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為廠商「火力展示」的旗艦機,雖說不會是獲利主力,然而最高階的硬體堆料和使用體驗,不僅是廠商的門面,也會是追求極限的消費者會購入的機種。不過近期不少廠商,尤其是一些中國手機廠商,或許就是因為獲利考量而不選擇引入頂規旗艦機型。讓人驚喜的是,小米在 4 月推出的當家 1 吋頂規旗艦小米 13 Ultra,在今日也宣布上市資訊,這也是近年來首款在台灣發表的 Ultra 機種外,能看到超大杯機種正式引入真的是很驚喜啊!
小米 13 Ultra 在部分規格其實與小米 13 Pro 相同,像是高通 S8 Gen 2 處理器,螢幕同尺吋但從三星面板改為與 TCL 華星打造的高階面板;另外,小米 13 Ultra 在外型設計也參考了相機,用了近似真皮的科技奈米皮,最大的亮點,無非是在相機的升級上了。
小米 13 Ultra 主鏡頭一樣用了 1 吋的 Sony IMX989 感光元件,但與小米 13 Pro 相比多了 f/4.0 的可變光圈;同時在 120mm 望遠端也加入了光學變焦鏡頭。最重要的地方在於,雖說 Ultra 焦段與 Pro 相同,但主鏡頭是目前 1 吋當家的 Sony IMX989,小米 13 Ultra 在超廣角、75mm 與 120mm 長焦也用了全新 Sony 50MP IMX858 感光元件,一樣有著全像素對焦等規格之餘,最大的亮點則是全鏡頭焦段的多攝協同系統,可說就是為了 IMX989 而生的好夥伴。

本篇除了將針對小米13 Ultra 在台販售版本的開箱與介紹之餘,也會花蠻大的篇幅在拍攝體驗上,同時也會加入小米 13 Pro 做個全方位的對比,看看雙機有什麼不一樣的差距、亦或是差別。
價格部分,小米 13 Ultra 在台灣僅有 12 + 512GB 與黑色單版本,售價 36,888 元。相較小米 13 Pro 小漲兩千,這樣的價格我自己覺得還算有競爭力的,至少沒破四萬.....

▌開箱與外型
- 外盒正面
- 外盒底部
- 外盒側面

內盒佈局也與目前手機差異不大,從上至下分別為配件盒、手機本體以及底層的充電器材區。

配件盒內則有基本的說明與保固文件、退卡針之餘,畢竟是小米目前的最頂規機型,在保護殼上自然也不是小米 13 Pro 那種透明清水殼了。

而這次為了頂規的攝影體驗,小米 13 Ultra 其實還有一款結合保護殼以及攝影手把、實體快門鍵,變焦桿甚至鏡頭蓋的「專業攝影套裝」,不過台灣這邊應該是沒有引入。

小米 13 Ultra 在外型的設計上,則是與小米 13 Pro 有著蠻大的不同。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在鏡頭模組上用了類似 vivo X90 系列的大圓設計,以及機背材質的改變了。


正面看起可以看到相較小米 13 Pro 以陶瓷為主的外觀,小米 13 Ultra 則是以第二代科技奈米皮(其實就是 PU 皮)材質設計,有著 99.9% 的抗菌率,並有耐磨抗髒等優點,至於實際握持的手感,其實也頗有真皮的那種感受,其實蠻適合裸機握持使用。

小米 13 Ultra 機身框體也用上了新的 Unibody 金屬框架,機身是一體成型,同時把雙曲面的中框設計取消,改以延伸到機背的側框方式,可讓框體內含的鋁比一般雙曲面提升 20%,抗彎曲的強度也比前代提升 4.4 倍。

