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Mate 10系列介紹從"重點規格與外觀篇"開始,若不想看我開頭的廢話XD,建議直接跳過開頭的"手機從入門到專業,從專業到趣味與心路歷程"。


整篇根據各個技術、功能及特色做主題分類,不會照著體驗會流程依序介紹。
各位可以根據你有興趣的功能主題,點擊目錄下方的快速連結



<目錄>


手機從入門到專業,從專業到趣味與心路歷程
重點規格與外觀篇
系統UI篇
炫酷又實用的功能-手機變PC
AI篇、徠卡雙攝更"慧"拍
AI翻譯-溝通不設限
性能與技術篇
續航和快充篇
如何購買,推銷篇
結語


手機從入門到專業,從專業到趣味與心路歷程



在智慧型手機大戰來臨之前,以功能機為主的時代,記得SONY就有拍照為主打的系列、諾基亞同樣有拍照和智能並重的系列,這些被視為拍照經典的系列,像素從200 萬到1200萬,CMOS 從忽略不計的尺寸增長到1/3 英寸、再到1/2.3 英寸,見到了可調整的快門、ISO等原本只在相機上才見到的功能出現在手機上...;有些功能型手機的應用,亦比只能用來打電話及收發簡訊的一般手機多,譬如能夠拍照、播放音樂、上網以及是使用地圖等等的功能。

以前的 PDA 手機、智慧型手機,由於通常被相對於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所以常常被戲稱為「智障型手機」,大部分都是偏向商務領域、以及科技玩家的產物(買不起),一般多數使用者還是以傳統手機為主,例如我那時還在學生時代,沒有錢去購買這些在那時非常昂貴的手機,只能透過報紙、廣告DM等等得到資訊,只能用執行通話、簡訊、通訊錄、比較簡單的記事本等等基本功能的手機。

另外我想大家一定跟我一樣心中有個疑問,手機為什麼越來越注重拍照功能?


智慧手機的使用者就是越來越愛拍照了啊!!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根據InfoTrends資料顯示,估計2016年全球的照片有1.1萬億張照片。這個數字將在2017年增長到1.2萬億張照片。2016年到2017年的增長率將為9%。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可以看到2015-2017 數位相機照片的比例從18.1%到13.4%直到10.4%,而平板也是逐年下降,用手機拍照的人越來越多!
大多數人拿著手機拍了照片用於社交分享,以及記錄平時生活。

所以各大品牌能不加強攝影功能嗎?

參考來源:https://mylio.com/true-stories/tech-today/how-many-digital-photos-will-be-taken-2017-repost

現在手機不斷集合來自數位單眼相機的功能,變得越來越“專業”;然而隨著社交網站成為手機照片的主要使用地方,以及受限於手機的體積和厚度,手機不再只追求"專業",轉而追求"趣味"和"好用"。前提條件則是感光元件、手機ISP和手機鏡頭增強。

未來的手機拍照畫質可能會繼續得到加強,但根據我這兩年不斷更換使用旗艦機來看,這個幅度可能會越來越小,甚至小到忽略不計。最終的情況或許是手機在保證一定的拍照畫質的前提下,畫質的重要性會讓給於手機的設計、操控體驗和可玩性

功能多樣性有個好處,就是一種彈性,華為跟三星在這方面都非常不錯,華為Mate 10系列相關的功能的部分在文章後面會有完整補充。
很多人會說我不需要這麼多功能啊? 那你可以選擇不要使用該功能就好,哪天你有需要時就能夠派上用場,至少不會碰到需要時,要使用也沒得使用

---------------------------------------------------------------------


接下來簡單說說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經歷

2015年:
在從大學畢後的工作第一年(2015年),購入的生平第一支安卓旗艦機 Sony Z5 Premium,那時對於手機並沒有什麼研究及使用的經驗,也不會去看手機論壇,一看到廣告行銷用詞就被深深吸引(全球最高2300萬畫素、源至sony α相機混合式對焦技術、成就世界最快0.03秒自動對焦再加上周杰倫代言)、以為畫素高拍照就會比較清晰。 實際使用之後,發現拍照卡卡的、手機容易過熱、拍照專業模式只能調整ISO、白天螢幕亮度太低時常看不清楚螢幕,導致出去遊玩拍照完全只能盲拍...,相機對焦速度也感覺普通、放大後細節完全油畫,我那時還以為手機拍照細節這樣正常的

