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照片又有點多,所以我不想寫前言再拉長篇幅了,直接來看小米11相機的全面試拍~
小米11有三顆鏡頭,包括1億畫素主鏡頭(有OIS)、1300萬畫素超廣角,以及500萬畫素微距鏡頭,沒有長焦鏡頭,規格上雖然把500萬那顆標為長焦微距鏡頭,但拍2倍時,還是用主鏡頭在拍,算數位變焦。鏡頭下方標示的ASHP是指非球面鏡片,小米11鏡片組裡有兩片非球面鏡片,一般可以減少鏡頭組的重量跟體積外,也可以矯正像差,總之後面來看看一般及近拍的表現吧。

這樣的鏡頭組合雖仍算高階,但不算有新意,相較在螢幕、喇叭、效能...上的翻新,或是隔壁三星S21跟S20相機功能很不同,小米11相機的新鮮感就弱了點。
但不是完全沒有新功能,電影鏡頭、超級夜景錄影、專業錄影...等,算是小米上新的拍攝模式吧。還有前後雙景、超級月亮、文件檔案等特別的模式可用。
另外相機介面改得很好,更多可以直接在取景時就操作的項目,切換功能快多了。

小米11的相機摘要,這次似乎沒有特別強調手機的對焦速度(感光元件本身是支援Super PD對焦)。自動模式時會將1億畫素以四合一合成的方式拍攝,因此會得到一張約2700萬畫素的照片,蠻大的,適合有輸出需求的人。

那就直接來看各種拍照跟錄影表現吧,點擊可跳段直接看你想看的~
■ 各焦段
■ 1億畫素
■ 室內戶外
■ 逆光HDR
■ 夜間、超級夜景
■ 近拍及微距
■ 人像與自拍
■ 拍RAW檔
■ 小厲害的修圖效果
■ 錄影變焦
■ 日間日常及逆光錄影
■ 夜間跟超級夜景錄影
■ 錄影防手震
■ 微距錄影
■ 特效錄影們
【各焦段】
雖說它沒有長焦鏡頭,但2x也是很常拍攝的尺寸,所以還是拍了一起看看,場景都是最一般最好拍的亮度。
▼日間組
整體看來,超廣角中央畫質不算太差,變形也有效校正。最一般的1x照,色調亮度有比真實更好,有加強但仍自然,雖仍可看出招牌字等細節,但線條銳利度、緊實度等就一般,算是清楚的照片,但不是細緻的照片,對日常來說可以,以旗艦機標準來說可以再加強。
2x因為已經是數位變焦了,清晰度雖還可以,但相較有長焦鏡頭的機種來說高下立判,更別說2x以上的變焦畫質了。
▼夜間組,也是一般模式(沒開AI)拍攝的,這是鬧區,亮度很好的夜景。
一般對夜間超廣角都不抱太大期望,不過小米11在這樣的光線下,超廣角倒是沒有拍得很糟,可用。這裡的1x是沒開AI場景的,也是對日常來說很可以,但旗艦標準還需加強的畫質。
- 超廣角
- 1x
- 2x
【108MP】

