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h2251 wrote:台灣人嫌東嫌西的時候是不是該注意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少錢...(恕刪) 這篇我認為邏輯有問題嫌東嫌西的跟自身經濟能力是兩件事情縱使會相互影響但從哪一面出發這句話要單方面成立肯定句就很難例如:沒錢的人買東西會閒有錢的人買東西會閒結論,不管有沒有錢買東西都會嫌如果按照因為經濟能力而引響購物時的嫌東嫌西來看經濟能力比較低的族群再購買東西時會因為本身財務狀況去做更深層的比較如果你今天有50000元活存要買一隻手機跟你今天有500萬元活存要買一支手機500萬元的失誤率相對高而且我認為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嫌貨就是比貨的一種好方法再者你舉的例子你能說對方認為的是錯的嗎?不行,為什麼不行因為每個產品本來就有優劣(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產品只有間接完美的適合某一族群用戶的產品基本上地球上所有東西跟事情也是一樣那既然沒有完美的產品每個人就可以針對產品的需求認知肯定不一樣結論就是你分享了你的看法但一定會有人跟你持反對意見且你找到適合你的產品並主觀認為產品比較的優劣其他人也一樣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你覺得他們這樣做很不OK想想你現在這篇的作法跟他們不也一樣再做一個反面的論述?
我不到4000的紅米7用很爽買時送空壓殼+玻璃貼×含稅如要我再買一支機大概會是Y9或D12s拿旗艦或萍果的人大概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機型CP值看人使用定義....有的人拿一兩萬的屌機它用的範圍其實3千多的手機就能達到且一樣順暢了有的人玩遊戲大作或攝影那要飆cpu跟鏡頭只有屌機才能有高階cpu和GPU鏡頭影像處理原件達到需求下運作玩遊戲很燒電池&壽命的不玩大遊戲下很多便宜8核手機其實就很容易滿足了我拿這保固18個月的便宜手機,過保後電池大概也差不多不行了我就會退到車機或留在家用了電池連換都不會想換也不值不需換了買7千左右的手機比較尷尬一定是有快充的(沒有,你也會嫌不會買了)換原廠電池一定是一千多到兩千左右而且週邊要先投資些$保貼當然要玻璃貼少說300以上空壓殼少說250以上有造型或特殊材料/保護性的更貴還要投資條好的充電線/快充頭至少要2/300以上還要插張記憶卡至少32G以上這些林林總總至少要再花1000以上當手機舊時電池老了到時效能在市場上算中下.......你要換機還是換電,舊機系統廠商沒出更新了繼續撐?!而更貴萬元以上旗艦的更難跳出這坑週邊一定花更多$的要是螢幕破了修肯定不便宜的花三,四千你要修嗎?!肯定修的#不然當初的一兩萬就成垃圾了(有的人還會先買手機保險......又是一筆$)修好了,換電池掛了時$$$一定換的#不然螢幕白修了難以割捨手機只是個工具耗材除非很會玩功能玩到真能大力幫助自己生活甚至工作收入有所提升,用到手機逼到效能不夠......(遊戲等級就別說了)不然.......差不多就好
深葉綠 wrote:嫌貨人就是買貨人,想買物超所值的,就只有等,等到了喜歡的價錢和機子了,但新機又出了,價錢又不喜歡,就這樣一直一直等下去。 嫌貨人就是買貨人, 這句話真的很弔詭在板上也看了好幾年手機版上太多嫌個老半天, 後來出手目標卻又是讓人吐血的例子不少(比如嫌6K上下的機種, 出手卻是兩三萬的, 也許只是想刷刷優越感, 不就是無聊瞎攪和嗎? )或是去對岸論壇看了個影, 就來莫名大放炮, 買的人推薦真衰還要被幹我只能說嫌貨人永遠是嫌貨人, 買貨人是買貨人, 兩者並不一定互等像Google map或是FB對餐廳或是電影動不動就有一星負評, 多的是道聽塗說的人, 或是扇動群眾的人不管動機為何, 負評攻擊跟實際消費根本沒對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