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米學習,為什麼總是只能學到皮毛呢?

作者:斗牛士|编辑:嘉露

順應天時,抓住了自媒體傳播的大浪潮。

不斷借勢新營銷手段提升自己的品牌曝光度是小米最擅長的營銷方法。

金山的創業經驗讓雷軍深刻認識到做事應當順勢而為。

正如雷軍自己所言,“98年騰訊創業,99年李彥宏創辦百度,99年末阿里巴巴創業。我們堅持WPS,但卻錯過了整個互聯網。他當年的那個決定叫做不順勢,順勢就應該做互聯網。 ”。

今天,小米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順應了微博、QQ空間、微信等自媒體大發展的浪潮,順應了天時。

小米手機從操作系統開發到手機的發布,都趕上了新浪微博高速發展的上升期,借助於微博的廣泛傳播力,小米在粉絲營銷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雷軍本人的粉絲就超過700萬,小米手機有300萬的粉絲。



傳統經濟時代,產品質量好、價格實惠、環保等產品屬性是產品的核心。


但在互聯網經濟時代,產品屬性只是產品的標配,真正的好產品應該是客戶願意分享的產品。

傳統營銷強調的是教條式的品牌認知,而新營銷的核心是用戶參與感。冷冰冰的營銷早已不適應互聯網。


今天中國的主流消費人群都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對填鴨式的營銷廣告深惡痛絕。看這些號稱要進軍互聯網的傳統手機大佬們開的發布會請來的都是媒體而不是自己的粉絲,實在看不出有任何讓粉絲參與的誠意。

再來說用戶體驗,用戶體驗是做互聯網產品的核心。且不說這些手機廠商做互聯網產品的決心如何,單看各自官網糟糕的用戶體驗就著實讓人看不到未來,連互聯網的門都還沒入,何以談得上學小米營銷。

在跑起來之前,好歹還得學學如何走路吧。
2014-02-07 0: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小米學習 皮毛

boosa wrote:
作者:鬥牛士|編輯:...(恕刪)


資深網民眼睛自帶「廣告過濾」功能。
boosa wrote:
作者:斗牛士|编辑:...(恕刪)


這篇新聞描述的部份
應該指的是,跟網友也就是使用者互動的問題
小米,願意接受網友「米粉」的漫罵跟建議

其他手機廠商,或許也願意
但效率問題,就所有使用者都在看
也會有使用者將其所遇到的維修或是.....等遭遇
在網路上分享出來

就跟之前看到的某篇教學經營管理資料說的
好像是EMBA的管理經營方面的,縮寫是否正確,有點忘了@@
公司經營者要跟網友、使用者互動,來營造雙贏得境界

而這篇新聞,可能就是描述
其他廠商要學小米的互聯互動
可能還要多花些時間,才有可能跟小米一樣了
畢竟小米從米1就開始經營這個互聯網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