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光軌必須具備減光鏡和腳架,傍晚拍攝用減光鏡,可以避免因長曝光,造成照片過曝,也可以把光軌線條壓細,減光鏡用可調式比較方便,本人用ND2-400(37mm),如果是在天橋或高樓上拍攝,有欄杆或圍牆可站立,通常用小腳架就可以了,手機用的減光鏡夾子通常開孔很小,照片一定會產生暗角,所以必需用粗刀子慢慢刮大。

以下照片皆用光繪(車水馬龍)模式在基隆市區拍攝 ISO感光度固定是64
基隆暖江橋車軌 曝光96秒

基隆彩繪快速道路車軌(頭) 曝光65秒

基隆彩繪快速道路車軌(尾) 曝光17秒

基隆蚊子快速道路車軌 曝光高達391秒

基隆之眼車軌 曝光46秒

基隆住宅區高架橋車軌 曝光27秒

基隆十字路口超廣角車軌1 曝光101秒

基隆十字路口超廣角車軌2 曝光76秒

基隆海科館天橋車軌 曝光44秒

瑞八公路車軌(暖暖火車站旁) 曝光34秒

基隆高架橋六道交錯車軌 曝光41秒

以下照片則改用專業模式拍攝
若是拍公車光軌的話,用專業模式效果會比較好,40MP主攝專業模式加減光鏡,拍攝基隆公車總站彩虹車軌,為何要用40MP拍攝,因為感光面積只有1微米,高光比較不會過曝。
ISO 50 EV -4 曝光20秒 因天空過暗 加煙火濾鏡點綴

40MP主攝專業模式加減光鏡 拍攝基隆公車總站彩虹車軌 ISO 50 EV -4 曝光20秒
天空過暗 加月亮濾鏡點綴

他牌安卓手機皆沒有內建光繪模式,谷歌商店也沒有像樣的光繪APP,像是三星旗艦主攝108MP高畫素(感光面積0.8微米)也不支援專業模式,支援專業模式的像素九合一12MP,感光面積又高達2.4微米,EV曝光補償又只有-2,即使加了ND 2-400減光鏡,要長曝光拍光軌,高光也必定過曝,真不知道要如何拍光軌,所以這就是本人鍾愛華為手機的原因。
基隆市中心車軌 主攝40MP F1.8 ISO 50 EV -4 曝光10秒

基隆港車軌 16MP超廣角鏡頭 F2.2 ISO 50 EV-2 曝光25秒

拍攝光軌重點:線條太粗不好看,太細太淡也不好看,例如像冬粉或紅麵線一樣,另外,線條密度要夠,雙向車道的光軌要平均,要一線到底,不可斷線,光軌是主角,周遭環境和天空是配角,周遭環境不可過暗,當然也不可以過曝,天空也不可過暗,要有點雲朵或色彩。
喧賓奪主的車軌照片本人看很多了!通常周遭環境和天空很好看,曝光適中,但光軌線條太雜亂或太稀疏,雙向線條不平均。車頭燈白光拉出的線條太亮。車尾燈拉出的紅色線條又太暗。所以用專業模式並不好控制,40MP主攝感光面積1微米,光圈F1.8,ISO感光度最低50,EV曝光補償即使壓到-4,ND 2-400 減光鏡調很暗,曝光20秒以上,也難抑制過多的招牌燈和霓虹燈高光,這是本人拍攝光軌的心得,和諸位網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