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戰地風雲2042》上市翻車(雖然這一兩年有慢慢救回來)之後,汲取教訓回歸正統的《戰地風雲6》從發表開始就話題滿滿,在上個月的 Beta 測試獲得廣泛的正面評價,近期聲勢更是力壓對手《決勝時刻》。稍早這款 FPS 新作也大張旗鼓地來到 2025 東京電玩展,除了 32v32 多人「征服」模式外、也首次帶來單人劇情戰役 Operation Gladius 的試玩,兩個部分 JB 都有玩到,下面也就跟各位作個簡單分享。

我在 2025 東京電玩展體驗到的 32v32 地圖為先前 Beta 測試沒有的「Mirak Valley」,根據官方所說,這張設定於塔吉克斯坦的地圖是《戰地風雲6》當中較大的一張,它融合了廣闊的空間,中心是一片蓬勃發展的大型建築區,遠處則有一座小村莊,既支援在建築內外進行近距離步兵作戰,也可在建築外進行大型的載具戰鬥,另外還有戰壕穿越過地圖的一部分,藉以讓步兵能夠低頭躲避狙擊手,但要避開坦克的瞄準更加困難。
- 四大兵種
- 突擊兵
- 工程兵
- 支援兵
- 偵查兵
《戰地風雲6》回歸系列傳統的 4 大兵種─突擊兵、工程兵、支援兵(醫療兵)、偵查兵,每個兵種都有對應的主武器類型,不像《戰地風雲2042》的「專家」能夠使用任何武器、甚至有英雄射擊感覺的個性化技能,回到了功能性裝備,更重視團隊合作與戰略性。
以防有人不知道還是說明一下...「突擊兵」主要職責是衝鋒陷陣和復活隊友,配備突擊步槍,「工程兵」則是反載具和修理,配備衝鋒槍並攜帶火箭筒及維修工具,「支援兵」負責火力壓制和提供補給,配備輕機槍並攜帶除彈藥箱和顫器,至於「偵查兵」負責遠程狙擊和情報偵察,攜帶感應器等偵查工具。
這邊也附上現場錄的 Mirak Valley 地圖 22 分鐘試玩影片,JB 主要是玩突擊兵、工程兵為主,雖然有開放更多的直升機、戰鬥機等空中載具,但我都沒搶到,只有在影片開頭乘坐坦克當砲手而已,不過上個月的 Beta 我有稍微體驗一下,空中載具的操控性跟《戰地風雲2042》不會差到太多就是。另外,東京電玩展現場開放的是多人「征服」模式,一方的兵力耗盡遊戲即結束。

坦克駕駛可以使用主砲攻擊,副駕則是使用重機槍,子彈都是無限(?)

我玩到的《戰地風雲6》地圖如之前 Beta 的開羅、直布羅陀等,不少建築都是可以破壞的(但紐約「帝國州」的主要賣點就是大樓戰,沒有開放載具、也無法進行破壞),像上圖這種平房,坦克直接開過去能夠清楚展示出逼真的破壞效果,倘若在建築的二樓,也會隨著支柱的瓦解而掉下去,沉浸感做得非常好。

Mirak Valley 的主要戰場就是地圖中央的建築群,從 HQ 總部出來可以明顯感受到地圖的壯闊感,這張地圖跟《戰地風雲2042》率先開放、JB 自己玩最多次的「火箭發射場」相比似乎小了些,即便沒搶到載具,玩家也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移動(記得之前光跑一個隧道就覺得有夠久),但相對地,載具好像開一下子就能到達敵營,算是有好有壞吧?
- 建築群
- 重生介面
- 上樓
- 機槍
靠近建築群可看到兩棟正在建設中的大樓,分別對應地圖中的 B、D 據點,大樓都可以進到三層以上,有些地方並架設機槍可以重火力壓制對面,也因此,雙方交火的頻率非常高,整體節奏我是覺得較過往偏快。是說上圖二為重生介面,玩家能自由選擇要在隊友身邊或據點重生,當然也可以去搶 HQ 的陸空載具來使用~


當隊友倒地、進入無法戰鬥的狀態且還未「放棄」時,可靠近他們進行復活,而《戰地風雲6》跟過往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拖行」的動作─從危險區域拖到安全的掩體後面使用注射器復活,這項改動不只是增添了電影感,實際上也令支援隊友的行為更具戰術價值,不必冒著生命危險在原地復活

- 視角(一)
- 視角(二)
- 射擊
個人覺得《戰地風雲6》的第一人稱視角也比前作《戰地風雲2042》要來得廣一些,整個 UI 設計也更直觀,「征服」模式下亦可在畫面上緣看到即時的雙方兵力、據點佔領情況。在槍枝手感、換彈動畫方面,則是有點隔壁棚《決勝時刻》的感覺,有聽到同場的試玩者討論,《戰地風雲6》的 TTK (Time to Kill) 感覺快了多,同樣接近於《決勝時刻》系列強調的快速反應和轉角對槍,而非《戰地風雲》通常需要更多的身體命中數,但可能我技術不到(?),本作相比近期常玩的《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要擊殺敵人都會花更多的時間。除此之外,遊戲裡還有全新的「持續滑行」動作,感覺也不像是傳統《戰地風雲》會出現的機制

