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以松木為材料,用鄉村家具的手法,
這時候女兒才五歲而已,

桌面以掀開的方式,收納女兒的寶貝玩具,後來證明這種設計很麻煩。
以後設計必須考慮收納方式。

隨著時間,女兒成長了,但是書桌還是依舊,矮個子一枚,
該是重作一張的時間到了。

因為想要特別一點,曲線彎一點,材料好一點,也要挑戰自己的能力,
桌腳刻意不要做出直直挺挺地四根柱子,而是近似於鹿角造型,
別人的桌子,用最厚重的好料,彰顯桌子的價值,
我剛好相反,用最詭異的桌腳,彰顯桌子的靈魂,
桌腳是這次重點。
製作過程沒有買plan,沒有平面製圖,沒有電腦3D,沒有Google SketchUp,
從打樣,到測量,有時候靠經驗靈機應變,有時候靠想像。
榫接只有三種 有時候靠木釘、有時候靠方榫、有時候是鳩尾榫



有時候為了作一個步驟,必須先作一套治具,
不然木頭會很忠實地呈現你偷懶的效果。

買現成的木釘,比較省事,但是為了美觀還是自己打造吧


因為抽屜外框只有1.6cm厚度,
為了避免挖溝槽,造成日後變形,拖拉不易,
所以我用滑軌取代抽屜軌道。

因為白膠慢乾、濃稠,我在作膠合拼版時偏好白膠,不是最流行的太棒膠,


無數的裁切、拼版、整平、膠合、組裝,來到這個步驟,也靠近尾聲了

開合順暢,不枉一番功夫

最後放上一張尚未塗漆的照片,以及塗漆後的照片,讓大家比較一番。
為了調整塗漆後的「桌姿」,與塗漆前的「桌姿」一致,
我花了好大一番功夫。
塗料可以凸顯木紋,讓質感直線上升,這次用山仁無色臘漆。


小寶貝開始搬玩具換新家囉

新舊桌子比較,桌子的寬度照舊,但是高度整整高了一節。


因為這張桌子極為費工,一定要為他製作影片,放上影片
不然對不起自己的汗水,還有額頭上的一道傷痕。
http://youtu.be/9Ijv10N-V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