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手機上的相機很顯然已經是這幾年中最大且接近唯一的賣點,你說還有SOC與系統?其實早就已經很多人在喊效能過剩了,系統更是連隔壁蘋果都跟安卓在互相借鑒…說真的,現在手機同質化已經太過嚴重,唯一還能有比較明顯差異的就只剩相機系統,然後現在又已經堆到堆不下了…那也就真的只能靠外掛了吧
這裡也還有一個重點,其實大多數人對手機的相機並沒有那麼強的剛需,買Ultra主要還是買個不閹割的完整堆料罷了…但偏偏也不是那麼多人都樂意接受Ultra級的大鏡組、高重量甚至大螢幕,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廠商與消費者都充滿妥協,彼此都無法滿意…外掛模組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你自覺自己只有少數時間才會需要Ultra級的相機,那你完全可以選擇除了相機以外全部堆滿的機子,然後再去買外掛鏡組來用
別看小米現在那已公開的35/1.4那麼大一坨,那是他們選擇直上完全碾壓現有手機的大規模硬體,實際上外掛不代表你只能這樣玩…就很簡單,把現有的Ultra級相機模組拆出來做外掛,那體積會遠小於現在已公開的那顆模組,大概就是厚度1公分多的小餅乾而已根本不會有攜帶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基礎上你還有可能得到比內建在手機裡更大的光圈或更好的畫質,因為外掛這個行為本身就代表空間完全解放、不需要考慮手機本體的零件排布問題
這樣操作下來,我們就能在手機的方便與相機的畫質重新找到一個新的平衡…不只是單純4/3片幅配等效35/1.4或者把Ultra手機的多鏡頭模組這兩個選擇而已,兩顆1吋片幅大光圈定焦行不行?1吋片幅配大光圈短變焦行不行?1/2吋配長變焦行不行?1/2.5吋配旅遊鏡行不行?等等等等,很多排列組合可以玩
重點你不需要捨棄手機現有的任何算力、修圖、分享等優勢,只要你稍微犧牲一下整合度(外掛永遠不會比內建方便這無庸置疑),現有DC市場空出來的大量市場空缺都能靠這外掛模組的各種型態補上去…甚至是可換鏡系統難以達成的小體積大片幅也不是不可能去做,我不認為4/3片幅是這套概念的上限,也許在手機廠最擅長的壓縮鏡組技術(光全鏡非球面這效果就非常顯著了)加持之下就連44X33的片幅最終體積都不會有多麼嚇人…唯一限制的關鍵可能就只剩磁吸力道了
featheringer wrote:
我個人還是比...(恕刪)
說的很不錯,以從2024年各家最頂規旗艦手機,拍照硬體或性能硬體差不多都要頂了,性能硬體說實在的,市場上還是以中階性能為最大市場,從2022年旗艦手機(小米12X來看)性能還贏2025年中階市場
再看手機鏡頭,以2024年各家最頂規的拍照硬體,也差不多到頂了,畫質就各家調色差別而已,畢竟手機硬體空間可放地方就那麼大,鏡頭再大消費者會考慮嗎?畢竟隨身帶的東西,再大就不算是手機了,最重要的2024年各家最頂規拍照手機可說完全幹掉小形消費形相機了,還有些可跟單眼對比
以目前2024年或2025年旗艦手機,各家都再修改更新時間延長,畢竟硬體難以很明顯進步,系統更新更長才是消費想要的,再來就AI功能,那家AI功能更好才會勾引消費者去買而已
featheringer wrote:
我個人還是比...(恕刪)
去找一下預設包吧,會讓你感覺15U為什麼叫專業在用的
https://pan.xunlei.com/s/VOLtbsEQU8aoBmtptUTaHr0UA1?pwd=88v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