲孔)

5.在靠山還沒鋸斷之前,多鎖幾個螺絲 (在這個例子中,我已先調高鋸子避免切斷靠山,切割樣本時下面有用其它木板墊高)

原來木工還有這種秘技,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最後祝大家玩木工玩的開心
請參考影片,可以更清楚理解本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