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來個盒裝照片,一家團圓看起來很溫馨。
首先拆開的是充電器,充電器比我想像中要大。(有被嚇到)
但電池比起前幾代18V的電池,明顯小很多

18V 2.0 AH電池近照
有別於之前將電量顯示做在電鑽本體上,這顆是將電量顯示做在電池上。
這樣眾多電池擺放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清楚又方便的知道每顆電池的電量,不用一顆一顆裝上電鑽來查看電量!真的讓人超驚豔!!

按下那顆紅紅的On就能知道電池電量。(人客阿,這是不是很貼心?)
再來就是電鑽本人啦,尺寸與手感比起前幾代也好非常多。接下來就讓我們把電鑽與電池結合吧。



(慢動作分解)對準卡榫輕鬆滑進去後,到這個位置就會有卡住的感覺了,但是此時還沒將電池推到定位。這是新一代的電鑽設計「電池雙重鎖定」,滑到這個位置時就會有固定彈簧夾夾緊電池,就算不小心壓到解鎖按鍵,電池不會輕易掉出。(又是一個貼心阿)
再出力將電池推到定位即可,後面再說明如何將電池取下充電。

安裝完成後來個合體全家福,氣勢就這樣出來了。

解下電池很簡單,按下電池前方的那顆解鎖按鍵向前拉出電池即可。
將充電器接上插座後,充電指示燈就會亮起。(千萬要插對電壓,在台灣買的都是110V的充電器,要是不小心插在220V的插座上,就直接GG了。以前帶工具出國工作有相當慘痛的經驗)

將電池對準卡榫滑進去,裝到定位後充電指示燈規律閃爍,就表示開始充電。開箱時,全新電池的電量顯示1格,在充電大約25分鐘後,充電器發出警示音表示充電完成(這也太快了吧),按下電池上的On鍵後,顯示3格的電量。(它真的充飽電了!)

有使用過電鑽的朋友就會發現,這支電鑽的夾頭與扭力調整環中間多了一截。

特寫看得更清楚,這可不是造型上的設計,這支電鑽與一般電鑽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錘鑽」的功能,也就是能夠在水泥牆或磚牆上鑽洞。(有沒有很厲害!!!)
如果要在家裡的水泥牆上吊掛重型東西,一定就會需要鑽孔打壁虎加以固定。
不要以為可以用無痕掛勾壁掛電視或書架層板,若是這樣,立刻就會認識地心引力
操作模式由上至下分別為「螺絲」也就是鎖/卸螺絲的功能;「鑽洞」可以鑽木頭、壓克力、金屬等;「震動」用來鑽水泥或磚牆。

扭力調整也提供20段不同的扭力選擇。
跟過往設計很大不同的是LED燈的位置,以往Bosch 電鑽的LED燈都是裝在開關板機的上面,直射前方。這一代改裝在下面往上方照明,納悶為何這樣設計,就在一關燈....

原來LED是往前上方照明,如此一來就不會被電鑽前面的夾頭或鑽頭擋住光線,而看不清楚鑽孔位置,這樣的設計完全閃過可能遮擋的光線的部分,清楚的照亮被鑽的目標。(整個大心)

夾頭設計最大可以夾到直徑13mm的鑽頭。

我們就來針對「震動」功能做測試。
首先準備幾種最常用來將物品固定在水泥牆上的方式,最左邊的是水泥螺絲,中間兩個是不同尺寸的塑膠壁虎,最右邊兩個是金屬壁虎。
紫色標示的是對應不同固定方式,所需要的水泥鑽頭尺寸。接下來就逐步測試不同尺寸鑽頭所需要的鑽洞時間。(下面教大家一個在家鑽水泥牆的小撇步!!)

拿張紙對折,再將對折的兩面用大約10公分長的紙膠帶固定,做成一個像是口袋的形狀。另一邊再用紙膠帶固定在要鑽洞的位置下方。

如此一來,鑽洞的粉塵就會直接掉到口袋裡,不會搞得家裡髒兮兮。
首先,將操作模式轉至「震動」,為求工作效率,扭力轉至20,開至2檔(高速檔)。後面的測試都是使用這樣的設定,每個洞的深度都依不同的壁虎長度而定。

快轉之後,我們很快地鑽完所有的洞。(是真的很快。)

紫色標示的就是剛剛水泥鑽頭的尺寸,黃色標示的就是鑽洞所需的時間,愈大的洞所需的時間就越久(這不是廢話....),但是10mm的洞所需的時間也才1分26.8秒。(神速阿!)
接著就把壁虎敲進去。

水泥螺絲當然是用鎖的。將操作模式轉到「螺絲」,扭力設定在10(扭力太大容易轉斷螺絲,到時就哭了),選擇1檔(低速檔,太快容易造成螺絲滑牙,一樣哭了)。

金屬壁虎敲進去之後,換上六角套筒,扭力設定到20(這個要鎖緊,才能將洞裡的螺絲膨脹迫緊),開啟1檔慢慢鎖。

將螺絲鎖進塑膠壁虎後就大功告成!
固定及承重強度由左至右是越來越強
如果只是掛張相片、時鐘,就用水泥螺絲就行了
如果是要安裝毛巾架、小層板就用塑膠壁虎
如果要掛電視或書架層板,就要用最右邊的金屬壁虎了。
以上這些用途,Bosch 18V 電鑽通通可以幫你搞定,而且鑽完這些洞之後,電池還有2格的電量,續航力相當持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