這邊也與陶瓷材質的小米 13 Pro 做個對比,主要差異除去機背材質不同,以及主鏡頭的設計差異上,其實還有一個正面俯視看不出來的小差異,等等就會看到了。



隨盒裝附贈的保護殼,在上方也刻上滿滿的止滑紋路,並是以硬質的塑料材質設計之餘,鏡頭外圈也有做出縱向的刻線來做止滑。
- 小米13U單機重
- 小米13U含殼重
- 小米13P單機重
- 金邊設計
- 鏡頭突起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退卡槽則是採 5G + 5G 雙 nanoSim 卡設計,小米 13 Ultra 支援的頻段有:
5G NR: n1 / 3 / 5 / 7 / 8 / 20 / 28 / 38 / 40 / 41 / 77 / 78
4G LTE FDD :B1 / 2 / 3 / 4 / 5 / 7 / 8 / 18 / 19 / 20 / 28 / 66
4G LTE TDD : 38 / 40 / 41
小米 13 Pro 則是:
5G NR::n1 / 3/ 5 / 7 / 8 / 20 / 28 / 38 / 40 / 41 / 66 / 71 / 75 / 77 / 78 / 79
4G LTE FDD:B1 / 2 / 3 / 4 / 5 / 7 / 8 / 12 / 13 / 17 / 18 / 19 / 20 / 25 / 26 / 28 / 32 / 66
4G LTE TDD:B38 / 39 / 40 / 41 / 42 / 48
可以看到小米 13 Ultra 支援的頻段相對少一些,雖說台灣全頻段都有,但出國去特定國家可能就要注意一下。

小米 13 Ultra 螢幕就尺寸規格來說,6.73 吋 2K 解析度的曲面螢幕是與小米 13 Pro 相同,一樣也有 1-120Hz LTPO 可變更新率與 240Hz 觸控採樣率。不過面板則是從 13 Pro 的三星 E6 AMOLED,改為與 TCL 華星開發的 C7 發光材料 OLED 面板,保護玻璃則都是 康寧大猩猩玻璃 Victus。
主要的差別在於,小米 13 Ultra 表面的 CPL 層做了改變,可提升可視角的色偏之餘,也支援 1,920Hz PWM 調光。最高峰值亮度可來到 2,600nits,比小米 13 Pro 的 1,900nits 還高,典型亮度則是 1,300nits。

顯示設定看起來跟小米 13 Pro 差異不大,但細部功能還是有些許不同。
- 小米13U色彩模式
- 小米13P色彩模式
- 螢幕解析度
- 更新率
- 畫質提升功能

這邊我也用了小米 13 Ultra 與 13 Pro 做個比對,亮度都是 100%,同時 13 Ultra 是以專業原色,13 Pro 則是鮮豔模式。就整體感覺來說,雙機調性說真的差異不算太大啦.....可能是我木眼(?)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
▌相機解析
- 小米13U主相機
- 小米13U前相機
・Sony 1 吋 IMX989 50MP 等效 23mm 廣角:
具備 f/1.9 或 f/4.0 可變光圈、HyperOIS 防手震、8 片非球面高透鏡片以及 Octa-PD 相 位對焦
・Sony 1/2.51 吋 IMX858 50MP f/1.8 等效 12mm 0.5x 超廣角,支援 5cm 近拍
・Sony 1/2.51 吋 IMX858 50MP f/1.8 等效 75mm 3.2x 望遠,支援 OIS
・Sony 1/2.51 吋 IMX858 50MP f/3.0 等效 120mm 5x 望遠,支援 OIS
至於 Sony IMX858 則具備全畫素對焦、2 exp-DOL HDR、Fine12bitAD 之餘,最重要的是 Sony 感光元件旗下唯一支援 MCSS 多鏡頭協同系統的感光元件,可在多焦段色調與視角做演算提升一致性。
另外,這次小米 13 Ultra 也來到全焦段最高 8K 24fps 錄影,或是 4K 60fps HDR 錄影,這點也是小米 13 Pro 達不到的。最後前鏡頭則是 32MP f/2.0,並有 0.8x / 1x 的焦段切換。

