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第一次用cherry,於是對著一堆木,努力找,有沒有可能檢到一兩塊有圖形的(figured cherry)。結果當然是沒有,我想這些漂亮的東西,應該一鋸開就被人拿走了

這種有5個抽屜的櫃,很普通,好像每間臥室都有。網上亦有不少外觀可參考,如日本旭川家具的,也很好看。有人說櫃子就是一個大木箱,總共6塊板接合即成,但用實木的話,你會遇到不同的煩惱。有些寬度及高底不變,但深度會,有些則是高度變...

相對於上述全面板(wide panel)的問題,可以改用較費工的框板(frame & panel)工法,這是設計圖,抱歉,還是很傳統,很老派的樣子

腳挖榫孔,用小型機器做,有些勉強

做兩邊,先把直框固定在腳上,這樣夾持點才足夠

放入橫框及面板

氣溫10度,膠都好像不流動,放溫水中

底板及背板,都是舌槽配合10mm厚的面板

1英吋板分鋸成兩塊,沒有大帶鋸,只好用圓鋸,高危動作,注意安全

先做好上框及底板

連接兩邊,組合工序是一邊躺平,然後從上放入上框及底板,下夾,扶正,最後背板


前方橫檔用stopped dado膠合腳上

除了水平,也要檢查直角

櫃體大致完成

櫻桃木日照下變深色變得很快,還是用布蓋起來

5個抽屜,總共要拼30塊板,是整個製作最無趣之處

簡單的治具,只是一些鋁片,一塊木頭

這樣用修邊機我覺得比用下壓座順手,先用鳩尾刀做側板,鳩尾刀切割量不少,可先用直刀跑一次

有多一台修邊機,刀子就不用換來換去,用直刀做前後板

總共308個榫,花了大半天

一看就知是用機器做出來的鳩尾榫,與用手鋸的,美感還是有差

抽屜底板用薄松木板,有點擔心邊對邊膠合不夠,用搭接

注意木紋方向,只在前端上膠,鑽條狀洞,並用螺絲固定

螺絲固定軌道檔板

安裝軌道

用這種抽底滑軌,除旁邊外,底部亦有承托,負重應更好

抽屜整合完成

這種高度的櫃,桌面突出來(overhang)的黃金比例是腳的寬度,桌邊修圓角,上面1/4"刀,下面1/2"

塗漆用日本的腰果漆,桌面另用二液優麗漆,乾透後三天,桌面用rottenstone(石灰/火山灰?)加水或礦物油,手磨一次,將最小的不平去掉,營做更滑溜的效果,之後再打蠟會更好


完成了





這櫃是我替做農的親人做的,只是木、零件及耗材已超過25張小朋友,還好櫻桃木是他們自已挑的。我在網上看到類似的櫃,柚木的開價15000,檜木的15500,好市多的更是鳩尾榫抽屜配隱藏式軌道… 究竟DIY值不值得?大家自行判斷了。
Credits:
Illustrated Cabinetmaking by Bill Hylton
台灣的楓葉文化在去年出了這本書的繁體版:木作家具解剖全書。全書並無一張照片,但有大量繪圖。如果只買一本書,作為美式家具的入門指南,這本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