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好~小弟昨晚拿出 白天試做的榫 來研究發現其實密合度已經可以了,搭配網路找的說明書,有確定榫刀突出修邊機的高度了圖中看起來榫頭沒有壓下去是我動到另一個路達檔板的緣故,調到適當位置再修一次就好了但密合度已經可以了假日公寓不方便動工下星期一等我有空再試做一次我會整理一下心得再貼上來分享,也感謝之前給我建議的大大~感謝做木工真的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
7/24 增加心得買來後要設定的有兩個部分,1. 刀具高度(跟榫孔的鬆緊有關)2. 修邊機靠邊的距離(跟公母榫結合後,公榫會太深入或突出邊緣有關)1.刀具高度(跟榫孔的鬆緊有關)1.1 說明書說是14.3mm,但我試到後來是13mm。應當是我的修邊機刀具不在正中央導致的誤差。1.2 測試時,從較深的14.3mm深度開始測試,太緊,就降低刀具高度,直到找到鬆緊適合的高度。1.3 測試時,覺得公母榫稍微可以卡進去了,就不要再降低刀具高度了,直接敲進去就好。因為再降低刀具高度,有可能就會太鬆。(修邊機高度不好微調....)1.4 因為我的修邊機刀具不在正中央,所以每次測試時,套筒一定要固定同一方向,以免刀具偏左右導致母榫變寬,接合會過鬆。2.修邊機靠邊(跟公母榫結合後,公榫會太深入或突出邊緣有關)2.1 這張圖是母榫不夠長,導致公榫無法全進去。這時要將修邊機靠邊往後移動,往後多修一點,讓母榫的距離夠長,公榫就可以全進去。2.2 這張有將靠邊往後移,母榫長一點,公榫就進的去了還有用路達的,設定刀具深度應當就沒我這些問題。還有這些都跟刀具有關,刀具不一樣,數字會不一樣喔。我只是提供我測試的方法2.1 這張圖是母榫不夠長,導致公榫無法全進去。這時要將修邊機靠邊往後移動,往後多修一點,讓母榫的距離夠長,公榫就可以全進去。2.2 這張有將靠邊往後移,母榫長一點,公榫就進的去了還有用路達的,設定刀具深度應當就沒我這些問題。還有這些都跟刀具有關,刀具不一樣,數字會不一樣喔。我只是提供我測試的方法
松木雖偏軟,但配合適當的結構設計,榫接也是沒問題的。另,用鑿刀修松木,刀子一定要利(基本上,任何實木的鑿修,刀都要利),不然,容易出現刀子不利切不斷松木粗纖維,而擠壓木料邊緣撕裂的情形。又,任何木料的加工,無論機械或手工,木料受力方向的背端(面)最好都要有靠板,如此,木料邊緣被靠板抵住,就不會受切削力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