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Cloud CEO 劉鑫向36氪表示:“做個系統可能需要2年,但是生態養成需要5年。”
很多廠商都曾想打破雙頭壟斷的局面,微軟開發WP,三星開發了Tizen,但最終無濟於事。搞定了技術,離成功還有很遠。
根據多年和開發者打交道的經驗,劉鑫認為:“技術從來不是什麼障礙。操作系統的生態養成,前端普及代表客戶端的流量,這個多賣設備就會來流量。但是生態應用層的開發,需要提供自己的技術、開發者學習、開發者成熟。再開發出商用價值的應用。這個週期我們看最少5年,才能形成大規模的有價值普及。”
現在早已不是PC、智能機行業崛起的黃金時代,用戶習慣和開發者生態都已非常穩定。出現新的操作系統,用戶習慣、開發者生態遷移成本太高。
三星2012年曾推出了Tizen系統,在安卓、iOS的生態之下,Tizen系統最終也只在幾百元的機型上採用,出貨量只有三星總出貨量的零頭。七年後的今天,安卓、iOS的生態更加穩定,自研成功的難度只會更高。
當前,操作系統的新機會出現在物聯網方面,微軟、谷歌、蘋果原有的系統無力壟斷。因此,華為、阿里都研發了相應的操作系統,華為推出了LiteOS,阿里推出了YunOS。
落到商業層面,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開發系統短期內並不能帶來營收。
這有可能嗎?當然有可能。但是,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另外一個國人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中國互聯網,甚至IT產業將孤立在世界之外,這是中國IT產業難以承受之重。
畢竟,全球化是一個難以逆轉的發展大勢,雖然在過程、在局部可能會有反复、有倒退,但全球化這個趨勢是不會更改的,自己偏安一隅、自己跟自己玩的做法早已行不通,只有融入世界,共享、貢獻相互的智慧的成果才能確保跟上時代的步伐。
操作系統跟微信、淘寶這類上層應用不一樣,操作系統是基礎設施、是平台,它就像一幢大廈地下的地基,我們可以在上層建築上百花齊放,比如我們的微信做到了世界第一,抖音做到了世界第一,淘寶、天貓、京東也基本上做到第一了,但如果低頭一看,會發現我們是立足在andriod、ios、windows等一個個平台上,就是因為這些平台,其他國家的用戶也可以使用我們的微信、抖音、淘寶,而我們也可以使用app store、google play裡上百萬由全世界開發者設計的產品和應用,我們可以隨時隨刻想用全世界人們的智慧的結晶。
如果我們硬是要在創造一個自己的平台(這當然是一件很有自豪感的事情),並強行把國內的應用產品遷移到這個平台上,這固然能擺脫對手的限制和威脅,我們可以完全自主地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是,這將帶來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一方面國內開發者的成果無法讓國外用戶使用,無法拓展更大的國外市場;另一方面,國內的用戶也無法使用國外的優秀產品,無法從別人的智慧中汲取到進步的力量。甚至,更嚴重的是,這將完全阻斷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
這不是崇洋媚外、不是妄自菲薄,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國內無論是信息產業還是互聯網發展,都比我們起步要早、發展要快,它們形成的優勢不是一朝一夕間能夠靠我們的勤勞和勇敢就能抹平的,我們只能保證先跟上它們,才能在機會出現時超過它們,現在機會來了嗎?我認為還沒有。
大韓聖國 wrote:
或許有人說,在如此關...(恕刪)
你看的有點粗淺
我們拆開來論斷好了
首先,你說生態是吧?
我們就簡單看一個生態鏈———微信
目前中國內部有多少服務是架構在微信之內呢?
比如支付
比如小程序
比如付費內容
等等等,不一而足
而借問,微信這些生態只是存在於iOS嗎?不,安卓或是windows,都是可以生存的。
換句話說,這不是華盛頓改天想遠端鎖系統就可以將大陸app判死刑掐脖子的。
其次,咱們來論斷系統的部分
我簡單問你幾個問題
xp,windows xp這個系統,現在是由誰在負責後續維護,您知道不?
為何大陸的WPS,可以與office 無縫融合?你知道不?
如果這兩個部分你都明白了,就可以知道,這一塊也不是什麼問題
企鵝系統的社群,現在是哪個國家最熱衷開發,你知道不?
我認為,這一塊,也不會是問題。市場問題而已。
目前中國強推自由系統,沒有足夠的商業利益,而且也沒有必要。
至於日後新終端的出現,或許就會在中國直接推出自由系統了。我相信,有機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