- 日間
- 中距離
- 夜間
【室內戶外】
陽光充足的戶外場景跟一般室內,這些都有搭配AI場景。
畫面的飽和度跟對比度有比實景高一點點,但都在自然的範圍裡,這點個人覺得很好,亮度也很適中,尤其喜歡它有把陽光照射強弱的感覺拍出來。
- 1/193s f1.85 ISO50
- 1/1400s f1.85 ISO50
- 1/120s f1.85 ISO89
- 1/172s f1.85 ISO50
接下來就進入困難場景啦~
【HDR】
小米11有提供Auto HDR,以及手動開/ 關HDR三個選項。
不過除非很嚴重的逆光或高反差,不然自動啟用HDR的機率並不多,原因是:就算不開也拍得出動態範圍啊~意思就是就算不啟用,亮暗部細節也都能拍得出來,開了HDR後,畫面則會更亮,高光抑制更強。
這兩種強度,讓小米11可以很得心應手的拍逆光跟高反差,效果很不錯。
比較一下有開/ 沒開HDR的差別吧。若普遍來看,它沒那麼用力把暗部提亮,這在正對太陽拍,或夜間招牌這種大反差場景更明顯。
另外它有一個缺點是:沒能在取景畫面上預覽修正效果,要拍完才看得到拍得如何。
這有什麼差別嗎?有,場景太逆光,想自己調整測光點時,會不知移到哪裡HDR出來效果比較好。
- 沒開HDR
- 開啟HDR
▼沒開效果就不錯的場景。
- 逆光花
- 逆光擺飾
- 窗前擺飾
▼大反差們,這些都有啟動HDR。
【夜間】
小米11有強調它的超級夜景2.0,包括RAW檔降噪帶來更乾淨的畫面,以及主、超廣跟前鏡頭都可以超級夜景,拍到更亮更清楚的畫面。
試下來發現拍夜景時,AI啟用夜景模式的機率蠻高的,通常非鬧區街景就會啟用夜景模式了,所以普遍可以拍到蠻亮的夜間照。
這是在一個低光處,有開跟沒開夜景模式的差別,其實自動亮度就不錯了,超級夜景整個更亮,且有調整亮暗比例。
- 自動模式
- 超級夜景
- 自動模式
- 超級夜景
一般的試拍,街景ISO不會太高,乾淨清楚,第二張橋上就比較暗,ISO高讓線條也糊一點,但為何不開夜景模式呢?因為AI場景沒判斷出來,我以為可以就拍了

另外要一提的是,試用過程中發現小米11不太會有鬼影,不是百分之百沒有,但不太常出現,這點很不錯。奇怪...小米11沒特別提到鍍膜什麼的啊...

- 1/14s f1.85 ISO190
- 1/8s f1.85 ISO1038
- 1/13s f1.85 ISO357
▼低光夜景,這組因為太低光ISO都很高,降噪同時難免抹除畫質,但看來仍有盡量保留一些細節的樣子。
- 1/13s f1.85 ISO3639
- 0.5s f1.85 ISO1133
- 1/8s f1.85 ISO885
然後有強調超廣角也可以拍夜景模式,這裡也來看看吧。
- 超廣角
- 1x
- 2x
【近拍及微距】
小米11特別放了一顆微距鏡頭,我想是有道理的:因為主鏡頭可近拍距離有點遠(10公分以上了),而且有彗差,清楚的中心區域比較小,邊緣有明顯放射狀,因此有微距鏡頭,才算真正有近拍的功能。但近拍跟微距是有差別的,這微距要真的很近才能對到焦(可到3、4公分),加上畫面有裁切放大,所以微距適合很局部的近拍,而最常用的近拍美食,並不適合用超級微距。

對比一下一般近拍,跟微距可拍到的距離。
- 主鏡頭近拍
- 超級微距
那拍美食這種要近不近要遠不遠的場合怎辦?
一是用主鏡頭拿遠點拍,盡量讓碗盤脫離放射模糊的地方。二是切換到2x然後拿遠拍,雖說是數位變焦會流失畫質,但距離近,縮圖看還不會太差。

- 未變焦直接近拍
- 切換2x拍攝
可拍微距還是蠻有趣的,一些很小字的說明書,也適合用微距來拍,錄影也有微距模式,蠻好用的。但不知道大家長焦跟微距的使用率,你覺得那個高呢?
- 近拍花瓣
- 包裝上的螞蟻字
【人像及自拍】
小米11拍人像模式時,可以即時調虛化程度,以及加美顏、濾鏡、光效等,有一點趣味。這些光效跟虛化程度也都可以事後再調。
自拍時的美顏效果更多,可以五官個別調整,或者直接加濾鏡。