再因為使用Sony Z5 Premium造成我如此不好的體驗之後,我開始上網看各大手機論壇、上YOUTUBE看手機評測、關注手機最新新聞資訊,發現幾乎每個品牌出旗艦機都會特別強調拍照的功能,有的品牌強調美顏,有的強調引入了什麼新技術加強畫質,伴隨著手機拍照功能的專業化,拍照的畫質在逐漸提高,到了今年畫質的優勢越來越小(細節差異不那麼明顯),所以各手機品牌對於拍照功能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越來越重視了

2016年上半年:
我的第二支旗艦手機Samsung Galaxy S7 edge,跟我前一支相比,我的感受是差好幾世代的產品,三星在創新跟功能性上都讓人驚豔(我知道這裡是華為版,但我希望客觀點,希望評審不會因為看到誇獎其他品牌而扣我分QQ..),例如:當年先推出F1.7大光圈相機、第一個支援雙像素對焦Dual Pixel技術、曲面測螢幕、always on display、無線快充、IP68,集合眾多消費者會需要的實用功能於一身,至於拍照三星也提供不少模式供使用,例如:食物、慢動作、運動、專業等等模式,需要時可以派上用場。

後來又買了Huawei P9 ,這是全球首款採用徠卡認証的雙鏡頭拍攝模組,黑色捕捉細節,彩色鏡頭捕捉色彩,雙鏡頭設計可確保更多的光線進入,能夠捕捉更豐富的影像細節,於低光源環境更有出色表現。Huawei P9最可惜的地方就是沒有OIS及光圈只有F2.2,對於夜拍稍稍有些弱勢,而透過跟S7 Edge實際拍攝比較,雖然細節不如它,但是透過可以選擇三種徠卡(Leica)拍攝模式:標準、鮮豔色彩和柔和色彩,拍出不同味道的最佳相片。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之前有做了兩者的拍照比較測試: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1&t=4797572&p=1
樣張數不多啦! 請多多見諒QQ!

2016下半年:
「筆記」對於工程師來說就是重要的事先準備工作,關係著是否能否完成一個專案。
2016年下半年對於三星來說,Note系列觸控筆提供的手寫使用者體驗,我覺得是當時智慧型手機中最具有「人」氣息的。
我說的就是Spen,給予了Galaxy Note7高度的特色,且全新的S Pen在螢幕上書寫更接近傳統筆的手感。
更厲害的是,在手機休眠的狀態也可隨時書寫記事,它更作到其他智慧手機無法做到的 - 在水面下可以照常在手機螢幕上寫字!
不過,除非真的有需要S Pen,否則建議購買S7 edge就好,功能與Note7相同,少了S Pen的Galaxy S7 edge會比較便宜些。

「華為已經向全球媒體寄出邀請函,確認將於 11 月 3 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辦新品發表會」,看到這則新聞的我內心彭湃不已,看了發表會之後,大致上來說,「雙曲面螢幕、雙鏡頭、雷射對焦、超大電池、麒麟960、低壓快充」就是 Mate 9 和 Mate 9 Pro 兩支手機的特色。有一台具質感的外觀設計,但看起來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像Galaxy S7 edge?),沒錯,我選擇了Mate 9 pro。

此次華為也與徠卡二度合作,Mate 9與Mate 9 Pro都配置雙鏡頭 - 一顆是2000萬畫素黑白鏡頭,另一顆是1200萬畫素彩色鏡頭,兩顆都是27mm、f/2.2光圈,支援光學防震,如何讓這兩顆不同畫素的鏡頭拍出照片,底下會將會幫大家作介紹:

當進行彩色照片拍攝時,Mate 9 Pro會把黑白鏡頭所拍攝的影像過資訊,透過演算混入彩色鏡頭拍攝的影像裡,讓相片成像品質更優秀;2000萬畫素黑白鏡頭所記錄的亮度數據是絕大部份影像細節的來源,1200萬畫素彩色鏡頭則是負責記錄色彩資訊,兩相結合來創造更精緻的照片,也因此拍出的彩色照片可達1200萬或是2000萬畫素。

