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a7887 wrote:測試標準不同,大米的...(恕刪) 我也覺得極客灣跟大米的測試比較正確 偶而開開網頁 開開LINE 講講LINE電話 看看IG 看看youtube 再玩一下子遊戲才是正常使用狀況吧誰買8GEN2不用高負載 不用高附載我買發哥8100不更便宜 更有續航力嗎而這顆調教的確不錯啊 看看續航就知 比WEB瀏覽?? 拜託 真的買8100就好 不要浪費錢這台8100才9000有找
simoya wrote:我也覺得極客灣跟大米...(恕刪) 確實。連續N小時的3G通話、WEB瀏覽、影片回放真的脫離日常使用模式了。現在還哪有3G通話的,都是VoLTE,而影片回放一般不會那麼長時間,而更重要的多數人實際日常使用就是影片、社群、外送、WEB、遊戲、音樂、電商混著用。
撇除國際版跟大陸內銷版的價格問題,這大家都很明白。但我的看法是,2022年小米在台灣的「頂規旗艦機」是小米12 Pro,當時提供「12GB + 256GB」的建議售價是26,999元。銷售量似乎就還不錯,接受度也算高,但當時我注意到兩個12 Pro並不那麼優的點:1.防水等級僅有防潑水,沒有IP682.鏡頭模組超眼熟,只說主鏡頭吧,是2021年的主流IMX766光這樣兩點,我就覺得跟我在2021年體驗到的vivo X70 Pro差不多,因此我心裡覺得價格不漂亮,但台灣買氣卻不錯,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可以接受蘋果、三星以外的廠牌,賣3萬以內的價格。而今年這次小米 13 Pro給予的規格,與12 Pro 相比,我看到進步最多的:1.防水等級有IP682.鏡頭模組中,主鏡頭進階到IMX989,至少跳兩個級距3.儲存容量從256GB增加到512GB4.處理器8 Gen2台積電版5.導入徠卡加持這些不值得漲價近8000嗎?明明這些規格放到vivo大家就開心的買單了~XD至少我分析下來,如果vivo X90 Pro買氣好的話,其實沒道理去酸小米這次的訂價策略。反正市場會說明一切,早降價還是晚降價的差異而已。
虛砷 wrote:撇除國際版跟大陸內銷...(恕刪) 誰跟你說vivo x90開的價大家乖乖的買單?開那3萬多也是盤子價,我不會去買iphone14?至少以後二手價還是很漂亮!OV廠低規高賣眾所周知,真的賣的好早就霸榜了,等大跳水我才考慮入手……但背蓋鏡頭模組大圓造型就是醜,我還是等小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