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比較好奇,為什麼台灣人會對小米這麼感興趣?


boluo888 wrote:
暈,重複多發了一張貼...(恕刪)


中國只要還要箝制網路言論的一天

網路速度就別想快(為了過濾字眼、監控,就佔掉很多資源)

前兩週我老婆去上海出差,即使這樣的超一線大城的網路都很坑爹了

速度不快就算了,穩定性還很差

真不敢想其他地區的網路會怎樣

網路環境不好,也更限制了應用的普及,進階也影響了開發的能量

我相信中國的政府也不是不清楚(你們的領導階層腦袋比我們這的清楚多了)

但是多方面的權衡考量下還是拋不開限制言論自由的這個包袱

所以「推進網際網路的速度」這種話就當是打官腔吧

我們這裡是另一種問題,關於網路資源掌握在中華電信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手上

為了鞏固既有利益,兩者在唱雙簧互踢皮球

上個月我才去南韓首爾玩一趟回來,首爾的3G網路順暢程度真的超優秀的

至於 HTC有沒有機會賣贏三星?小米、魅族、華為有沒有機會站上世界舞台?

即使沒有三星的一條龍研發生產能量。用心作就會有。

先把QC做好,這年頭「使用者經驗的行銷」是最有效率的行銷。

這個時代,讓消費者買得安心用的爽,在配合社群的經營,比花大錢打傳統廣告有用N倍




Rex's View http://rexwei.pixnet.net/
琉璃螃蟹 wrote:
中國只要還要箝制網路...(恕刪)


這位朋友可能說的我不大認同~
言論自由和網路速度並沒有太多直接的關係,首先GFW完全涵蓋了現有中國的網路審核和限制~
國外很多民主國家並沒有言論和網際網路限制,但網路速度也不都很快~
韓國人以前說過這樣一番話駁斥別人對韓國網路的質疑,認為韓國網路速度快是因為面積小人口少才能辦到,韓國人就說,比我們國家面積小人口少的國家和地區同樣不少,但為什麼卻沒超過和達到韓國的網路水準呢,所以一個國家的網路並不是和他的國土面積以及人口少有直接的關係~
網路提速其實這2年逐漸在國內開始實行,當然不是我在上面提到的國家寬頻網路戰略,僅僅是在現有線路水平中的提速,幅度也比較小,我這裡從去年就從以往2M的網速免費提到了4M,我用的是聯通的寬頻,而我朋友用的則是電信的寬頻,更早就提到了6M,但和政府推廣的寬頻戰略所能達到的寬頻速度比起來還遠遠不夠~
按照中國的寬頻戰略是要全面普及光纖網路,而現在也是在按照這個步驟更新線路和加大基礎建設,現在很多小區都在使用小區光纖寬頻了,速度確實有質的變化。
但是可能你對大陸的網路還有一定不了解,首先大陸最主流的寬頻就是電信,聯通,當然還有鐵通及其他寬頻運營商,但大陸主流是這2種,但大陸這幾種寬頻卻不能互聯互通,也就是該網站是電信伺服器的話聯通上該網站就相對要慢,反之亦然,當然網站還不是太明顯,玩網游就有明顯的感受了,電信和聯通都有專門的伺服器線路,在大陸也有很多工具能夠解決不同寬頻的這種人為限制~
除聯通和電信之外其他寬頻非常的糟糕,速度和穩定都不好,首先你在大陸先要了解你所選用的是哪一種寬頻,還有大陸的寬頻還分了寬頻共享和獨享寬頻的分別,這裡面也要聞清楚,有些人去辦寬頻被告知是10M的帶寬,但回去使用一段時間網速非常的慢,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寬頻共享,也就是10M是整棟樓共同使用網路資源,如果整棟樓的住戶都在大量下載網路資源那勢必分配給每個人的速度就會大大的降低,這是在大陸會碰到的一個情況,如果是非電信和聯通的寬頻就要注意這種情況的發生~
其實在北京和上海寬頻也不都是一樣的,不是每個人都裝了光纖~
大陸整體寬頻的建設是肯定要上來的,只是你要知道大陸太大,區域眾多,經濟發展還相當不平衡,網路這一塊很難做到全國同步發展到一個程度,首先網路這一塊就是由這幾家大的通信商所壟斷,這些通信商都是國有企業,什麼企業是由國家壟斷缺少競爭都會導致更新換代非常慢,碰到像中國這種硬體升級換代需要幾百上千個億的投資如果沒有國家硬性規定搞一個什麼政策這些壟斷型的國有企業是不會主動投資的。當然這個也有好的一面,韓國當年的網路也是由一家通信商壟斷,網速也好不到哪去,後來引入了其他企業參與競爭並且在政策上引導才讓韓國的網路建設突飛猛進。要不然你去了解下韓國的網路發展就知道了~
這2年從我身邊的感受大陸在更新網路硬體上確實是在做,如果年底或者明年國家的寬頻戰略計劃出台的話應該會推進的非常快,要知道在大陸行政命令在這方面確實有效率,現在報告還沒出來的一個原因在我看來是利益分配上導致的,電信和聯通以及其他通訊商雖然是國有企業但也是競爭的關係,網路在中國是非常大的一塊市場,誰都不願意自己這塊蛋糕分的比對方少,國家通信部也得協調這幾家盡量照顧到各方利益~
我身邊有些單位裝了光纖我用過幾次,確實速度非常的快,主要是下資源,10M光纖能達到的下載速度能到1M左右~當然和韓國的100M光纖的普及速度是遠遠不夠,明年韓國要上1000M光纖網路,這個速度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2個了~
下面是關於《寬頻中國戰略》的介紹,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這是作為一個能帶動中國未來產業和市場經濟非常大的一個戰略計劃~
順便再說一句,寬頻速度的提升是切切實實能為中國帶來非常大的商業利潤,ADSL在中國的普及為中國不僅帶來了龐大的電子消費,還帶動了龐大的遊戲產業(台灣的朋友應該對大陸的網游發展不會感到陌生),這在ADSL普及之前是無法想像的~
現在網游受網速的限制整體上來說還是有比較大的影響~
寬頻中國戰略目前卡在利益方都想分這塊蛋糕,所以如何擺平各方利益估計還需要一些時間,但肯定不會太晚,大陸搞這種帶有龐大商機的政策還是比較快的~