Mate 9 Pro的AMOLED螢幕在色準與戶外陽光可讀性表現可能無法跟三星AMOLED面板相比,但還是比目前市面大部份其它品牌的旗艦好。 Mate 9 Pro的GPU效能不頂尖,但CPU高效能無庸置疑。其它方面例如出色的外觀、相機拍攝體驗、電池續航力、立體聲喇叭、自家Emotion UI則與競爭對手不相上下。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這張由Mate 9 Pro所攝,產品經理看起來是不是很有自信、帥氣?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櫻花中的蜜蜂,非常難得的畫面

2017上半年:
從去年使用華為P9到Mate9系列讓我相當驚艷,之後我就開始在關注華為手機各種相關新聞、影片等等之類的資訊。 而這幾年隨著華為手機廠商的努力,以往消費者對於中國品牌那種低端、山寨的固有印像已漸漸被改變,華為手機這些年的進步與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華為憑藉著Mate系列和P系列等高端機型在世界各地均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去年的出貨量高達1.4億。我認為P10系列無疑是WMC2017大會最受矚目的產品,而P9系列的成功讓大家對P10系列充滿著期待與關注。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打出人人都是可以成為攝影大師的口號是因為這次P10 plus全新徠卡高級SUMMILUX雙鏡頭、12MP+20MP黑白+彩色雙鏡頭組合、兩倍無損變焦、光學防手震、F1.8大光圈、輕鬆自訂相機色彩(標準、柔和、鮮豔),展現自然虛化效果;更加能夠捕捉到銳利、清晰畫面加上出色的低光源拍攝能力。

P10 plus彩色拍照處理演算保守,演色準確,細節夠,動態範圍棒。黑白鏡頭有雜訊低,動態範圍更佳的優點。無損二倍的變焦這項功能很讚。

以下分享幾組之前使用P10 plus所拍攝之照片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地點在冬山伯朗大道,適合夏天去,冬天會休耕。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台北某個捷運站,我想不起來是哪個捷運站QAQ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台北街景一角,抽著菸的阿伯,似乎在想著什麼?


今年HTC加入高階旗艦戰局的動作慢了,整整慢了好幾個月,我想當中一個原因是卡到U Ultra推出時程,讓HTC U11受到影響而延後吧!這是我第一次使用HTC旗艦。
HTC U11背後像「流水」一般的光滑,象徵HTC新的印象設計。水樣玻璃玻的視覺誘人,如果工藝打造的夠水準,看上去會比金屬金身更吸睛,同時不會過於華麗。
U11整支手機有不少「好料」包括:不錯的面板、出色的相機、不錯的音樂聆聽體驗。U11集眾多優點於一身,售價大約只跟一支基本款iPhone 7相近,甚至比5.8吋Galaxy S8低。當然,有人會說U11拿掉3.5mm耳機孔不好,但HTC附上一只可以與手機相互搭配的降噪耳機,還算有誠意。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2017上半年至今:

Galaxy Note8這一代S Pen沒有改變太多,它仍然是Galaxy Note8使用者體驗的核心,Note8螢幕沒有比NOTE7大很多,但許多人反而更喜歡Note8的外觀,包含我。這麼說好了,市場上目前還是沒看到能完全取代Note8使用者S Pen操作體驗的其它選擇。
Note8比其他手機多了另一個優勢 - 雙鏡頭,提供2倍光學變焦與大光圈效果,不論在良好光源或昏暗光源條件下都有出色的拍攝品質。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最後,在此體驗會的體驗了Mate 10系列,我底下列出幾點我覺得很讚的設計與功能:
1.令人驚嘆的玻璃設計。
2.螢幕提供了旗艦級的解析度,強大的對比度和精確的色彩。
3.指紋感應器是我用過最快的。
4.基於Android 8 Oreo設計主題,很有質感。
5.麒麟970提供了領先的CPU、GPU、及NPU的性能。
6.下方揚聲器非常響亮,輸出乾淨清晰。
7.照片在細節,動態範圍和色彩方面非常出色。


-------------------------------------------------------------------------------------------



