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iNote 的手感非常輕盈,感覺比米 4 輕了許多,而且由於背部 3D 的曲面玻璃,使得左右邊框部分握起來有「超薄」的錯覺,鋁合金邊框打磨後是有點刺手,但也有某種程度上防手滑的功用。
![[曬圖] Mi Note 上手小感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2/mobile01-5c642d47f716463801c881df71e7faf7.jpg)
2. 底部揚聲器,與米 4 不同,Note 的開孔在中間。音量非常大,音質也很好,開大聲也沒有破音的現象。
![[曬圖] Mi Note 上手小感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2/mobile01-65b5399f3a45e8e3f5e4ae0a2144da86.jpg)
3. 平放後,背部曲面玻璃產生的塑身效果。
![[曬圖] Mi Note 上手小感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2/mobile01-c7df5e277a555055905839649af582b2.jpg)
4. Note 的 LOGO 和字樣都是在玻璃底下,沒有磨損的問題。
![[曬圖] Mi Note 上手小感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2/mobile01-58fb7b584ba07c84e82e5a29c8c9013e.jpg)
5. 相機完全沒有突出,機身邊角的處理也很好。有些處女座說仔細看金屬邊框與玻璃之間有小縫 (真的要很仔細看),小縫的確是有的,但我個人覺得這應該是為了避免玻璃因熱漲冷縮,而與金屬邊框擠壓發生爆裂情形所做的設計。個人心情是沒受影響,因為真的要瞇著眼看才看得出來那一點縫,相機沒微距應該也拍不出來


![[曬圖] Mi Note 上手小感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2/mobile01-985861120b8c8efcd7cd9cb48728230b.jpg)
6. 我拿到的機子是用了 JDI 的面板,色溫跟我的米 4 一樣 (同 JDI 屏),與 2S 對比是偏黃。原本感到很糾結,但是有次看了朋友的 Iphone 6,發現 iPhone 6 也是差不多黃,心裡也就平衡許多了


![[曬圖] Mi Note 上手小感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2/mobile01-273a4df2a553cf1372b8a0d8b18ab46a.jpg)
7. 聽筒的網狀處理非常細緻,比米 4 又更上一層樓,非常有質感。
![[曬圖] Mi Note 上手小感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2/mobile01-49ffad06f02beca8cbee4d6c3f4d2e0c.jpg)
8. 仔細看,發現音量按鍵和電源鍵的邊角也經過打磨,沒有馬虎。按起來回饋力道也不錯。
![[曬圖] Mi Note 上手小感想](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2/mobile01-2de1572b08bdc7694f2a02ce9a9a9d5e.jpg)
看完了這些圖,覺得 Note 高大上有木有?


效能部分網路上有很多跑分了,HiFi 音效也不是用文字可以輕易描述,所以就先省略了。我個人感覺到手後線刷一次,比原本順很多,ART 模式不用開也行。
雖然雷布斯在發表會上強調 Note 有一定的防撞擊能力,但由於米 Note 前後都是玻璃,碰撞後應該是凶多吉少,目前在台灣買不到官方的碎屏險,所以拿著要十萬分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