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家中勉強還有些空間可以擺放木工機具
但鄰居中有位"千里耳芳鄰",即使我關在廁所中使用修邊機,他都能聽的一清二楚
無奈之下,只好在木工坊、住家兩地間奔波
雖然有便利之處但也有著太多太多不便,時間、金錢花費也多,
但至少能在週六日稍解"想做木工"的手癢之苦
板上可有同好也是如我一般,苦於環境不便只好到木工坊?
也不知這樣是否算木工diy?
抱怨話就不多說了,以下為小弟的木工作品,
剛接觸木工不久,原本只是想做一個木盒.....(後來才知道木盒不好做)
都怪網路上木工影片太多,我又不小心看太多,越想越複雜.........
二話不說,頭就替剃下去了
初步構想,先切出一堆30mm的正方形小木塊後再來如瓷磚般粘合
淺色木料:ash置中(26mm x 30 mm)
深色木料:胡桃邊條(3mm x 30 mm)
冒著手指頭被切掉的危險,終於把木條拼接起來.....拼接了4大塊
那時什麼都不太懂,管他拼接後木條會高度高高低低的,反正有平壓鉋....
於是25mm厚的拼板,鉋平後就剩下約20mm,這過程就不PO了
上圓鋸台,縱切後橫切..........(這下就有怕到了,鋸台助教也是鐵青著臉盯著)
(風險高的鋸台過程,怕誤導木工同好們,還是保留的好)
總算完成第一階段30mmX30mm的小木塊組件
由於取得的胡桃木是邊材,所以總有部分木塊是色澤不夠深的
剔除不良品的工作,就由小女代勞了!!
準備開始粘合時,才想到要黏貼在什麼東西上?匆匆趕去特力屋買了一塊松木回來
還得感謝女兒們貢獻了2張小方桌當工作桌
先在松木板上劃線作為黏貼時的基準線
但開始黏貼後才發現,因為採取的排列方式是角對角的方式
小木塊彼此之間並沒有可以"卡住"的效果,基準線完全失去意義....
每一塊小木塊都要塗抹3個邊,然後用手的力道緊迫上去才能造成溢膠
太棒膠又有工作時間,溢膠又須在上木工夾之前擦除
粘貼過程猶如在打仗般....
上木工夾約2小時後,在膠水稍乾固的狀態下,趕快再黏貼第2輪
每晚大約僅能做2輪4個小時,黏貼面積有限
約略能看出..............
黏貼.....第四個晚上
還在黏貼.....第五個晚上
還在黏貼.....已經忘記是第幾個晚上

看到右下角那幾塊孤兒沒?......已經黏貼到神智不清了,不要笑偶


終於解脫了!!
近看些......感覺還行!!
再近看些......有些小細縫存在,猜測一是小木塊裁切時有誤差,二是溢膠擦除的太快
保持愉快的心情,唱首歌:「補破網,目框紅,破尬架大康....」
修補中.....
修補完成,除細縫顏色稍深外,並不會太明顯....(中間偏下那到深色細縫)
接著開始第二階段的砂磨→裁切
計劃跟不上變化,由於剛開始黏貼時沒考慮到松木板的木纖維走向
在下第一刀時才想到........也造成一個無法彌補瑕疵(後述會提起)
快轉一下
裁切後,先做盒子的蓋子
將盒蓋4個側面的側邊切45度,結果盒蓋top我就不知該怎麼做?
當時,有些傻住了...狠下心,連盒蓋top也四邊全切成45度,直接組合
還好有切準,只有小小偏差,盒蓋粘合中........
盒蓋完成!!
再下來是置物盒的主體,原本的設計想做三層
底層→小抽屜,中層→可擺放戒指、耳環,上層→移動式小盒
有想到,不論是要做啥用,我都必須先作業,否則盒體組合後就啥都不用作了
於是........盒體切45度,先嘗試吻合度(有擔心變形)
搭配盒蓋試組合,免得上下大小不一....
铣溝,一道給底板用,一道給層板用
為了擺放最上層的移動式小盒,削切出厚薄差距
選美美的一面,挖出抽屜尺寸
(我是用手鋸、鑿刀、銼刀搞的,那時候還不知可以用修邊機,也沒人告訴我)
不會做也沒做過抽屜,到木料看到一塊鐵刀木,想說就用它試試看
應該可以吧....
榫接抽屜側板,搞得心力交瘁,每晚蹲坐地上東修西補.....有工作環境真的很重要啊
將抽屜木軌置入溝槽中
不知道該怎麼做抽屜面板/側板的結合
看了影片,跑去買修邊機嘗試鸠尾槽
結果就是這樣...............
千心萬苦、總算搞定抽屜!!(哈,有沒看到原本是3鐵1松木,最後變成2鐵2松....唉,樂趣真是多)
差不多了,開始粘合,修補
暫時完工的樣子!!
7/27補圗
木盒主體完成後陸續又將盒內的配件,一一補上
總算完工!!有一面對花對得上
因為錯誤的第一刀,盒體有2面無法對花
最後,跟史迪奇來上一張........(唉!!4個月以來,只會做這幾樣)
謝謝賞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