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jong wrote:
會去買小米手機的人,...(恕刪)
我倒是覺得在我用小米1,接觸MIUI之前
使用別的原生安卓的手機...
才是要花更多更多的時間去看別人評測APP
只為了幾個小小的方便功能
就要挑好多APP
然後APP上又會有礙眼的廣告
有的很好的APP,還要找別人繁體中文化版的,或者是自己繁體中文化
再來有的APP相容性可能不是很好
例如有的錄音軟體,據說就會有聲音太小聲、或是漏掉沒錄到的情況
這些在小米MIUI內建的功能中
從來沒遇過這種問題
再來刷機更是比小米MIUI更麻煩
每個廠牌,每個機種都有不同的刷機方式
而且刷壞了就沒有保固了
相較起來...使用原生安卓的手機才是讓人花最多時間成本...
不過如果只是把智慧型手機當作接聽電話、簡單玩玩遊戲而已的普通人來說
的確用原生安卓的基本功能就夠了
但是這種人其實用MIUI會有更多便利的貼心小功能可以用
不一定要整天刷刷刷
conan0702 wrote:
你要不要去youtube找一下TVBS對雷軍的專訪?
去年九月,小米本身就有九百多個客服
而且非外包的
現在數量多少就不清楚,有沒有加上台灣這邊的也不清楚...(恕刪)
你的回覆內容裡面有多少個“不清楚”?
況且你說雷軍的專訪...他自己說有九百多的客服人員
這是他自己說,我們都沒有看到真實的數字
就像是他們號稱每秒賣出多少機器...目前都沒有“真實的數字”可以相信。
回到您提到我說嘴的客服
我昨天小米盒子兩個系統都無法使用
我打國際電話到小米客服,撥了兩次,電話不通
於是我使用網路及時通與客服連絡
小米的網路及時通客服會在三四分鐘內系統自動斷線
所以換了兩位客服人員,到後來我的小米盒子還是無法使用
客服人員建議我發訊息與貼帖子到討論區去
第二次“iCNTV用戶認證失敗”兩個系統都無法使用了
到目前是15個小時了,也還沒有收到任何工程師的回應。
你說我這樣真實產品品質與服務的狀況,不能來說嘴嗎?
mattass wrote:
小米行銷學很有趣
就像我看到 嘉義福義軒 的蘇打餅乾一樣
1.限量
2.沒有搞中小盤商
3.價格便宜
4.一堆黃牛搶
5.轉賣能賺差價
但這樣的行銷放到小米上
卻會讓某部分網友反感
或是在搶手機與行動電源文章常出現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反對者
請大說說看為何反對小米
嗯... 想像一下要是福義軒用這樣的方式賣:
公告說某日中午十二點在某處開賣五千包,大家收到通知後就空出一大段時間,早早就動身前往該地點準備排隊搶購。
到了指定地點,發現店面在一條窄巷內,而且一大群看起來就是彼此熟識的人早已把窄巷擠滿滿,而且現場無人排隊,也無人維持秩序,就任由大家擠成一團。
終於盼到指定中午十二點,只見店門一開,大家馬上蜂擁而上搶貨... 沒想到那群人居然分成兩群,第一群排起人牆,外人根本擠不進去,而第二群則在店內一箱一箱的瘋狂搬貨... 根本不是一個人吃得完的份量啊!
好不容易突破了人牆,搶到兩包舉在頭頂,準備擠去櫃檯結帳;沒想到居然有人雙手一伸,硬是把你手上的兩包給搶了過去!
一場混戰過去了,五千包在幾分鐘內就被那群人熟練的搬光。雙手空空的你,看著那群人一箱一箱的把貨搬上車,心裡頗不是滋味...
你自己說,上面的這種搶購活動,你要參加過幾次之後才會悻悻然的上網抱怨?
mattass wrote:
小米行銷學很有趣就像...(恕刪)
滿有趣的,以行銷學來說,限量確實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但一樣是字面上“限量”,本質卻是天差地別
有的限量,是考慮到人力、物力的極限所做出的數量限制
如同您舉出的福義軒
有的限量,卻是明明庫存量是夠的,卻故意一點一點放出來
如同小米
不要跟我說小米不是用這麼爛的手法
如果您有學過經濟學,裡面有個叫economy scale 的東西
大意是,生產的數量愈多,成本就愈低
那您想想,小米機可以賣到這麼便宜,除了因為是網路販賣外
另一方面肯定是極大量進零組件
再加上極大量生產(少量生產只會讓成本上升)
那這樣結合起來,您還認為小米這樣的銷售方式合理嗎?
偏偏就有人抗拒不了這樣的銷售方式
搶小米機就算了,連個行動電源都可以搶成那樣...
btw, 我相信大家反的是小米的行銷方式,而不是小米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