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也會拿手上的米9來個今昔對比,看看這一年小米的進步


先放上規格簡表,重點規格會標示
- 搭載基於 Android 10 的 MIUI 11 系統,內建Google框架
- 高通 S865 處理器
- 內建 12GB RAM 記憶體 / 256GB ROM 儲存空間(我買的規格)
- 6.67 吋 AMOLED 全螢幕,解析度 2340×1080 FHD+ 解析度 、90Hz 高更新率、1200nit 封值亮度、支援 HDR10+
- 曲面螢幕表面覆蓋康寧第五代大猩猩強化玻璃
- 1 億像素主鏡頭,1/1.33” 超大感光元件,具備四合一大像素 1.6um 高感光能力,f/1.69 光圈,四軸 OIS 光學防手震
- 1200 萬像素 2x 光學人像鏡頭,1.4um 大像素,雙像素對焦 f/2.0 光圈,Sony IMX363 感光元件
- 800 萬像素 5x 望遠鏡頭,10x 混合變焦、50 倍數位變焦,f/2.0 光圈,四軸 OIS 光學防手震
- 2000 萬超 117 度廣角鏡頭,f/2.2 光圈,1.0um 像素大小,同時具備 1.5cm 超近微拒拍攝能力
- 2000 萬自拍鏡頭
- 超薄光感螢幕指紋辨識技術
- 內建不可更換 4500 mAh 大容量電池
- 內建 NFC 支援行動支付
- 紅外線發射器、對稱式雙揚聲器
- USB Type-C 接口、支援 50W 快速充電 / 30W 無線快速充電
特別要提的一點是,這次的白色背蓋真的非常有質感!白裡透紅的感覺有如年輕的肌膚


免不俗的還是要來開箱一下,提醒大家,陸版與國際版的盒裝可能不一樣哦
其實就是想像中的那些,說明書、透明殼、65W充電器、Type-A to C的線以及手機本體

小米這次很佛心地附上了高達65W的充電器(最大支援20V/3.25A),但先前也有同時發表使用GaN技術的65W充電器,差別是體積更小、更不易發熱(因為用新材質),若不在意體積問題,其實也就不用考慮
(抱歉,沒有把字拍得清楚一點)


接著先看本文主角,米10 Pro的圖賞,最後再來個超級比一比
只能說開箱的當下.....真的被實機美到了,趕緊看圖

來張鏡頭特寫,這次是使用驚嘆號造型der設計

鏡頭本身有凸起,因此也會有翹翹板效應QQ

支援5G,這是當然的

機身右側是電源與音量鍵,與米9相同配置

機身左側只有天線的設計

忘記單獨拍底部照片....就先暴雷一下,放與米9的對比,一樣是Type-C、麥克風、喇叭以及SIM卡槽(覺得米9的對稱比較好看)

機身頂部是麥克風以及喇叭,這次有雙喇叭啦~

正面的大螢幕,設計成曲面有好有壞,曲度不會像Mate 30 Pro或是NEX 3那樣近乎垂直,而是剛剛好的感覺

特寫一下螢幕左上角的挖孔前鏡頭,也是這次的改變之一
對了,手機出廠時已經貼好保護貼了

給各位看一下挖孔鏡頭和螢幕占比的表現,個人覺得很可以啊,水滴瀏海已經完全過時了

與米9的比較開始啦~圖多
水滴、平面螢幕和挖孔、曲面螢幕的視覺感受差非常多!

螢幕尺寸也有進步~機身比例也變成19.5:9

外盒也跟著變長

都是雙曲面的美背,各有風采,米10還沒出以前,覺得米9這個顏色很不錯看啊
但出了之後....米9好像也還好

螢幕尺寸與機身比例的進化,讚讚讚


拍照介面,差異不大就簡單帶過

新增一億畫素選項,可以獲得高解析度照片,用來裁切、放大都挺方便的

至於實拍圖與跑分那些深度測試,就等有空的時候再來更新嚕~
Google的問題,很好解決,上網搜尋Play商店的apk檔來安裝,之後就一切正常了!
補充:悠遊付與Google Pay經本人測試後皆可用~但Foodpanda不可用
整體來說,這一代的進化非常有感,規格該衝頂的都衝頂,米家UI的流暢性也不用我多說,從米8甚至米9跳槽過來,都算划算,很推啊啊啊啊啊
感謝收看,過了好幾年後再次發文,若有什麼錯誤還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