---------------------------


寬帶中國戰略

「寬帶中國戰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2011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出,目的是爲了加快我國寬帶建設。2012年經國務院批示,由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研究起草的「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將于2012年9月對外公布。


背景介紹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以往,我國沒有像重視鐵路公路、機場建設那樣重視寬帶的基礎設施建設。但是2012年3月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加強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說明寬帶建設從國家層面已經開始重視了。苗圩說,事實上,工信部就「十二五」時期的寬帶建設已進行全面規劃,目前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推進方案,跟有關部門統一認識以後,還要報請國務院同意才能夠發布。


實施方案  

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正在聯合研究起草「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預計2012年下半年提交國務院,2012年9月對外公布。據透露,根據正在起草的實施方案「十二五」期間寬帶網路基礎設施累計投資16000億元,其中寬帶接入網投資5700億元。到2015年,要實現寬帶接入用戶2.5億戶。截至2020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技術設施將複蓋城鄉。

2012年5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信息化發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會議表示,要實施「寬帶中國」工程,加快信息網路寬帶化升級,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實現行政村寬帶普遍服務。


制定過程

據了解,2012年初,國務院領導批示,要加快「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研究制定工作。而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財政部、科技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資委、稅務總局、廣電總局等八部門共同組織成立了「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工作小組及專家組。   
工作小組的工作目標是研究並形成「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包括總體思路、發展目標、路線圖、時間表和政策措施等。經充分論證後,報請國務院審定後發布實施。「近幾個月來,專家組成員積極研究寬帶中國戰略總體思路,協調解決研究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目前正在進行對實施方案的編寫、修改和完善工作。」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表示。   
據透露,工作組將在上半年形成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就實施方案徵求相關部門、企業及專家的意見並予以完善。在此基礎上,再次徵求部門意見,經修改完善並由工作小組審議後,于2012年6月份形成送審稿。


主要內容

 據工信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未來出台的實施方案,到2015年,要實現寬帶接入用戶2.5億戶,在寬帶接入能力上,城市家庭平均達到20兆以上,農村平均達到4兆以上。2012年,我國將新增FTTH(光纖到戶)複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使用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産品的用戶超過50%,新增固定寬帶接入網際網路家庭超過2000萬戶。截至2020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寬帶信息技術設施將複蓋城鄉。據業內估測「十二五」期間寬帶網路基礎設施累計投資16000億元,其中寬帶接入網投資5700億元。   
未來出台的實施方案還明確要培育和發展壯大電子商務、數字音樂、移動支付、定位服務、電子圖書、在線應用商店、網路服務外包等新應用;支持在移動因特網、雲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等領域實現業務創新,以應用帶動寬帶網路的發展。


