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如果紅米2用MTK6595 手機能跑47000分安兔兔 那高通要怎麼辦

abc003 wrote:


.(恕刪)

好 就算真的打掉好了
哪有什麼用?
拿去pc用?

bernie64222345 wrote:
好 就算真的打掉好了...(恕刪)


以後PC只需要一張獨立顯卡外接手機的CPU來處理 做成類似變型平板和筆電的方法

PC=顯示卡外階盒 PC只需要顯示卡和硬碟兩個原件 因為手機無法縮小GPU功耗

CPU交給手機來處理 因為手機CPU效能超過了桌機CPU還更省電

X86其實很耗電 效能增長也碰到了瓶頸

X86之所以省電是因為英特爾製程比人家領先好幾代家上研發團隊的強大

過去以佔據生態棲位最頂端一個利用X86向前兼容性死守著市場 讓其他競爭者無法加入

在能耗比方面相同技術水平同樣製程的ARM會更省電一點

已經差不多要手機替代桌機了

之前是筆電替代桌機

再來可能就是手機替代桌機



桌機因為筆電而式微

再來可能又因為手機或平板更式微


桌機雖然不會消失 不過慢慢若掉也是真的


當手機或平板直接可以皆螢幕當桌機用

win8.1的系統無縫接軌

可能真的會取代



從兩年前的APQ8064到現在的S801,花了2年的時間GB3的成績也才翻倍,2年後要追上4770K不太實際啊!

再來GB3的成績有一部分是記憶體的成績,直接拿總分來比不太恰當。

要跨平台比CPU的話3DMARK的物理成績也能比
abc003 wrote:


綜合以上數據預測

對~只有手機C


手機其實比較難

因為散熱和功耗也要兼顧

而且效能成長快很大程度是因為核心數的增長

可是核心數應該不可能永無止境成長下去

所以兩年內贏過現在的i7核心蠻困難的

不過如果是5年的話就很難講

ARM架構以同時代同製程來說,只要X86架構都還在持續發展,ARM再十年都不可能贏X86架構~~
還有,目前INTEL不只是全世界最強的IC設計公司,同時也擁有最強的製程,ARM之所以能在短時間發展迅速,其原因在於目前的半導體製程及技術皆源自於intel多年的發展成果,ARM省去了X86製程演進的時間,等到ARM走到與X86架構同製程時,ARM架構的瓶頸很快就會出來~~
剛找一下
MTK6595 的CPU 要裝在大神F2上
感覺阿 明年機子 紅米就會裝上了
也可能年底紅米2發怖 可是感覺應該會裝上紅米note2上

abc003 wrote:



以後PC只需要...(恕刪)

但你想想看 現在在windows上面的程式全部都要port成arm 那要花多久?
說真的實在很不想回你
但看到你居然敢在手機版發這種自以為是的X86文
就覺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abc003 wrote:
趕不敢來打賭兩年後手機CPU超過I7 4770

目前S801已經很接近 I7 4770K的1/4效能了

GB3分數資料庫

http://browser.primatelabs.com/processor-benchmarks

ATOM Z3775 3000分

S801也差不多在個等級

I7 4470K 14000分

3年前的I7 2600K也不過12000分

以效能增長的速度來看大約在過2年就會超越桌上型CPU



奇怪了,ARM CPU會成長,X86 CPU是不會成長就對了啦!??????
講得好像自己的小孩還會高,別人的小孩不會長的樣子吼?

等到ARM追上4770之後,X86老早就超越4770不知道多遠了

然後,你要不要先去搞清楚Geekbench 3偏重的是哪些部分?
連API都不一樣了,有什麼公平性可言?

將短跑選手的腳打殘後,再來跟我說BMI超過30沒在運動的人也跑得贏短跑選手?
這樣訓練短跑選手幹嘛? 田徑隊全部招收BMI30以上的人就好了呀!



GPU則因為架構式是平行處理簡單的的堆疊大量流處理器 電晶體用的多DIE SIZE用的大效能就強

CPU可不是這樣簡單 它是串行處理需要好的架構設計才能有效率

分支預測命中率 流水線長度指令集體系等都是影響其效能的能因素

現在最強的移動GPUS805也3DMARK ICE分數也就是10年前高階顯示卡的等級

而NVIDIA最強的Tegra K1也不過比的上8800GTX G80核心這個8年前的GPU

但是CPU微架構的DMIPS/MHz 每時脈週期的指令數 已經追上來了兩者的為架構效率差距小到只剩下1年以內

今年蘋果的A8就會超過CORE I5等級的效能



這一段講得好像頭頭是道

奇怪了,GPU就只要堆疊SP就好嗎? 確定只要SP堆越多就越強嗎?
那為什麼N和A的SP數量差距這麼大,同價位的效能還是差不多?
講的好像GPU都不用搞架構一樣
你要不要先去研究一下MIMD和SIMD和GCN再來?