小米 13 Pro 部分,則是廣角端感光元件類似,概要規格也整理如下:
・Sony 1 吋 IMX989 50MP 感光元件 f/1.9 廣角:
HyperOIS 防手震、8P 鏡片
・50MP 1/2.76 吋 三星 JN1 f/2.2 115 度超廣角(支援 5cm 近拍)
・50MP 1/2.76 吋 三星 JN1 f/1.6 3.2x 等效 75mm 人像鏡頭:
支援光學防手震、75mm 人像鏡頭支援浮動對焦鏡組,支援 10cm 近拍
前鏡頭則是差不多的 32MP f/2.0 規格,不過沒有 0.8x 的視角切換外,錄影僅有廣角可到 8K 24fps。
簡單來說,如果不在意 5x 望遠端、錄影畫質或是一些協同功能之類的,小米 13 Pro 依然有目前頂規的 1 吋廣角可用,實拍時再來看看雙機的差距到底在哪?
⊙拍攝介面差異
- 小米13U相機介面
- 小米13P相機介面
- 小米13U拍攝介面(自訂化)
- 小米13P拍攝介面
- 小米13U攝影風格切換
- 小米13U攝影風格切換
- 小米13P攝影風格切換
- 小米13U變焦樣貌(夜景不支援)
- 小米13P變焦樣貌

小米 13 Ultra 廣角雖說規格上與 13 Pro 類似,但最大的差別在於 f/1.9 與 f/4.0 的可變光圈設計,如此對於 1 吋感光元件來說,就能縮光圈來降低近拍時的景深差距。
- mi13U廣角f/1.9
- mi13U廣角f/4.0
- 小米13U拍攝模式
- 小米13P拍攝模式
⊙專業模式
- 小米13U專業模式
- 小米13U專業模式
- 小米13P專業模式
- 小米13U自訂畫質
- 小米13P照片風格
- 小米13U RAW與專業功能
- 小米13P RAW與專業功能
⊙人像與美顏
- 小米13U人像模式
- 小米13U人像模式
- 小米13P人像模式
- 小米13P人像模式

- 小米13U美顏(主鏡頭)
- 小米13U美顏(前鏡頭)
- 小米13P美顏(主鏡頭)
- 小米13P美顏(前鏡頭)
- 小米13U大師鏡頭
- 小米13P大師鏡頭
- mi13U 35mm人文
- mi13P 35mm黑白
- mi13U 35mm人文
- mi13P 35mm黑白
- mi13U 35mm人文
- mi13P 35mm黑白
⊙錄影
- 小米13U錄影介面
- 小米13P錄影介面
- 小米13U最高畫質
- 小米13P最高畫質
- 超級防手震畫質
- 小米13U美顏畫質
- 小米13P美顏畫質
- 小米13U人像畫質
- 小米13U人像畫質
- 小米13U人像+美顏畫質
- 小米13P人像+美顏畫質
▌實拍

