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ckley產生在傢俱師傅的黃金年代,電動工具已面世,但手工具仍是主流,而Ikea式組合傢俱尚未出生。
Stickley所有產品都有編號,設計亦是給工廠做出來,只有2004年蘇富比拍賣的一件,並無編號。有人猜測這是件原型,因為有斜位,不容易量產,加上只是件小傢俱,亦很難賣高價錢... 2006年11月Popular Woodworking雜誌仿做了,這次就是根據這篇文章學做。原文主要是用橡木,而我則是用手上有的一般松木(SPF)及花旗松(DF)。
首先做腳,松木腳要穩固及好看,讓每隻腳的4邊都呈現垂直的木紋,最好先從大樹,用稱為quartersawn方式鋸出來,再去選擇木紋。
以下2塊木的橫切面

縱鋸出來,一隻4邊都會有直紋,另一隻只有2邊有

如果木夠大,可在紙上剪出要做的腳,再這樣選最漂亮的紋

兩邊及後面的支撐用方榫,果然是惡夢開始。方榫不難做,但有角度及斜度的,從未做過。結果榫頭用手鋸,榫孔先鑽洞,再用銼、鑿刀... 幸好幾乎都是非貫穿的,醜陋的地方外表看不到。
用同斜度的木承放木板,方便垂直用工具

檯面用3塊板拼成,稍為刨平再砂紙打磨

松木腳先染深色,花旗松做其他,這是完成的主體,但感覺不好看,應該全部一樣色


一個櫃的靈魂是櫃門,精髓是抽屜,這小桌子沒有門,就做個既堅固又漂亮的鳩尾榫抽屜吧。做榫前先做劃線規,做了一般用的1:7,及加大強度的1:4

先鋸側面的tail

再在面板畫出對應的pin

然後變成這樣,有人先鑽洞,有人用修邊機,我用簡單的先鋸後鑿

試結合,近看下有不少瑕疵

抽屜底部用螺絲固定

準備染色,這次用外文雜誌常介紹的水性染料aniline stain,在Lee Valley買了包,美國製造

粉末狀,染多少用多少

未染前與染一次的對比

檯面染兩次,未乾前的樣子

抽屜的支撐及軌道,用螺絲固定在兩邊

乾透後的樣子,還是很一般,看來應該找原色木紋漂亮,不用染的材料才對




上漆了,準備一堆塗料

但這幾天下雨,還是等天晴再繼續了。
Credits:
這次主要參考以下影片,以下兩位大師,手勢利落,功力深厚,可惜影片不多
Tim Roussea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lIM0dzrUg
Andy Ra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If7_T4ZR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