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我是大陸人,個人感受來談談小米在台灣的困境

小米以前確實用高CP值改變了市場潮流,但是這種策略今天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大陸現在這種堆砌硬體薄利甚至不要利潤賣手機的太多了,繼續與這些廠商競爭死路一條。小米品牌現在大陸已經積累了相當的人氣,特別在中低階市場,就拿大陸的Mi4來說,同價位規格遠遠不算最好,但是小米品牌和設計美感已經完全可以讓大陸消費者買單。小米的產品線也已經不局限於手機,小米家庭的概念讓小米拓展出很多新的領域和盈利方式。
但是小米品牌在台灣還遠談不上這種品牌認可,對很多台灣人來說,小米就應該是那種便宜又大碗,硬體打敗別家旗艦價格又很殺,我在PTT看到很多人說小米這樣的26品牌超過5000塊就不會考慮
於是問題就出現了,小米的整體策略跟台灣市場相衝突。台灣市場本身太小加入品牌認可度不高,小米不可能像針對印度市場那樣專門為台灣設計一款手機,只能是拿針對大陸或者印度市場設計的手機來台灣賣,於是又出現新的問題,比如頻段不適合台灣,比如上市比大陸延遲太久,比如沒貨,這些都是因為小米無法做到在地化。
2015-05-13 4:55 發佈

gurull wrote:
小米以前確實用高CP...(恕刪)


只要價錢夠便宜,會買的人就是會買,在不在地化只是加分而已,現在各家的硬體差距不大,主打還自家修改過的操作介面吧。
同意樓主言論 小米品牌 在台灣的價值不高 如果今天小米是韓國品牌 可能就不一樣...而且我也同意 小米機器越做越有質感...
LZ說沒貨的問題,不就一直以來就是小米的路數,飢餓式行銷,結果搞到最後沒搶到的,乾脆買別家的手機,之前的紅米、紅米NOTE、及小米電源等,所以說沒貨造成客源流失,那是小米的問題,而品牌的價值,小米就是一台大陸品牌,在加上之前的資安問題,自然造成台灣對於大陸品牌的不信任感(特別是兩者在政治上是對立的狀態),後來台灣品牌的ASUS推出了ZENFONE系列,CP值也不輸小米,再加上部分使用者(周邊同是使用過)對於小米、紅米使用的心得不佳,最終都跳到了ZENFONE去了。
在我這半桶水的印象裡,小米當初在大陸是以超高c/p值,以及相對白牌手機較好的自家介面

最後再靠著成功聚集粉絲,而慢慢有了自己的生態圈所以獲得大成功,進而現在可以發展其他周邊,朝物聯網廠商邁進。

而小米剛開始登陸台灣,也以高c/p值和自家介面,以及大陸上的驚奇炫風,順利在台灣拿下好成績。

不過現在小米在台灣的優勢減弱了很多,自家介面人人有,c/p值其他品牌也不差,炫風也只能吹一次,

最重要的是生態圈沒建立成功,因為台灣的生態圈還是以google為主。

至於小米最新發表的手機設計因為沒看過實機實在不便表示意見,但以我以前看過朋友的紅米和不知第幾代的小米機之印象

其外觀設計老實說真的就只有失望兩個字。尤其當初看到紅米機實機更是如此。刻板印象已造成,也就不能怪消費者說超過

5000塊就不買了。


gurull wrote:
小米以前確實用高CP...(恕刪)

gurull wrote:
小米以前確實用高CP...(恕刪)


確實如此,
所以現在我只買他的低階手機跟智慧家電...

反正
我有2隻小米手機跟一大堆智慧家電,要說我是大陸人的都歡迎。...哈哈
小米和紅米的品質真的差很多,當初我和朋友一群人從對岸買了米1s或是米2系列的,大部分都正常服役到現在,倒是之後買紅米的人,大概不到一年又換機。
gurull wrote:
小米以前確實用高CP...(恕刪)




小米會紅是因為當初沒有對手

現在是對手太多....

要不走cp值這路線個人覺的手機要好好"測試"

因為平價機~~~常常把使用者當"測試員"

導致即有印象~~~這牌子bug很多

不想花錢買罪受的人來說~是會列入不來往用戶


還有小米手機機乎可以說不太升級Android系統......有也是玩家自已先弄出來(對岸高手很多)

官方常更新的是米柚.....這對不少玩家來說感覺就是少了點應有的服務


當然這些東西見人見智~~~

而我個人是這樣覺得:

當價格可以說服你時,小問題都不是問題
當價格不能說服你時,小問題都是大問題

所以對於頂價版要賣15000

就我個人覺的硬體沒話說....這是2萬等級的


但就我個來說,肯定不會買!

至少也要等他出個兩三隻這種等級看看各方反應
如果像紅米那樣小bug一大堆.....硬體在好也提不起興趣

也就是他要有一萬五品質這個價位~~可以挑的太多了...不然買前代機王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實不只台灣,台灣也只是世界其他國家的縮影
小米要走出大陸,很多問題要考慮,以CP值搶攻市占
有一時的話題,當各家廠跳下這藍海的時候,小米就沒優勢了
還有專利的問題,大陸的生態和其他國家是不同的
要走出去就必須不走山寨路線,不然不會搞到現在美國連一隻手機都不敢賣
只賣週邊
一開始打低價 CP值 之後要轉型其實不太容易
即便終端商品觸角延伸到其他方向
但是對原本手機來說 既定印象是不容易變更
倒是說設計感 恩 可以接受 但不算頂好

之前同事都說小米2很好
但現在大家都換iphone了 或其他平價手機品牌
我想有點預算的話 不會一直想用小米
小米在台灣的忠誠度真的不高
所以小米在中國出這多延伸產品我想也是早意識到忠誠度這點
用周邊綁品牌 這在sony 三星 apple 這種觸角多的品牌上可以輕易看到
uhan wang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