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網
小米手機近年在內地面對激烈競爭,有被新進手機製造商從後趕上之勢,面對其他競爭對手來勢洶洶,小米國際部香港及美國營運總監羅燕接受
「東網」訪問時表示,小米作為市場上的「鯰魚」(鯰魚效應是指透過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最早顛覆手機市場,用互聯網模式帶來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
後來不斷有同行跟隨小米的步伐,讓用戶能以很划算的價格買到高質素的產品,這是他們非常樂意看到的局面。
「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是堅持初心,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也就是說小米仍會繼續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同時還會不斷推出站在技術前端的產品,無邊框的小米Mix正好是一例子。」
羅燕並稱,「另外,我們也在不斷探索『新零售』的道路,也就是在電商之外,如何用最高的效率、用接近電商的效率做線下銷售,這就是我們在拓展的小米之家。小米之家都由小米自營,職員對顧客就像對朋友,成本也容易受控。」
以香港的小米之家為例,她引述數據指,2016年旺角小米之家最高單日人流達3,087人次,最高月份人流達70,081人次。
她並透露,在今年年中,小米將會在港開設第二家小米之家,選址港島,希望與九龍的小米之家互補,方便港島用戶選購產品。
有報道指,小米生態鏈相關公司去年總計收入逾150億元人民幣。
對此,羅燕對生態鏈的今年增長充滿樂觀,今年會有更多更創新的產品陸續發布,還會有更多生態鏈產品登陸香港。
然而,專注於智能硬件生態鏈是最好出路嗎?羅燕表示:「小米的主力產品仍然是手機。
我們在核心技術上投入了很多,也實現了不少突破。去年我們發布全屏概念手機小米Mix,3D陶瓷機身,得到業界和用戶好評。另外,今年2月,我們也發布了旗下松果公司首款自主研發的晶片澎湃S1和搭載這款晶片的手機小米5C。」
羅燕亦喜見小米產品漸受認同,「我們去年在香港銷售的單台手機平均價格比2015年增加了21.5%,今年還在上升中,如剛發布的曲面屏手機小米Note 2,定價3,999港元,也非常受用戶歡迎,說明香港用戶愈來愈認同小米產品價值。」
她續指:「手機領域以外,小米在智能電視、路由器、智能家電、可穿戴設備等領域都推出了成功的產品,我們有廣泛的產品種類和統一管理產品的軟件平台。
長遠而言,消費者的日用品與家電最終將變得智能,小米會牢牢抓住這機會。」
事實上,小米手環是他們去年最受歡迎的非手機類產品。即使在內地水貨猛烈衝擊下,去年銷售量也超過20萬隻。
另外,空氣淨化器也受到好評,尤其今年年初香港空氣污染較嚴重,淨化器很快在小米網上賣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