實拍部分,本次小米 13 Ultra 與小米 13 Pro 雙機比對的組別都是以自動模式拍攝,不用點測光或是對焦,完全交給機身,並開始自動 HDR,色調則都是選徠卡鮮明來做拍攝。
⊙日拍/室內解析
- mi13U超廣角
- mi13P超廣角
- mi13U廣角
- mi13P廣角
- mi13U 2x
- mi13P 2x
- mi13U 3.2x
- mi13P 3.2x
- mi13U 5x
- mi13P 5x(數位)
望遠端部分,3.2x 可以看到感光元件的尺寸差異,讓 13 Ultra 景深相對明顯,同時亮度也比較高之餘,膚色也稍微暖一些,最後 5x 成果與 3.2x 差不多,不過 13 Ultra 膚色就比較正常。
整體畫質表現上,基本上雙機除了 5x 光學與數位的差別,13 Ultra 明顯較銳利之餘,其他焦段在這個亮度呈現的樣貌是伯仲之間。
- mi13U超廣角
- mi13P超廣角
- mi13U廣角
- mi13P廣角
- mi13U 2x
- mi13P 2x
- mi13U 3.2x
- mi13P 3.2x
- mi13U 5x
- mi13P 5x(數位)
3.2x 望遠端 13 Pro 在這組膚色就被粉紅色的牆面影響到了,整體變得較暖調一些,5x 雙機倒是差異不大。畫質部分,超廣角這邊 13 Pro 有點偏軟,以及 5x 明顯是光學變焦的 13 Ultra 佔優之餘,其他焦段兩機表現差異真的不大。
- mi13U超廣角
- mi13P超廣角
- mi13U廣角
- mi13P廣角
- mi13U 2x
- mi13P 2x
- mi13U 3.2x
- mi13P 3.2x
- mi13U 5x
- mi13P 5x(數位)
望遠端在顯色與亮度上則幾乎是同個表現,只是 3.2x 可以看到 13 Ultra 在膚況上有做修正,沒有 13 Pro 那麼銳利,但這組我沒開美顏.....最後 5x 可以明顯看到數位裁切與光學變焦的差異,13 Ultra 明顯是有景深的。畫質表現同樣是僅有 5x 有明顯差異。
- mi13U超廣角
- mi13P超廣角
- mi13U廣角
- mi13P廣角
- mi13U 2x
- mi13P 2x
- mi13U 3.2x
- mi13P 3.2x
- mi13U 5x
- mi13P 5x(數位)
這組 3.2x 與 5x 的畫質則有些不同,5x 一樣還是由光學變焦的 13 Ultra 佔優,3.2x 反而是 13 Pro 相對銳利一些,感覺比較像銳化的程度輕重,不是本身的質素問題。
- mi13U超廣角
- mi13P超廣角
- mi13U廣角
- mi13P廣角
- mi13U 2x
- mi13P 2x
- mi13U 3.2x
- mi13P 3.2x
- mi13U 5x
- mi13P 5x(數位)
望遠端部分,小米 13 Pro 一樣有陰影曝光調整積極的狀況外,重點是本組色調明顯比起 13 Ultra 來的暖調,可見這次小米 13 Ultra 在鏡頭一致性上著實是有點底子的。畫質表現上明顯有差異的還是 5x,但即便小米 13 Pro 表現較糊,縮圖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 mi13U超廣角
- mi13P超廣角
- mi13U廣角
- mi13P廣角
- mi13U 2x
- mi13P 2x
- mi13U 3.2x
- mi13P 3.2x
- mi13U 5x
- mi13P 5x(數位)
至於畫質部分,一樣有差異的是在 3.2x 與 5x 上,3.2x 小米 13 Pro 鋭化來得較高,而 5x 就明顯以 13 Ultra 佔優。
⊙75mm 3.2x近拍差異?
- mi13U 75mm
- mi13P 75mm
- mi13U 75mm??
- 一般75mm
- 廣角變75mm

