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於木頭突然有了興趣,狂買聚寶盆,逛實木家具店,算是個新新手。
前幾週看到網路上賣柚木餐桌,原主人號稱是有情門的柚木餐桌,品項完美,惜售。(剛逛過有情門的我都眼睛發亮了)。
我一看就很喜歡,也沒確認是不是有情門的,就請假從新竹衝到台中去搬回家了。
↓搬回家的餐桌

↓線條很美的桌腳

↓STRAUSS的鐵標,膠膜都還沒撕下。

↓對於桌面上有原主人留下的色差及小刮痕,我非常在意。

看了數篇桌面打磨及上漆的文章之後,我開始人生第一次木工DIY,預計將桌面翻新。
原本只想用400號砂紙把透明漆色差與刮痕的部分去除,但是刮痕太深,導致我磨破了漆面
↓漆面破了,原來是有染色的

因為不知道這組餐桌的名字,所以我也問了有情門這組餐桌的資訊,順便也想知道維修桌面的報價。
有情門回復我,他們從沒出過柚木家具。
這組餐桌歷史很久了,沒有名字。
是STRAUSS以前賣給家具行的餐桌,當初售價不可考,桌版為纖維板
維修部分會是更換梣木實木桌板,並且上柚木色。(價錢還蠻可以接受的)
聽到這消息真是天打雷劈呀,我以為柚木實木才買的,
結果買到柚木貼皮的餐桌,完全沒有辨別的能力,而且我還在打磨桌面的貼皮。
不過既然開始磨了,我想說還是把它磨完成看看結果。
我只有400號、800號跟1000號砂紙,於是我用400號慢慢把漆磨掉,並小心不要把貼皮全部磨掉。



最後我上了五層水性透明漆,再上三層面漆。每層都有磨過。
背面也上了面漆
↓半乾的面漆

上完面漆後,刷痕還是很明顯,所以最後我是用1000號砂紙再磨過。
最後漆面非常薄,沾水顏色會變深,毛細孔像沒完全封住。

↓這是整理後的桌面。

以上是桌面的部分。
桌面的部分因為跟打磨之前比較,磨完之後顏色比較不搭,可能後續處理會是
1.再上面漆加柚木色染色,但是不知道染色劑比例、漆完之後再打磨不確定會不會色差。很冒險。
2.買桌巾跟強化玻璃蓋住。這次的打磨當作練習囉。
3.直接這樣使用。
我想暫時應該會是選項2
因為這組餐桌,真的是上了一課。原來這組是STRAUSS早期用積層曲木技術做成的曲木家具,完全不是原木家具,連桌腳都不是。曲木椅的由來是michael thonet 發明的,他是利用蒸氣彎曲實木;並在1841年申請專利,1855年展出NO.14號椅為其經典。文章中這組餐椅的樣式很像是Michael thonet NO.24,但是卻是STRAUSS利用另外一種技術,叫做積層曲木,製造而成;也就是利用薄木片膠合後彎曲而成,跟michael thonet使用的方式不同。算是當初六七零年代台灣家具王國對曲木椅的致敬吧。因為對曲木技術以及早期的家具不是很懂,如果有錯請指證。而積層曲木技術是誰發明的呢,我查到一個網站說是芬蘭人Alvar Aalto 發明的。但STRAUSS在之前的訪問報導中有說自己發展出。我想,這是個我還不知道的歷史故事。我猜早期台灣應該有出許多曲木椅,但是現在感覺很少人做,連東南亞都少的樣子。看到網路上的消息是積層曲木家具之後被中國以低價比了下去。
目前有情門還有一張貝絲餐椅,是請意大利代工做的曲木椅,但那張就是別的曲木技術了。貝絲餐椅現場看超級漂亮的。
現在這組骨董桌面被我拋光,我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
↓薄木片膠合後彎曲做的曲木木紋

↓桌腳的線條



對於曲木椅能做成這麼漂亮的線條感到有趣,希望有版友也可以分享一下曲木家具或歷史。
謝謝大家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