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蜂蠟製作DIY

感謝樓主幫忙解答
在想請問一下比例問題
蜂蠟-亞麻仁油
這兩個比例油的高一點就比較不會所謂的黏手或是蠟蟲問題吧??
目前想是1:4~5左右
因為看過網路上的有人自製的會有黏手或黏黏的問題

另外如果我想調顏色要加入甚麼進去調色呢?
看之前也有人討論但是他後來販售的是有各式木紋色的
想說順便來試驗看看~但是想不到色調配的原料不知道是甚麼的說
to myselfsnow兄:


亞麻仁油在要乾不乾之際的確會有黏黏的問題。
就我這次實驗的比例1:4而言、目前是沒發現會有黏黏的問題...
假如會黏手、我猜測可能有兩個原因:
1.與液狀蜂蠟攪拌不夠均勻。
2.冷卻固化過程的末段時有移動容器、邊緣地帶的成分有可能會影響到而造成品質比較不穩定。
關於這點、還要再多觀察就是...
但您提出會黏手的這個疑問、的確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不過蠟蟲...我就真的沒頭緒了...-_-

關於顏色的部分、我也正在著手實驗這個環節,
但昨晚初步的結果蠻有趣的,
雖然純亞麻仁油版本與棕櫚油版本在外觀顏色上差異很大,
但實際塗抹之後卻幾乎沒有差別?
假如加入色母/色精下去調色,
目前來看...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吧?
細節的部分、我會在下一篇實驗記錄中較為仔細的說明。

以上

簡短回覆您
小弟很樂意分享我的經驗、但是拜託不要一再的提醒我肚子很大...
請問這樣的上蜂蠟,在室內可以保持多久??多久需要再塗裝一次??
山之巔 海之洋 旅人之木

to seanchiu兄:

上蠟的保護作用可以維持多久?
坦白講:我也不清楚...囧

假如說是日常經常會接觸到的傢俱或是物品、有可能因為經常觸摸的關係而會將蠟一點一點的帶走...
所以保養時間的間距也許就要拉得比較近,
假如是家飾類的裝飾物品、例如時鐘或是畫框,
那麼上個一次蠟也許擺個3個月或半年甚至更久我想都沒問題吧?

而另外還有一個變數就是上蠟的次數與厚度、也會影響到保護與保養的時間問題...
關於這點...其實就蠻難有一個定論的...@@


以上
簡短答覆您
小弟很樂意分享我的經驗、但是拜託不要一再的提醒我肚子很大...
看到板大的文章,也自己去買來製作
但想到一個問題 木頭需要打磨到多少在上蠟?
用200號? 400號? 號數太高會不會讓蠟反而上不去?
kunwazu wrote:
用200號? 400號? 號數太高會不會讓蠟反而上不去?

在北科大的木生活家具班有上蠟,有用到600號(240, 400, 600的磨上去),蠟上去後,木頭非常的細緻光滑。

你要越細緻就多磨一點了。
版大~
一開始我也是外購護木臘, 現在用的是自己做.

第一次用柚木油(油漆行買的), 做起來有很濃的化學溶劑味, 後來就丟掉重做.
ps: 另外有黏黏的問題, 所以樓上有一樣的現象,可能買到工業用,有含其他添加物 .

然後就到化工行買亞麻仁油(食用級)來做, 幾乎沒甚麼味道, 顏色比你的還淡 !
懷疑你買的亞麻仁油有被加料過 !

一開始做比例 1:3 (蠟:油 重量比), 做出來都太硬很難用

後來改 1:4 ~ 1:5 就好用多了, 感覺跟市售品差不多 .
kunwazu wrote:
但想到一個問題 木頭需要打磨到多少在上蠟?
用200號? 400號? 號數太高會不會讓蠟反而上不去?

木材表面磨的越細緻, 上蠟效果越好! (蠟是用來填補木質孔)
蜂蠟製作DIY_時間的考驗





前兩天因為工作上的需要,
所以把放很久的蜂蠟拿出來用;
由於這次的目的與需求比較特別,
所以要正是應用到成品之前須要先做一些簡易的耐候性的實驗。
把木器準備完畢並打開塵封已久的蜂蠟、正準備要開始上蠟的那個摸門特...
我一整個...受驚了...囧

先來說明一下好了,
目前手上有項工作是關於做在戶外的柚木扶手,
因為交期及度逼近,
故某人想節省時間成本、所以考慮不上漆,
甚至有打算就這樣素顏交差了事...=.=

不過原木擺在戶外使用、沒有任何保護實在是不行,
肯定沒多久就會淒淒慘慘...Orz
於是就想到很久以前製作且還沒用完的蜂蠟...
但是這是要拿去賣錢的東西、在正式上場前還是得稍微實驗一下下才行,
也因此、才會有今天這份操作記錄的產生。

好了、回到一開始沒講完的話題,
到底小弟是看到什麼東西?
然後因此而受驚了呢?







這個啦這個啦...

這個是亞麻仁油版本的蜂蠟,
盒子一打開就覺得有點兒怪怪的?
表面有點結痂了的現象、但是因為太過驚訝的關係,
所以沒來得急照下那個摸門特的原始外觀...



