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小米的衰退是因為非小米的使用者,只能從硬件的比較,來思考小米手機是否值得購買,無法從軟件的使用上,來感受小米的價值。
而這個體驗不是用發表會或網頁就能讓消費者明白的,所以想買新手機的用戶大多選擇了其他的大牌子或外型好看的手機。
我使用手機的過程從windows 系統的多普達->HTC magic->Iphone 4->小米2S->小米4->小米5。經歷過多次的手機系統轉換,和資料轉換,但進入小米之後就不想再離開了。
手機好不好用雖然跟系統校能和OS介面有很大的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使用習慣,習慣用那些app,桌面的app怎麼排列,在雲盤的資料要怎麼設定同步,在更換新手機的前期,我認為都需要約三~四個月的養成期,需要把你的手機培養成你的好幫手,你用起來順手的模式,任何強大的硬體和好用的UI,都需要你自己輸入大量的資料,才能成為真正對你來說好用的東西,比如最基本的聯絡人、記事、簡訊、通話記錄。
小米在硬件上雖然開始落後其他品牌,但小米雲的支持,真的讓小米變成我心中最好用的手機。
買來小米五的當天晚上,把我的小米四放在小米五的旁邊,按下一鍵換機,所有的資料在四小時內全部轉移到了新手機裡,包括LINE和微信的聊天紀錄,使用了兩年的手機,最重要的就是這些資料呀,換機結束後,我可以在我熟系的桌面設定裡,感受新手機帶來的快感。
小米給我的其實就是一種安心的感覺,我的資料不會因為手機的遺失,或是換新手機而消失,甚至在手機的空間不足時,我可以放心的把照片,通話紀錄,簡訊等資料從手機上刪除,因為我知道我隨時都可以用手機連上小米雲,然後查詢資料或圖片。
我也有看過其他牌子的手機,但真的沒有像小米一樣的雲端備份來支援,大家都在硬件的比較上看到小米不斷的被其他家超越,但真的只有使用過小米手機的人,才能了解小米後端軟體支援的強大。
不好意思,我知道有些人對於雲端備份有安全上的考量,但我沒做什麼壞事,也沒有什麼會引起豔照門的圖片,我只擔心和客戶的通話紀錄,訊息紀錄找不到或遺失,如果在簽約或價錢上有討論過的案子,因為我找不到紀錄而讓客戶大砍價才是慘痛的事。
看了很多評論,上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謝謝。
我係台灣黑熊啦!有空來坐坐!
MOTO迷 wrote:
很多人把衰退,歸咎...(恕刪)
1.互聯網手機當然沒錯,否則小米怎麼能迅速滾大,但樂視靠廣告及會員可以在硬體賠得起,360背後是騰訊,魅族背後是阿里巴巴,只要銷量做得起來,這兩家公司更賠得起但小米賠不起,所以性價比地盤迅速丟失,第一季照idc的數據已經掉到五名以外,第二季看起來更差,已經像代工廠要求要減產一成
2.研發說得容易,但是本業沒啥獲利,背後又沒富爸爸,研發資源能有多少?成果不是天下掉下來的,是靠資金堆出來的
3.2013年開始推出紅米手機,到2015年紅米佔總銷量的75%,當紅米曝光度跟銷量遠超於小米,小米這個品牌已經被低價化了,品牌這東西上往下走簡單,下往上走事倍功半
1. 高價位高規格手機 除了閃存(ROM)以外 真的不適合搞什麼版本區別 一來人家就是要買高規格 分那麼多版本只會造成需求量高的版本缺貨 需求量低的版本滯銷 要就一種版本兩種儲存容量打天下 不然就依照需求量出貨 沒人要的東西你量產出來一樣沒人要 最後只會淪為下一季度的降價特賣品而已
2. 不要好的不學學一堆阿里不雜的 學那什麼ID無邊框? 學到後來應該會熱賣的白色金色現在變成滯銷品 那黑邊真的不敢恭維…
3. 同上 陶瓷尊享版產能無法提升 推出玻璃尊享版很好 但玻璃尊享版只有白色可選 我不懂貴公司的邏輯 是因為白色版的外殼滯銷所以要靠尊享版來撐場嗎? 如果是那真的蠻令人失望的 一間公司做到只想銷庫存而不是推出消費者想要的產品時 這間公司就真的不過如此了
重點 單一的規格 統一的效能 拒絕爛設計 拒絕爛決策 以上
我覺得小米不是要靠硬體賺錢
他用幾乎成本價 把硬體賣給你 就是希望你使用他的產品
