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要從立陶宛開始說起,我們上週報導過,因為去年九月立陶宛國家網路安全機構發布一份報告,指出小米手機內建App會對特定文字進行審查,有資安疑慮,因此連帶讓NCC也對小米手機展開調查,並在上週公布類似的結果。而小米對這兩宗調查報告也發出說明表示,調查所指的文字審查,其實是一種過濾以防止不當廣告的機制,很多社群網站也有這樣的管理規範。
上週NCC發布調查報告後,也表示會持續調查是否有違反法令事宜。於是這件事目前停留在:一方面當局提醒大家要重視資安,另一方面尚未有實質證據證明小米手機會審查用戶的使用行為,這樣的階段。
其實不只NCC,立陶宛當時的報告,也引起德國的重視,表示會跟進調查,這故事在今天總算有一些進展了。
根據路透社今天(1/13)稍早的報導,德國聯邦網路安全監管機構BSI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沒有發現證據表明小米手機有審查的功能,因此BSI沒有需要做進一步調查,或其他措施的依據。
不過報導裡沒有提到德國機構對小米手機做了哪些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