CPU分支預測為什麼會這麼重要?
阿不就是串行處理循序運算嗎幹嘛要分支預測?
整個把X86最博大精深的部分直接鬼隱掉就對了?
你要不要先去研究一下ATOM Z3系列為何會這麼強的原因再來?

沒錯,光看運算部分,X86的確,很弱
但X86從來就不是強在運算部分,OK?
你要不要再去翻翻X86微架構圖,看看除了快取之外,什麼東西佔最大面積?
是整數運算單元嗎? 還是浮點運算單元?


GPU運算的差距為何會這麼大?
因為GPU的架構比起CPU較為單純,想要測性能?
直接抓個浮點運算成績,立刻見真章

CPU能這樣玩嗎? 一顆X86的內部有多複雜?
分數差距不大,是因為根本就測不出來,就直接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啦!



X86,本來就是用來跑X86
ARM,本來就是來跑ARM
用X86去跑ARM,說性能太弱,這真的和沒知識的未開化人沒什麼兩樣
你如果真要證實ARM性能夠強,就請裝套W7來跑跑X86的測試軟體吧!
等到你跑起來覺得超卡頓的時候,你就知道X86 CPU是強在哪了





最後,我用我很久之前曾經發過的文來做個結尾

汽車的引擎,幾乎每年都會做改良
2000年代,車子馬力有到300匹就偷笑了
現在的跑車,沒到500匹都不用來見人

再來我們看戰鬥機的引擎,F16用的是F100-PW發動機
F100-PW-100,1973年使用,最大軍用推力14670磅
F100-PW-229,1991年使用,最大軍用推力17800磅
18年,將近20年間的變化,就只是將軍用推力從14670磅提升到17800磅
不要說兩倍了,兩者的差距只有3130磅,連3成都不到


3130磅的差異根本讓人感覺不出來,但差了200匹就感覺飛起來了
因此就能推論說戰鬥機引擎的進步緩慢?汽車引擎的發展神速?
所以得出來的結論就是汽車的引擎發展到最後就一定會超越戰鬥機的馬力?

所以美國幹嘛那麼笨,一直發展戰鬥機引擎幹嘛?
等F1引擎發展到最後掛上兩片機翼不就可以比戰鬥機還快還屌了嗎?
戰鬥機引擎總有一天一定會被淘汰的啦!~
在台灣的道路上,要時常檢查車子的方向燈,因為很多車子的方向燈都是壞的 ---行車注意事項 in TW
夜魔天書 wrote:
說真的實在很不想回你...(恕刪)


拿戰鬥機和汽車引擎來比喻ARM和X86很不恰當

因為兩者都已經發展都很接近極限和熱力學的瓶頸了

不如把X86比喻成傳統汽車 ARM類比為電動汽車

雖然電動車目前比不上傳統車但是因為科技發展淺力遠遠大於傳統汽車 最後會超過傳統汽車

你會反駁我說難道電動車能夠進步 傳統汽車就不會進步嗎 我樓上也說明問題了

對傳統汽車就是進步緩慢 它已經碰到了熱力學瓶頸

內燃機的 熱機轉換效率無法在提升了最多也就是30~50% 電動機和馬達卻有90%以上

隨著電池能量密度/價格的提升最後效率一定超過傳統汽車 只是需要20年的時間罷了

太陽能和煤炭發電也是如此 前者發展到最後一定超過後者的效率和成本 因為後者的特性存在瓶頸

但是在ARM和X86的狀況是X86已經碰到瓶頸 ARM還沒有碰到瓶頸

CPU的分支預測能力很重要是因為它需要使用流水線技術 還有亂序執行

GPU只是把圖像處理分割成很多簡單的單元丟到幾千個SP去做 任務性質很適合平行處理

AMD和NVIDIA固然存在一些架構上的差異 單就任務性質來講GPU的處理資料方法都是一樣的 和CPU差異很大

所以我文章一開始才說 GPU永遠能夠增強 只要你能繼續增加電晶體數量

但是CPU卻很難 因為要有一個更複雜的設計和微架構

例如AMD的FX8000系列八核心電晶體數量比英特爾3年前的CPU I7 2600K還多

但是效能確很難提升上來 還是架構跟不上的關係

而GPU的狀況沒有那麼複雜

即使NVIDIA的架構比AMD顯示卡複雜一些SP或CUDA數量少一些也能取得和AMD-ATI相近的效能

但是DIE SiZE榮然是佔用非常大才能取得和AMD相近的效能 因為圖像處理本身很容易平行處理

把流處理器數量提高也能提升效能 GPU架構相對比CPU簡單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