重點規格與外觀篇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Mate 10系列的背部設計跟以往的M系列有很大的提升,整個背部採用4曲面玻璃設計,使得整個背部的手感非常的圓潤順滑,沒有了那種金屬硬邦邦的感覺,對於以前華為手機來說,採用玻璃後殼算是頭一遭,同時我也非常的喜歡。
背面的雙攝的有很強烈的對稱感設計,密集式橫向條紋撞色設計使得Mate 10系列的整個背部不再單調,同時更是突出了“徠卡雙攝”的高端配置,給整個背部增加了畫龍點睛的效果,Mate力四射。
除了指紋識別模塊的佈置,Mate 10 Pro與Mate 10在背部的設計上幾乎一模一樣。不同於Mate 9系列的較大不同,這一代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Mate10支援IP53生活防潑水,而Mate 10 pro支援IP67防水防塵。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10背面,機身背部的上部為攝像頭設計的位置;整體採用了撞色的設計風格,提高了辨識度,而且還有著與眾不同的觀感。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 10 pro背面,機身背部的上部為攝像頭設計的位置;整體採用了撞色的設計風格,提高了辨識度,而且還有著與眾不同的觀感。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 10 pro有著更合理的指紋辨識位置,不容易誤觸。

華為Mate 10尺寸為150.5 x 77.8 x 8.2毫米,比尺寸相同的Mate 9短5毫米,窄1毫米,Mate10重186克,比Mate9輕4克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華為Mate 10 Pro的尺寸為154.2×74.5×7.9毫米,比Mate 9 Pro僅高2毫米,螢幕長了半英寸。
與普通的Mate 10相比,Pro的高度是高4毫米,但是由於螢幕寬度更寬,所以Pro更窄了3mm。最後,Mate 10 Pro的重量為178克,接近Mate 10的186克。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中間為Mate 10 pro,左右兩旁為Mate 10。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中間為Mate 10 pro,左右兩旁為Mate 10。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第一印像很重要,華為Mate 10具有接近無邊框的大螢幕,與大眾審美完全接軌了。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華為Mate 10 Pro採用了2160*1080px解析度的18:9比例全面屏設計。接觸過實體機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手小的握起Pro更輕鬆。此次的黑邊是非常小了,在更大的螢幕佔比之下,黑邊越小應該是大家最想看到的吧!另外機身的邊框大約3mm,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的窄邊框了。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10系列螢幕大小對於我的手來說,剛好可以單手操作,手較小的人建議選擇Mate 10 pro。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10系列背部採用3D曲面玻璃,使得整個背部的手感非常的圓潤順滑。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 10還保留了耳機孔,Mate 10 pro則拿掉了耳機孔。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 10系列繼續保留了紅線遙控器,Mate 10 pro則拿掉了耳機孔。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紅外線遙控可操作許多家電,電視、冷氣等等之類。


眾所周知,Mate 10由於非常高的屏佔比,留給螢幕下方指紋解鎖模塊的空間就很小了,這就導致了指紋解鎖模塊整體面積要小很多。起初非常擔心指紋識別的成功率與速度。不過,經過的使用實際情況來看,完全打消了我這種顧慮,解鎖速度非常快。而且,指紋識別模塊的做工非常紮實,實際使用中手感出色。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華為Mate10 Pro採用的後置指紋設計,指紋識別器在後置攝像頭的下方,比較符合機身背面的對稱式設計美感。其實我本人比較中意,除了後置指紋功能多(支持手勢操作,下一張章節UI介紹時會提到)以外,拿在手裡還可以保持手機的穩定。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

Mate 10 系列與Note8外觀比對供參考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 10和NOTE8 正面對比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 10 pro和NOTE8 正面對比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 10和NOTE8 背面對比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mate 10 pro和NOTE8 背面對比

---------------------------------------------------------------------



系統UI篇



主螢幕設定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進入了EMUI 8.0時代(基於安卓8.0)手機主界面是圓弧的圖標風格排列,長按空白處或兩指往內滑可以調整桌面的各種排列組合方式、小工具、桌布、轉場效果、移動圖標等。長按某些圖標還會出現像蘋果的3D Touch,可以快速的進入某些App的功能,但是大部分APP還沒能夠支持。動畫的特效還是不錯的,操作流暢無卡頓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EMUI 8.0可以設定兩種桌面布局,一種是標準(在主螢幕顯示所有應用程式),一種則是抽屜(在抽屜畫面上顯示所有應用程式、桌面上自行設定要放那些應用程式),設定位置在設定==>顯示==>主畫面樣式裡設定。
另外上面有提到主螢幕設定裡,還可以開啟智慧助手(顯示你手機使用時間、走了幾步、最新的新聞資訊等等),主螢幕往最右滑即可顯示。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豐富的主題一直是的EMUI強大的功能。主題商店還提供了廣泛的選擇和一些很有質感、藝術性的主題,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通知區域有(可自訂選項及排序)快速切換按鈕,亮度條和自動亮度切換。按下虛擬導覽鍵(正方形)可開啟多工程式切換畫面,而長按則可開啟視窗分割畫面(指關節手勢也支援、後面會有介紹)。