重大意義

目前,我國因特網網速平均速率僅1.774M,排名全球第71位,可以說仍處于「低速寬帶」階段。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局級巡視員戴曉慧表示,下一代網路發展的關鍵是帶寬問題,只有實現高速寬帶,下一代因特網、新一代移動通信、物聯網、雲計算才可以得到大發展。   
寬帶中國戰略更廣義的拉動效應遠不止於此,其對産業鏈上下遊的提振,以及由此延伸和派生出的新業務與服務,將影響並帶動更多相關産業發展,對宏觀經濟産生促進作用。   
國家發改委産業研究所的有關研究報告稱,首先,寬帶建設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歐盟研究表明,寬帶有助於加速信息傳遞,提高社會經濟運轉效率,對歐盟國家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0.71%。其次,寬帶建設對就業的促進作用突出。布魯金斯學會研究發現,寬帶普及率每增加1%,就業率上升0.2%至0.3%。據統計,每個寬帶製造業崗位將帶來2.91個其他新工作崗位,每個寬帶服務業崗位將帶來2.52個其他崗位。寬帶産業對上下遊的就業拉動作用達傳統行業的1.17倍。   
業內企業對「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期待已久。他們建議相關部門,在制訂實施方案時應該像對待三農問題和軟體、集成電路産業那樣,不僅有方向指引、建設目標,還應該有具體的政策,如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技術、人才等資源走向寬帶産業;有相應的投融資政策,使寬帶産業能多方籌措資金,包括加大對寬帶産業的投入和爲寬帶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創造條件。


出台在即

寬帶中國戰略出台在即呼聲高漲   

自去年「寬帶反壟斷」事件以來,寬帶網速就一直是國內媒體關注的焦點,提升網速也成爲了包括監管部門以及運營商在內的寬帶産業鏈各方的頭等大事,然而寬帶普及提速是一項系統工程,非一蹴而就。   
寬帶網速的提升涉及到寬帶産業鏈的方方面面,顯然非運營商一己之力所能完成。寬帶中國戰略的出台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統籌規劃我國寬帶的建設發展,從而提升寬帶網速。   


政策調整期寬帶市場暗流湧動   

寬帶中國戰略出台在即,三大運營商、廣電以及房地産商、物業等各方都在暗中角力。   
目前寬帶市場上除了廣電外,最有實力沖擊現有寬帶市場格局的要數中移動。盡管目前沒有獲發固網運營牌照,但中移動發展寬帶的熱情絲毫未受影響。中移動已經制定了「十百千」寬帶發展戰略目標,即提供接入帶寬能力分別達到個人客戶10M、家庭客戶100M、集團客戶1000M。   


「假寬帶」背後醞釀寬帶新變局   

自去年年底的寬帶反壟斷以及寬帶網速慢被批的風波之後,國內寬帶市場多元競爭的呼聲日漸高漲。而隨著監管部門開放民資進入電信業,寬帶市場除了國字號的幾大巨頭之外,還將迎來民資的競爭。目前國務院鼓勵民資進入電信業的細則已經陸續出台,其中明確鼓勵民間資本開展接入網和用戶駐地網業務試點。
哈哈,,今天手氣真好,搶到2支32G的
我個人感覺 就是" 便宜" , 相較之下 cp值就很高~~ 尤其是 米2
boluo888 wrote:
台灣普遍的收入才4400(人民幣)...(恕刪)


其實台灣普遍收入並沒那麼低, 都是新聞加油添醋加出來的。

只要有一小部份領22k, 就會放大成全台灣都領22k一樣。

對於韓國畢業生, 其實一畢業就能領5,6萬的只有少部份, 就放大成全部韓國畢業生, 都能領5,6萬一樣。

那自已不足的比別人的強項, 這怎麼比。

反正就是要爆點就是了。 這就是台灣媒體的生態。

這我身邊的人, 我還真沒看過領 22k 的正常上班族。

以前, 報新聞務必追求精準跟正確。 現在報新聞, 追求的是收視率。 現在大家都笑稱,台灣的新聞都可以當作綜藝節看了

之前有一個台大畢業生去面試,老闆開22k 讓他有被污魯的感覺。

新聞大肆報導,但是那個台大生有可能去那邊工作嗎?

