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大家熱議。一面是曾以創新著稱的水果則日漸顯得創新乏力,無奈打起價格戰,
一面是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迅速崛起,引領國人消費意識轉變,中國市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兩年國潮回歸,相比進口貨,大家對國產品牌、中國傳統文化關注度逐漸升高,

從李寧變身國貨潮牌引領中國新風尚,到故宮的一次次爆款刷屏等等,這些都能從百度數據窺見其變化,“新國貨主義”正在流行。
關注水果的朋友都知道,水果產品的定價策略一直可以用“堅挺”來形容,從前即便遭遇銷量滑坡也很少調整價格,
而是通過“分期付款”“以舊換新”等方式刺激消費。但在此次官方降價前,蘋果在一些非直營渠道曾一再默許降價,
這從側面反映出蘋果“默許”經銷商用降價來推動銷量。

再看此次水果官方降價的具體情況,也可以發現水果“用價格換銷量”的企圖。
百度指數顯示,iPhone百度搜索量較去年減少了47%,這就難怪了,看來,水果在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早就坐不住了,
這一次借助增值稅率調整的機會,終於找到一個“正大光明”的降價理由。與iPhone的不景氣相比,華為、小米等搜索指數保持平穩。近半年,百度搜索指數顯示,iPhone明顯低於華為和小米,即使3月26日蘋果新品發布會略有波動,後續也繼續下降。而華為手機在3月27日新品發布會,搜索指數大幅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