實用的手機管理員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華為的手機管理員應用可以提供電池管理、解析度調整,行動數據控制及監測,另外有一個一鍵式內存清理器,甚至有Avast提供的病毒掃描器。

Mate10系列支援各種手勢操作


智能擷取螢幕畫面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用指關節敲兩下即可擷取螢幕畫面,或者用指節繪製閉合區域即可擷取部分畫面(可選擇圖形)。用兩個指節用力敲兩下已啟動或停止畫面上的影片錄製。用指節用力畫出S型即可啟用捲動截圖擷取螢幕畫面。

分割畫面手勢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用指節用力敲擊並在螢幕上畫條橫線以進入分割視窗模式。

繪製字母手勢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用指節用力敲擊並畫出字母已開啟指定的應用程式,例如:用指節用力劃出C字母開啟相機。

指紋辨識鍵也支援手勢操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可以設定透過長按指紋辨識鍵進行拍照、接聽電話或停止鬧鐘。瀏覽照片時透過左右滑動來切換上一張或下一張照片。於指紋辨識鍵向下滑以顯示通知面板,這時輕觸兩下可清除通知訊息,再向上滑或點空白處可關閉通知面板。

全螢幕顯示(Mate 10 pro才有)-可針對個別應用程式開啟或關閉全螢幕顯示

目前全面屏還算在發展階段,還有一些APP仍需要針對18:9螢幕做調整才能全螢幕,但是EMUI貼心地為大家已安裝的應用提供這個實用的全螢幕顯示功能,只需打開開關即可。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支持Alway on display(僅Mate 10 pro支援)

這個功能可以讓手機在待機時,持續在螢幕上顯示我們常用的資訊:例如時間、日期、更新資訊或是訊息,而且這個功能也妥善發揮了AMOLED面板單像素發光顯示才會耗電的特色,在電量耗損的控制上十分優異。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解析度切換

華為Mate 10系列還能夠實現各種解析度的切換,可以實時地節省電量;也可以設定成智慧模式,系統會自動判斷狀況自動切換解析度。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圖片庫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透過左滑或右滑可以直接切換分類(相片、相簿及發現三個分類)。 設定裡可調整是否顯示時間跟日期。 很可惜華為雲端台灣無法使用。


相片:
根據照片的時間遞減排序,沒有可以調整排序的功能,有些可惜。

一些圖片庫的使用小撇步:
透過兩指往內或往外滑,可以整圖片顯示範圍調大小

長按圖片後,按住螢幕以S型滑過要選取的圖片



---------------------------------------------------------------------



炫酷又實用的功能-手機變PC


設想一下,只要一部手機一根數據線,即可隨時享受PC般的使用體驗,我認為這無疑將會成為搭載EMUI 8.0系統的HUAWEI Mate 10系列一個打動用戶的賣點所在。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更貼心的是,在投影過程中,如有來電或通知,並不會投射大螢幕上,確保個人隱私;此外,HUAWEI Mate 10系列可連接鍵鼠,能夠做到多任務切換、多應用適配,手機和大螢幕同時處理不同的任務。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也可以直接把螢幕當成是觸控板,所以即便是沒有滑鼠,也可以輕鬆通過觸控板來控制,比如一指輕擊是滑鼠左鍵;雙擊是拖拽、選擇文字;雙指輕擊是滑鼠右鍵;雙指滑動是瀏覽頁面。

不過由於體驗的時間很短,更詳細的內容,可參考Nanako發了一篇相當詳細的說明:【試用】華為Mate 10 Pro x PC模式

---------------------------------------------------------------------



AI篇、徠卡雙攝更"慧"拍



*Mate 10 Pro 在DxOMark測試中總體獲得 97 分,僅次於 Pixel 2!! 拍照分數達到100分!



