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這論壇有些日子了,發現台灣兄弟們的思維很大程度還停留在PC硬體比拼的階段(我承認好的移動終端硬體是體驗的基礎,但並不是好硬體就有好體驗),對於新模式或是新產業,他們不懷疑的鄙視你,就是酸你......
【例】:跟他解釋小米為什麼這麼便宜?是因為更注重軟體體驗,採用網際網路模式{ 1.電商銷售:減少渠道成本,減少成本反饋于米粉 2.網際網路研發模式:讓米粉參與進來,反饋bug提交創意,降低研發成本,參與感除了提升米粉忠誠度,也讓他不自主的成為口碑營銷者(也減少如HTC請老外的廣告成本) 3.不靠硬體賺錢:想想「未來穿戴設備的興起」以及「物聯網融入移動網際網路」這裡面的商機,那時每人掌控的移動終端(手機、家電、汽車.....不可能你什麼都做)不止一個,如果誰掌控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入口,或是誰培養一批用戶操作習慣然後提供網際網路服務,這才掌握了未來!...........}
噼噼啪啪解釋一通,然後就一句標準回復就讓你無語:
(1)「山寨貨!」
(2)「抄襲xxxx!」
(3)「畸形市場!......」
(4)「專利費沒交!」
(5)「工讀生,不要黑HTC」
(6)「沒有工廠的企業,原來主業賣程式,網路資源副業賣手機的公司可以跟主業賣手機的比阿,那我受教了」
... ...
不管你信不信,你口中的「山寨貨」估值已經超過HTC;不論你抄不抄,創新都是來源於先模仿;不論你比不比,世界這個戰場競爭就擺在這裡;不管你知不知道,不開放的大陸都知道Google、亞馬遜、facebook等都沒硬體工廠... ...你爺的,我其實只是想說它因為重視「軟體」和「網際網路」變得便宜而已!
也許還沒弄明白「台灣經濟為何輸給韓國?」 可下一輪產業(移動網際網路與物聯網)已經開跑了,而台灣你何時起步?(也許話不中聽,生於憂患!注:我大陸來的)
親,為什麼不沿著我話題探討軟體網際網路......
如果你是說規模那我想應該很難否認,
畢竟人口差距是不可能改變的落差.
------------------------------------
如果說到技術面?
我只能告訴你,
想想看為什麼小米機無法進入歐美?
如果把專利等智慧財產權層面考慮進來後,
你所謂的大陸軟體產業還有多少"百分百原創"?
臺灣的產業的確走得很辛苦,
因為我們必須照著遊戲規則走,
但大陸很多產業都在政府的刻意保護下無視了那些規則!
你今天來這邊說這些話,
就好比今天有兩台車在路上跑,
A車照規矩開時速一百公里,跑在速限內,
但B車油門催到底超速跑到一百五十公里!
然後B車上的人就對A車說:
你那什麼破車只能跑時速一百公里!
卻沒有想過A車要是油門也催到底可以跑到時速兩百呢?
夜郎自大的成語聽過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