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 14T升級最多,與Xiaomi 13T比較,SOC升級8300U(這顆SOC的效能在未來一年內應該會穩定的保持在中高階)、記憶體與儲存規格也升級(從DDR5升級為DDR5X、UFS3.1升級為UFS4.0)、新鏡頭LEICA Summilux、從小米影像大腦升級成小米AISP演算平台、可綁定IPASS一卡通、IP68、增加更多實用AI功能,除了廣角端感光元件有爭議(規格感覺是降級,但實際上差距應該沒有那麼大),價格一萬五千元有找。
而Xiaomi 14T Pro在Xiaomi 14T的基礎更進一步的提升,SOC升級9300+(這顆SOC雖然面對即將到來的9400與Snapdragon 8 Elite就會退居次旗艦,但其效能在未來一年內應該還會是前段班的位置)、從純數字旗艦下放的無線充電、鋁合金金屬中框、光影獵人900等,以一萬八千元有找的價格(12GB/512GB),競爭力十足。
不過,看小編的評測,果然還是有等級定位問題,畢竟是次旗艦,所以在某些方面就還是要有所差異(閹割),就算用一樣的硬體(同樣的Leica summilux F1.6+光影獵人900+Xiaomi AISP演算平台),拍照效果還是不如純數字旗艦。
再來就是可能是中國手機的國際版,主場是中國,所以就算加入比同級還多的AI功能(其AI功能比不少同級中國手機還多),卻沒有徹底整合。
本來看了許多乳摸消息,總覺得這次的價格會提升,小米14TP應該會破兩萬(兩萬出頭),所以在幾個月前就購入Xiaomi 13TP,沒想到,人生總是被這個"沒想到"破功,Xiaomi 14T系列竟然會這麼優。
只能回到那句老話~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雖然雷軍說小米會朝向高階、高價,其他等級的則是紅米與POCO,但小米T系列卻打破雷軍這個說法(認真說,應該沒有打破,小米T系列在中國只是掛紅米品牌,只是最近小米有心經營國際市場,T系列雖源自中國的紅米旗艦,但也有增加配備,不再只是單純的改名),期待小米15系列也可以開出更漂亮的價格(這個漂亮不是更高的售價嘿)。
題外話,最近小米中高階手機的價格比較穩定,幾乎沒有以往的跳水價,所以若真的有興趣,其實只要觀察一陣子沒有災情,就可以入手了,不用等跳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