拍人像時摳邊基本上沒大問題,虛化也有一點點遠近層次(一點點

▼後鏡頭
- 戶外人像
- 逆光人像
- 小低光人像
▼前鏡頭
順光逆光自拍也試一下,嗯...前鏡頭拍逆光效果沒有後鏡頭好,背景容易爆掉(但臉色很好),前鏡頭2000萬畫素,自拍照就很大張,但缺點是只有一種尺寸,很不廣角。
- 順光自拍
- 逆光自拍
【RAW檔】
自從在iPhone 12上用了ProRAW之後,就很愛拍RAW檔修圖用~於是這裡也用小米11拍了一下RAW檔玩玩看(在專業模式裡)。拍攝專業模式時,還有峰值對焦、曝光反饋這種好用的工具,不錯~
RAW檔的作用就是拿來修圖用的,所以請忽略原圖很暗這件事。第一張是在手機上用Lightroom修完圖的結果,這一看就知道是逆光場景,透過拍RAW可以修出跟HDR模式不一樣的效果,很好玩。但若放大用就會發現很多原始的噪點,不知道小米會不會也推出類似ProRAW的模式,讓相機用途更專業呢...
- LR修圖
- RAW轉JPG
【特別的修圖效果】
小米11內建的修圖效果還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加光效外,還有魔法換天,可以把天空換成不同氣候跟時間的樣子。比方把陰天照片硬是一鍵修成晴天,或是大中午拍的照片變成詭異的夜間...這更新到MIUI 12後的應該都用過了。
還有內建的魔法消除,不錯用的地方在有智慧去人的功能,啟用後會自動抓出照片中的路人,一鍵消除,有的效果還蠻神奇的....

救星般的功能還有這個,若是有不成功的逆光照,事後也有個別拉高光陰影的工具可以補救。

人像照有一鍵去背、換背景,這拿來做影片或設計的素材就很快。

或是套用藝術風格,這很多第三方APP都有,不過小米11內建這套用後都蠻自然的,覺得效果不輸收費APP。

錄影
現在的旗艦都很加強錄影品質,小米11用力的地方則在附加花式影片效果,比方五種電影鏡頭、電影濾鏡...等,前者也是因為運算及AI效能提升了才能附加的功能,另外也有縮時錄影、VLOG、魔法分身、前後雙景...等延續下來的模式,這是屬於好玩的部分。
基本模式部分,主鏡頭最大可以拍8K/ 30fps、4K/60fps,且每段有限時8分鐘。
超廣角鏡頭最大則是拍4K/ 30fos。
前鏡頭最大則是錄1080p/ 60fps。
錄影時也可拍攝HDR影片,但是最大是4K/ 30fps。
4K/ 60fps也有一點防手震效果,可在走動時發揮效果,更穩定的超級防抖最大則是1080p/ 60fps。
不同鏡頭、不同模式、不同運算,可拍的最大解析度都不同,頗不統一。

還是來看看基本錄影表現。
【錄影變焦】
小米11錄影中變焦,選4K跟選1080p有不同的狀況。若選4K,就是用當顆鏡頭數位變焦,即使選用超廣角來拍,變焦到1x時也不會接續用主鏡頭拍。但若選1080p/ 30fps,從超廣角錄影變焦到1x時,會接續換用主鏡頭拍,切換也還蠻順的,但曝光有點沒一致。
但旗艦還是要看4K的表現吧...這是最一般的原地錄影,可以看看4K及8K的畫質。
▼4K/ 60fps
▼8K/ 30fps
【日間日常拍攝】
這裏也是拍4K/ 60fps,將日常錄影會遇到的順光、逆光、原地平移、邊走邊拍都來一下。光線好的畫質跟清晰度都還不錯,顏色不像拍照那樣飽和,但色調亮度還是好的。
4K/ 60fps也有一點防手震效果,不過還是看得出走動的感覺,這最高畫質的防震覺得沒有iPhone 12或S21U平穩(講這樣...但人家多少錢

前面影片有拍到一點逆光場景,其實小米11錄影時也可以套用HDR修正,把暗部調亮、保留亮部,而且效果很不錯,故意選一個大逆光來看就知道了。不過套用HDR後最大是4K/ 30fps。
【夜間錄影】
也看一下4K夜間錄影效果, 在街景亮度的地方拍,影片亮度還不錯,雖沒特別變亮,但也算忠實紀錄,不過畫質就普通了。另外可以注意兩個地方,一是畫面曜光少,很不錯。二是小米沒特別為收音做什麼事,如果可以選擇人聲加強或環境音加強,拍VLOG更好用。
然後小米11有特別強調,錄影時也可以套用超級夜景模式,那就來錄錄看吧,套用超級夜景後,影片解析度是1080p/ 24fps。