應該只是那個老闆, 想碰運氣看能不能請到台大生吧。

台灣剛畢業生領 22k 是有的, 但是應該都是屬於沒有一技之長, 且也不是什麼知名學校畢業的學生。



我也才剛入手了一支小米2, 會入手米2的最主要原因是C/P 值, 加強大的 MIUI。

我想如果只有硬體強大, 我還是不會入手。 價錢不是唯一的考量, 重點是東西的質量夠不夠。

當然如果都西的質量夠, 我何必花二倍的價錢去買差不多的手機呢? 或近三倍的價錢去買iPhone5 呢?

我自已的分析, 買手機牽扯到很多因素, 及價值觀, 反而跟收入沒什麼關係

1. 年輕人沒錢, 但就是要"潮", 所以買 iphone 的多。 事實上我觀查到, 在台灣拿 iphone 最多的是年輕人, 反正分期付款, 回家吃泡麵, 也要買 iphone 就對了。 這個跟大陸有人, 陪睡或賣腎也要買 iphone 一樣。
2. 有點經濟基礎, 但不懂手機。 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相信名牌, apple 有品牌。 就這個也佔一部份
3. 就是果粉了, 反正手機必買 iphone
4. 反倒是對手機有了解的人, 又沒什麼品牌因素的人(像我這類的), 而且認為有其它地方比手機值的投入更多的錢(價值的問題)。 會去買其它, 做的好的手機
yiyan wrote:
還有台灣的勞動工時是除了韓國以外第一的地方,但韓國的大學生起薪約7萬台幣..但台灣只有2萬多..基本上台灣的勞動環境是極度不良..但反過來這卻是台灣企業競爭力得分的關鍵,台灣勞動成本在這個地方一直都是高分...(真可悲啊)...(恕刪)


這個也是從新聞看來的吧, 基本上起薪領22k 的大學生, 應該是少部份。 就我在南部, 軟體業, 大學生有點基礎的起薪也都有30k 。 更不用說台北了

但新聞通常會拿這一部份當作依據,

現在台灣因為大學太多了, 8分也可以唸大學, 然後玩4年畢業, 什麼也不會, 也是拿大學文憑。

所以大學學歷變成不是能力的保證了, 而且素質差的大學生一大堆。

但他會認為, 為什麼我花了那麼多錢, 大學畢業只能領22k。 但是他不會想到, 他大學是怎麼唸的。 他學到的就是 "nothing"

所以會變成大學生薪資會差很多。

我十年前是五專畢業而已(後來有再進修二技, 目前正在讀成大碩士班), 但已經很熟練 C++ 了, 對剛畢業就很熟練 C++ 了。

那時剛出社會也才拿25k(不過那時的物價沒這麼高, 還算好過) , 第二年就3萬多了, 第3年就4萬多了, 都在南部工作。

但現在學生是,我剛畢業而已, 你期望我會什麼東西。

那時候, 也是看學歷給薪水的。 五專學歷好像也沒什縻用,但是有能力再調就很快了。

現在好像是, 如果不是前面的大學的學歷都沒什麼用。

因為現在"大學學歷變成不是能力的保證了" 所以都變成, 回歸用能力決對薪水。
這裡貌似很熱鬧 我也來熱鬧一下

你四川哪呀?

我之前在成都待過

四川很大的

挺好玩的 沒想到台灣人也喜歡小米二代阿

我自己也小米一代二代都買了

真好玩

這裡很有趣

gm0 wrote:
總覺得你不是大陸人,...(恕刪)


這個可能是01會自動將用詞轉換的緣故吧,即便在簡體版輸入「軟 體」「賓 士」這類用詞,發文后在簡體版都會變成「軟 件」「奔 馳」這類大陸的用詞,反過來也是一樣的。以前轉換的較少,現今轉換的比較多了,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至少,我在簡體版01上面,也沒覺得版主比較不像大陸人的。

kuku0603 wrote:
合理的價位高品值的規...(恕刪)


用了小米2,十天以來,真的發現他的CP值真的很高,
除了知名度輸iphoe5一點之外,在辦公室裏面卻是很受人注目的一支新手機!!!
我越來越喜歡小米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