小米 13 Ultra 在設定中有個「自適應鏡頭」,開啟後手機便會按照對焦距離或是亮度來選擇要用廣角裁切,或是原始的長焦鏡頭,以我剛剛拍攝食物的距離,基本上都會全部棄用沒辦法近拍的光學變焦鏡頭。要判定也很簡單,只要對焦時構圖有突然改變取景的樣貌,就是這個功能有開了,我自己是不喜歡開啦.....但求方便的話倒是可以開一下。
- mi13U 廣角變75mm
- mi13P 75mm
- mi13U 廣角變75mm
- mi13P 75mm
- mi13U 廣角變75mm
- mi13P 75mm
⊙人像/自拍
- mi13U 50mm人像
- mi13P 50mm人像
- mi13U 50mm人像
- mi13P 50mm人像
- mi13U 75mm人像
- mi13P 75mm人像
- mi13U 75mm人像
- mi13P 75mm人像
- mi13U 50mm人像
- mi13P 50mm人像
- mi13U 50mm人像
- mi13P 50mm人像
- mi13U 50mm人像
- mi13P 50mm人像
- mi13U 75mm人像
- mi13P 75mm人像
- mi13U廣角
- mi13P廣角
- mi13U 50mm人像
- mi13P 50mm人像
- mi13U自拍
- mi13P自拍
- mi13U自拍
- mi13P自拍
- mi13U自拍
- mi13P自拍
⊙夜景
- mi13U超廣角夜景
- mi13P超廣角夜景
- mi13U廣角夜景
- mi13P廣角夜景
- mi13U 2x夜景
- mi13P 2x夜景
- mi13U 3.2x夜景
- mi13P 3.2x夜景
- mi13U 5x夜景
- mi13P 5x夜景(數位)
畫質部分也是差不多的,主要的分界點會是在 3.2x 與 5x 上,前者小米 13 Pro 鋭化程度較高,這組相當明顯可以看出來,5x 在低光下,光學變焦的 13 Ultra 從縮圖就能看出畫質優勢。
- mi13U超廣角夜景
- mi13P超廣角夜景
- mi13U廣角夜景
- mi13P廣角夜景
- mi13U超廣角夜景
- mi13P超廣角夜景
- mi13U廣角夜景
- mi13P廣角夜景
- mi13U 2x夜景
- mi13P 2x夜景
- mi13U 3.2x夜景
- mi13P 3.2x夜景
- mi13U 5x夜景
- mi13P 5x夜景(數位)
- mi13U超廣角夜景
- mi13P超廣角夜景
- mi13U廣角夜景
- mi13P廣角夜景
- mi13U 2x夜景
- mi13P 2x夜景
- mi13U 3.2x夜景
- mi13P 3.2x夜景
- mi13U 5x夜景
- mi13P 5x夜景(數位)
3.2x 雙機都有做一定校正,但 13 Pro 有點偏綠了....最後 5x 部分,13 Ultra 有點偏暖,13 Pro 倒是跟 3.2x 差不多,都有些偏綠。可見自由牌坊對於色溫的挑戰還是頗高的,說好的一致性在這樣的極限環境之下,真的很難兼顧。
- mi13U超廣角夜景
- mi13P超廣角夜景
- mi13U廣角夜景
- mi13P廣角夜景
- mi13U 2x夜景
- mi13P 2x夜景
- mi13U 3.2x夜景
- mi13P 3.2x夜景
- mi13U 5x夜景
- mi13P 5x夜景(數位)
- mi13U 10x夜景(數位)
- mi13P 10x夜景(數位)
畫質表現說真的雙機差異真的很小,3.2x 小米 13 Pro 比較紮實,5x 與 10x 則是 13 Ultra 比較好一些。
簡單錄一下雙機以廣角 8K 畫質與 FHD 人像景深的範例給大家參考,可以明顯看到這次小米 13 Ultra 較高的對比設定,這邊雙機的色彩設定都是徠卡鮮明.....邊緣也沒有暗角,真的是蠻有趣的差異。不過對於畫質、景深成功率這種跟硬體息息相關的表現,雙機就幾乎是同級了,可能要拉到 5x 錄影才有畫質,甚至是自然景深上的差別。
最後附上本次小米 13 Ultra 拍攝的未成組照片,一樣都是直出沒有做任何調整,可以看一些景物的近拍效果,真的是嚇人啊.....(稱讚意味)


















▌功能

在主要設定部分,小米 13 Ultra 在功能設定分支其實與 13 Pro 差不多,但在細部功能有些差異。
- Wi-Fi設定
- Sim卡設定
- VoLTE/Wi-Fi通話
- 有通話錄音
- 小米13U音效
- 小米13P音效
- 等化器
- 安全性
- 雙開應用程式
- 輔助功能
- 小米13U安兔兔
- 小米13P安兔兔