等到他撒出去的硬體樣本數夠大了
這些回傳的數據 就是一個很有用的資料
對於任何廠商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小米手環
他記錄了你的睡眠狀態 運動狀態
這樣他就知道 你愛不愛運動 你睡眠狀況好不好
如果他跟NIKE合作 針對每天超過一萬步的使用者
去發送 慢跑鞋折價券 小米用戶專屬
你覺得會使用這張折價券的人 機率高不高
相同的
如果你睡眠品質不佳
他聯合了一些醫療 寢具 等周邊廠商
針對你去介紹一些幫助睡眠的產品 你會不會想買回家試試看
小米電鍋
記錄著你多久煮一次飯 煮多少
你居住的區域的使用者 是吃麵的多 還是吃飯的多
結合美食網 米商 是不是另類商機
小米濾水器 小米空氣清淨機
主機便宜賣你
耗材在慢慢賺回來
還能得到你所在的區域 水的品質 空氣的品質的資料
這些 都是小米賺錢的方法
所以他當前的課題就是要有很多的米粉
讓他的資料庫壯大
這樣他才有跟合作廠商談判的籌碼
1,小米的核心競爭力是性價比,當別人給出更好的性價比,小米很難避免這樣的局面,魅族,樂視,360,榮耀。
大陸為了發展經濟和鼓勵創業,對知識產權方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小米的低價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不需要繳納昂貴的專利費用,對於初創公司有很大的好處。
但是這種模式也僅僅是在內部,走不出去,國外發展受阻,受困其中,別人也發展的時候,競爭就顯得非常激烈,外銷無路的時候,別人的進步就是自己的衰弱。
2,小米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時機,缺乏資金開拓市場。
大陸的股市雖然慘綠,但是依然是提款機,樂視就是因為這樣才有花不完的錢。小米為了做大市值,套取更多的資金,一直壓著,沒想到股災來臨,上市遙遙無期,這隻能說命不好。
魅族背後有阿里這個親爹;樂視背後有股民;藍綠大廠更有數不清的門店;華為更是得天獨厚,大陸市場幾乎都不需要廣告費
3,小米依然沒有改變抄襲和山寨的陋習,不斷被人抨擊,形象持續惡化。
大陸的民眾現在處於一個很矛盾的事情,一方面喜歡性價比,另一方面他們又很推崇研發和創新,小米這方面無疑讓很多人失望。這也是性價比市場上被華為取代的一個原因之一。
最後一點,也是最主要的,網上銷售雖然很多,但是大陸線下市場卻佔據著八成的市場份額。
小米幾乎沒有線下市場,而且擴展無力,沒有多少店家願意為小米開店,因為定價太低,利潤就低,形成了死循環。如果自己親力親為,小米沒錢支撐,風險也很大,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家廠商蠶食自己的市場份額
始終我都只有一個想法,批評小米不專注,cp值變低,越做越爛,飢餓營銷的這些人,都只是因為沒有花時間理解小米,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已經跟小米兩年了,在這兩年裡面,看到了很多小米造成整個科技產業的改變,很多的產品都是仿照著小米模式做出來的,舉幾個例子,行動電源如果小米當初沒有做出那個範本,行動電源還會停滯在超大超重,一堆亂七八糟功能的那個時代。如果當初小米沒有以高性價比的這種銷售模式衝擊市場,千元機不會出現。
小米所出的家電產品都不是小米做的,而是小米扶植的公司做的,現在也正是推出品牌叫“米家”,而原因是什麼?小米的意思是推動整個產業去尋找更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好產品,鼓勵大家模仿小米的東西,甚至做的更好,雷軍不希望整個市場上只有小米一個選擇(隨身這很困難),他也說,如果你覺得小米的東西不好,太貴,你可以不要買,可以來給小米意見。
最後以小米的標語做總結“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