- 客製化
- 配件升級
- 點數上限
- 槍枝選項
在戰鬥開始前可以進行槍枝客製化(戰鬥途中好像也可以,似乎是按 T?但我不太確定

- 戰績
- 勝利畫面
- 成就結算
這邊也容我曬一下戰績,KDA 20/17/9 打得還算可以


《戰地風雲6》的整體遊戲戰鬥節奏偏快,許多小細節都有點像《決勝時刻》系列靠攏就是,至於武器平衡性還算不錯,之前「解放峰」一踏出門就被狙擊的情況,在 Mirak Valley 就感受不太到了,可能設計團隊有再進行平衡性調整吧?
是說看網路上討論,2025 東京電玩展還有開放「曼哈頓大橋」多人地圖,有別於第二波 Beta 的帝國州以城市巷戰、大樓內互射為主,整個戰場比較開闊(畢竟是發生在這座紐約知名大橋的周邊)之外,也有開放坦克和運輸車等陸上載具,相關影片已經在 YouTube 上找得到了。


2025 東京電玩展也首度開放《戰地風雲6》單人戰役中特定關卡「Operation Gladius」試玩,時長大約 15 分鐘,但由於現場不開放螢幕錄影,這邊 JB 就以文字介紹、搭配東京電玩展的 Live Showcase 畫面說明。該單人戰役聚焦在由 4 名菁英海軍陸戰隊組成的「匕首 13」(Dagger 13) 小隊成員,對抗傭兵組織「和平軍團」(Pax Armata) 所掀起的全球戰爭浩劫,迥異於《戰地風雲1》和《戰地風雲5》的戰爭故事以章節結構呈現,本作則回歸單一敘事,玩家將能扮演匕首 13 中不同成員,使用他們各自的技能在交戰時佔上風。
- 兩棲登陸艇
- 搶灘
- 登陸
Operation Gladius 任務一開始就是「直布羅陀」發生的海灘登陸戰,場面之壯闊令人聯想到二戰的 D-day 諾曼第登陸,電影感十足!而玩家將駕駛兩棲登陸艇搶灘,並逐一掃除面前的障礙,殲滅海灘邊的敵軍後,兩棲登陸艇就會直接開上岸,後面也藉由動畫方式進行轉場(玩家操作的角色 Dylan Murphy 回到車內重整隊伍),開始帶領小隊殺進直布羅陀市區。
- 推進
- 直布羅陀巷弄
隨著玩家的推進就會進入先前 Beta 的直布羅陀地圖,這整個任務就是要護送北約軍隊的坦克進入市區內,過程中也展示了遊戲的物理破壞效果,戰火會使周圍的建築物崩塌,進而營造出混換和高強度的動作場面,而這個 15 分鐘的任務也很成功地將《戰地風雲6》多人模式的優秀槍戰帶入單人體驗。順帶一提,工程兵 Dylan Murphy 的火箭筒瞄敵人(非陸上載具)的殺傷力,相比上個月 Beta 改善了不少


另外也戰役中也迎來了「小隊指令」功能,打開指令輪盤就能指揮匕首 13 的其他成員進行特定操作,例如命令隊員投擲手榴彈、偵查前方區域或使用煙霧彈提供掩護等,開發團隊 Battlefield Studios 指出,這些指令會根據目前與玩家一起的隊員而有所不同,此系統會直接影響到玩家達成目標的方式,團隊稱在進行遊戲的動作捕捉時,都有前海軍陸戰隊出身的專家指導,他們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如果可以使用裝備,就絕對不要以海軍陸戰隊的生命作為代價」。

根據外媒 PCgamer 情報,《戰地風雲6》單人戰役總共有九個任務關卡,劇情的走向偏線性,偶爾會穿插著各種載具攻擊的場景,再轉換成單兵槍戰,不免給人一種《決勝時刻》的感覺(?),但還是必須說─單人戰役從來都不是大家遊玩《戰地風雲》的主要原因,所以做成目前這個樣子也算成功了吧?至於多人模式,雖然有玩家在噴地圖太小、《戰地風雲》味淡了,但 JB 個人還是買單啦,真的不想在戰場上一直跑跑跑了,而且它在「垂直空間」上的充分運用也是隔壁棚所欠缺的,只不過載具容易被針對這點倒有點可惜就是。
《戰地風雲6》將於 10/10 正式在 PS5、Xbox Series X|S 及 PC 上推出,有機會+時間允許的話再來給各位做個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