3DMark 部分由於小米 13 Ultra 目前有鎖,這邊就附上小米 13 Pro 的成績給大家參考,理論上應該是不相伯仲的。
- 小米13U充電器
- 小米13U充電器
- 小米13U續航測試(FHD 120Hz)
- 小米13P續航測試(FHD 120Hz)
- 小米13U充電速度
- 小米13P充電速度
▌小結

大家對於手機拍照的期待不知道是什麼,平常日常生活紀錄?或是貪心的想要如同相機般的畫質與氛圍,但又要輕巧?以前這樣想的話可能會被笑,但現在真的是有可能實現了。在近年手機攝影除了演算法的加持,加上科技逐漸進步,已經能放入 1 吋感光元件的狀態下,至少也讓手機有了近似古早中高階消費型相機的感受了。某種程度來說,這次體驗小米 13 Ultra 就讓我有種可打電話的「智慧相機」感受。
智慧相機這個東西以前不是沒有,以前三星還是很大膽推出新產品的時候,就有一款支援 Android 系統的 Galaxy Camera,不過礙於當時的科技門檻,這樣的產品不是沒有,但就是沒辦法取得平衡。而對於小米 13 Ultra 來說,感受最深的其實不是硬體規格的改變,就畫質來說最有感的,其實僅有 5x 的光學變焦鏡頭,是會優於數位的小米 13 Pro,反而是在官方對於外型、拍攝功能上的打磨。

這次小米 13 Ultra 在相機介面的重新設計上,讓拍攝變得更為直覺,而且無論你是攝影新手,還是專業玩家,都能在極低的學習曲線中,快速獲得自己想要的成果。像是浮水印等功能的開啟時間更短、專業模式可玩度提升,甚至還有街拍模式等等。當然,如果只是想日常拍好照,藉由官方的調教,以及優異的光學規格,不用什麼調整,就能拍出不俗的照片。
不過就調性來說,可以看到在大部分規格相同的狀況之下,小米 13 Ultra 與小米 13 Pro 之間還是有些許不同。首先最為明顯的是照片風格上,小米 13 Ultra 對比會來得較高,而且 HDR 作動偏低,整體會偏向更為自然的調性;反之小米 13 Pro 就比較多計算攝影的感受。或許是官方想讓小米 13 Ultra 更有相機的成果與感受(Xperia 1 V:我不寂寞了


在操作的層面來看,小米 13 Ultra 有著更直覺的反應與便利性,但這並不代表小米 13 Pro 就無用武之地,某種程度來說,反而是定位的族群不同。在真實的畫質拍攝下雙機除了 120mm 有差別,其餘焦段根本是同個水準,只是差在可以後製調整的風格演繹上。然而 13 Ultra 的功能編排與設計,卻更偏向喜歡攝影的核心用戶,這點其實不難看得出來。
真要挑個小米 13 Ultra 的小瑕疵,可能就是在 75mm 端反而沒有近拍了,這點真的蠻重要,就算是開了廣角協同功能,對畫質較真的朋友一定能看出差異。另外,這次在測試兩機時也發現,對於眩光鬼影的修正程度,即便官方說有做解決方法,但在夜景硬幹光線時,還是有相對明顯的鬼影與眩光狀況。
從如此小細節,也不難看出 13 Ultra 與 13 Pro 的定位,講真的就相機規格來說是有分高低,但就實際體驗來說,卻是各有犧牲。且整體核心效能差異不大,拍攝效果與一致性的差異大多可以靠後製解決的狀況之下,就端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去做選擇吧?

要是想要有更直覺的拍攝體驗與優良手感,加上極限畫質與一拖拉庫可以深入研究的功能,那選小米 13 Ultra 準沒錯;要是有基本攝影知識,不太在意望遠端畫質,也有修圖底子,加上些許的預算考量,其實 13 Pro 也絕對能滿足你的,只是兩機的價差相對有些近,某種程度對 13 Pro 來說倒是有些挑戰了。
▌小惡魔福利社












MD:薛薛、妮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