當下第一件是、就是伸手去摳...去掀...
而令我意料不到的是...
這玩意竟然乾掉了...囧





連密封盒邊邊沾到的一點點渣渣也乾掉了...Orz





雖然有點兒噁心...
不過還是硬著頭皮躡手躡腳的一點點一點點把乾掉的地方全都撕掉了...
所幸、乾掉的表層底下依然濕潤多汁...=.=
很怪的形容詞...但事實真的跟這四個字一模一樣...=.=





回頭去看那些撕下來的...果乾?
要是擺在盤子裡妝飾好一點的話、搞不好會被人誤認為一道美食的呢~
(迷之音:最好是大家可以忽略那濃烈特殊的"芳香味"啦...)




處理完了亞麻仁油板風蠟後、突然心頭一糾...
告非...我還有棕梠油版的蜂蠟欸...
難道說...囧


急急忙忙的把棕梠油版的蜂蠟打開!

所幸、沒有任何變化...=.=


回頭檢視了一下當初製作的時間、不多不巧...
竟然剛好滿一整年...囧rz
是怎樣?
亞麻仁油的保固期只有一年嗎?
還是我沒把密封罐確實密封呢?
3個70元的罐子有問題嗎?
目前這問題依然是個未解的謎...
假如有仁人志士可以幫小弟解惑、弟不勝感激!(拜謝)


再次回到這次實驗的議題上來。
本篇記錄的標題叫做:時間的考驗
一來有著因為被擺了一年而風乾掉的蜂蠟所驚嚇的意涵在裡頭,
二來也有著想要了解蜂蠟可以在戶外保護木頭到什麼樣的程度,
所以、再會將這篇記錄的標題定名為:時間的考驗。

好了、我們開始吧~~

本次實驗選用的木材為緬甸柚木(Teak),
表面砂磨至#320後、區分為三個區塊,
亞麻仁油蜂蠟蠟粧、棕梠油蜂蠟蠟粧、無。

首先來一張素顏照片~





這張是塗抹中~
(實驗不計成本~XD)
(您看看這蜂蠟是不是溫潤多汁啊~)
(迷之音:該不會這蜂蠟壞掉了吧...)





亞麻仁油蜂蠟蠟裝完成~
雖然只有上了區區一次蠟而已、但個人覺得還挺美的啦~





接著來張區段蠟粧對照標示圖~





然後呢...
就開始漫長的耐候性實驗了...(翹腳+報紙+茶)



左上角那跟長長的柚木、蠟粧只有一次,
右邊那兩塊獨立的、蠟粧有2次,塗裝間隔半小時以上。
至於為什麼右邊那兩塊塗裝厚顏色會相差這麼多?
是因為拿來實驗的木頭不是同一塊原木...(殘料取用)


這實驗估計會持續一段時間,
哪時候會停止實驗倒不一定?
可能一:實驗板被狂風或巨浪捲到海裡頭撈不回來...
可能二:鄰居烤肉缺材火被撈走...
可能三:蠟裝塗層消失
可能四:忘記還有在做實驗...=.=

以上都有可能啦...
但絕對不是第四種可能的可能性比較大喔...(心虛)


為了寫今天這篇記錄、我特地偷懶(誤)等待了四天...
為的就是要順便寫下相隔幾天的表面變化狀況~


這幾天台南安平的天氣都不太穩定,
雖然白天不算太冷、但總是陰陰的...陽光沒有很充足?
甚至昨天星期六(2013-12-14)、還下了一陣陣的小雨~~


那...看看表面吧?

除棕梠油版那邊顏色明顯變淡之外、其餘來看基本上的變化不大...
而棕梠油版除蠟裝顏色變淡(變薄?)之外、還有間雜了幾個明顯的水漬痕跡...
有水漬痕跡代表雨水已經突破了蜂蠟的保護層?
這...代表棕梠油的防護能力比較低嗎?

過幾天再來看看吧...(聳肩+攤手)

這篇文章會不定期更新,
對於蜂蠟DIY有興趣的朋友、哪天熊熊想到的時候可以回來看看...
或許可以對您日後打算使用的環境與材料有些許的幫助...

以上、暫時報告完畢。
^^






原文發表於:佛艾德愛胡搞
http://foolad.idv.tw/2013/12/15/3134
小弟很樂意分享我的經驗、但是拜託不要一再的提醒我肚子很大...
我也是看了版大的文章.. 準備著手做〝蜂蠟〞...

畢竟購買〝成品〞.. 價格實在是無法接受..

〝國產〞就有點下不了手.. 更何況〝舶來品〞..


小小一瓶要破千.. 這是我一天的工資.. 嚇..

家有老小要養.. 實在是負擔不起..


我找不到版大的〝台南〞賣蜂蠟的.. 但有看到〝花蓮〞的..

至於〝油〞.. 〝亞麻仁油〞爬文.. 似乎真的〝惡聞昭彰〞..

雖然防護性很好.. 但氣味很不ok.. 所以不考慮..


看完版大分享.. 〝棕梠油〞本來是首選..

但版大又po了這篇.. 似乎〝防護性〞不夠..

這就困擾了.. 接下來要怎麼做.. 還請大大示下..


簡易的說.. 如果再選一次.. 大大會選哪個??

亞麻仁油?? 棕梠油??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