在最一般的鬧區街邊,跟稍低光一點的地方試拍,後段有擷取畫面讓大家比對自動 vs 超級夜景影片差別多大。看來夜景錄影會把畫面加亮,飽和色對比也高一點,在沒什麼路燈,稍低光的地方差別更明顯。細節有拍到但不算好,拉高亮度的狀況下難免,還是可用的畫質。
【錄影防手震】
前面有看到走動拍4K/ 60fps時有防震效果,其實小米11還有「超級防抖」,以及「超級防抖Pro」兩種穩定模式,這個效果就很好,跑步或是坐在車上這種大晃動,還是可以拍到穩定的畫面,出遊時很適合用。不過跟其他手機一樣,進階防震只能拍1080p影片。
【微距錄影】
微距鏡頭也可以拿來錄影,清晰度也很不錯,這在日常生活還蠻好用的,比方很多產品用密密麻麻的小字標示,或是拍像主機板之類的精密物件都不錯用,不過微距影片亮度會比螢幕上看的要暗一點,拍時建議把EV調高一格或兩格。【一些特效錄影】
小米11總共內建五種電影鏡頭,有滑動變焦(人不動但背景在拉近)、慢快門(類似追焦影片)、時間靜止(畫面中一部份是靜止的,一部份在動作)、長曝光延時(夜間縮時)以及平行夢境(將場景對稱鏡像)。都是一些本來要後製,或是運鏡時拍攝的效果,小米11以AI運算,讓用戶一鍵直接拍攝。

但實際拍時發現有些條件:
1.) 通常無法手持拍好,還是需要腳架。
2.) 有的需要學習試拍幾次才抓得到節奏,不是都那麼好操作。
3.) 靜止模式要有人。
4.) 每段其實都很短,10秒之類的。
我暫時也想不出什麼可以套用這些效果的好劇情,就....簡單拍讓大家知道效果示意...對,難的是創意

在手機後製時,還可以為影片增加所謂的電影感。
比方加電影感濾鏡,或是套用提供的模版、字幕特效,自動做成待轉場配樂,跟調色氣氛的影片。

還有這個可以在人身上加流動光效的工具,比方霓虹、翅膀...等,蠻好玩的,有點抖音風。

==================
拍攝,連同後製,是不是花樣很多

看基本面的話,就像前面說的,不管是日間還是夜間,拍攝的色調自然又漂亮,畫面也乾淨噪點少,沒有出錯,日常使用是好看的,介面也是易用的,但放大看的畫質就與旗艦期待、新一代期望有點落差。
嗯...錄影上的落差也有點...
小米11的宣傳標題是:做生活的導演、電影級專業相機。
拍完我覺得做生活的導演是可以啦,很多有趣的特效,分享出去,或剪在生活片段裡會很加分。
但電影級專業相機這點我想駁回(大膽!)
電影感不一定要最精美畫質,而且小米應該還是會找導演來拍行銷影片,所以我不敢說它無法拍專業級影片,但限制應該會蠻多的,或要外掛器材,而且可能也不是用最高畫質來拍所有畫面。
首先,少了長焦鏡,就少了一個專注跟緊盯感的焦段來講故事,畫分鏡時一定會受限。或者得用拍8K來裁切?
第二,不是全部的鏡頭都支援最高畫質,甚至若要手持拍很穩定滑順的防手震,畫質還不是4K的。
第三,不同鏡頭、不同效果,可拍的解析度都不統一,沒法說所有鏡頭都拍一樣的畫質,這工作用應該會蠻困擾(就得全拍1080p/ 30fps求統一)
我承認是因為我用iPhone 12跟S21U全程手持拍過影片,所以會有這些感想。但也因為它們徒手就能拍出更好的影片,比較起來,錄影功能的強度就有點高下立判了。(說這樣,人家賣多少錢!)
但是,小米11還是很有資格擔當生活導演的,一眼看到的色調亮度舒服漂亮,而且親友看到那些特效影片應該也會哇嗚一下~

拍攝分享就差不多這樣了,結論就是:看你從什麼高度出發,來評價小米11的成像跟錄影。(有跟沒有一樣的結論

~感謝願意多跑一圈的媽豆小婕,IG在這。
~效能電力測試,跟功能試用在這篇:小米11試用:發燒級堆料 但是發燒機嗎?

# 突然想到這支還沒有DxOMark的測試說
# 還是把大招留給Pro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