昂貴的價格是徠卡的品牌標誌,同時伴隨著的更是一種精湛的製作,一種深厚底蘊的文化——每一部徠
卡相機都是可以陪伴我們走過一生的。就像一位多年收藏徠卡相機的老先生,半夜總從床上爬起,拿出徠卡相機,輕輕按動快門,在黑暗中聽到那金屬機件發出的依稀可辨的咔嚓聲後安然入睡……關於徠卡的故事,常常讓人心動,它身上的魅力和靈性,已成為許多人夢寐的嚮往。這是百度百科對萊卡的介紹,是華為與徠卡合作帶來的魅力。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Mate10系列搭載的是第三代徠卡SUMMILUX-H雙鏡頭(1200萬彩色+2000萬黑白),雙ISP處理器、OIS光學防震(僅彩色鏡頭支援)、雙F1.6超大光圈、雙色溫 LED 閃光燈、相位對焦、雷射對焦、深度對焦以及對比對焦,無論任何場景,對焦速度都超快,不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瞬間。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透過雙鏡頭+雙ISP+AI智慧引擎,成就完美影像。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雙ISP處理處,造就了Mate 10系列拍照反應快、對焦快、抓拍快、更棒噪點處理。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雙ISP處理處,對於動態的人事物抓拍效果好。中間的Mate 10 pro影像更清晰有層次。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對於人像處理,邊緣過渡的更自然好看。

Mate10系列提供了豐富的拍照選項,大光圈、人像模式、專業模式、動態照片、色彩模式(標準、艷麗、柔和)、黑白相機、HDR、3D動態全景、全景、超級夜景、流光快門、延時攝影、慢動作、濾鏡、水印、文檔校正、AI自動智能辨識等功能,可謂十八般武藝。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最左邊為拍照基本介面
1=>前後鏡頭切換、2=>色彩模式(標準、艷麗、柔和)
3=>動態照片功能、4=>人像模式、
5=>大光圈模式、6=>閃光燈模式
7=>往上滑開啟專業模式(可調測光、快門、ISO、對焦模式、白平衡、曝光補償),可參考最右方圖。

拍照介面操作簡單展示:


AI技術是如何與拍照體驗的深度結合的呢?


從體驗會產品經理報告得知,Mate10系列加入AI人工智慧拍照技術,通過1億張的圖像識別可以即時判斷相應的照片主題,可以理解照片主題是什麼,自動進行相應的參數調整,幫助人們輕鬆拍出最佳照片。這一切都在你打開相機對準想要拍照的物體(或場景)在按下快門之前的時間裡。
透過AI技術,手機從以往單純執行操作拍照,變得更為"聰明",提前對用戶拍照的場景進行判讀,從而調整拍攝參數,以得到更好的照片。這就好像是一位較為專業的手機攝影達人,在不經意的時候默默調整好了當前拍攝環境下的最優相機參數。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預見未來"



大數據訓練:透過1億張照片,學習不同場景與物體識別。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有了AI處理晶片幫助,與NOTE8相比,多了20倍影像識圖速度!


即時識別13種場景/物體
一景一物一算法,針對圖像特別優化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根據拍攝的場景,左下角(直向)或右下角(橫向),會自動出現對應的圖示。
體驗會實際使用之後發現識別率還蠻準確的: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場景成功辨識為小狗、食物、小草、花朵、夜景、人像、日落、文字。


一組照片看出有AI辨識的Mate 10 pro與NOTE8差異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左方為NOTE8,右方為Mate10,哪一張較討人喜歡呢? 我個人喜歡Mate10所拍攝的成像,花朵拍的花鮮亮麗,NOTE8顯得死氣沉沉。

另外簡報中也有例子可參考: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華為AI場景辨識廣告影片:


AI人像拍照:立體妝容美顏,智慧邊緣識別,邊緣過渡的更自然好看。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AI高倍數位變焦:產品經理說到在高倍數位變焦時,AI處理晶片會針對文字進行優化處理,還原模糊文字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AI智能引擎:
學習用戶習慣,提升60%以上系統反應時間及提升50%以上的操作流暢度及帶來更持久的流暢體驗。
根據測試使用18個月依然流暢,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被忽視的錄影功能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錄影的介面,可開啟美顏或者大光圈模式(兩種模式無法同時開啟)。 4K錄影及FHD 60fps不支援電子防手震,僅可使用OIS。

*DxOMark給予不錯的評價,得到了91分(比Note8或iphone X 還要高)!
它的演色性也非常好,在各種條件下都能呈現相當愉悅的色彩和準確的白平衡。雖然在鎢絲燈的照明下,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靜態圖像中的那種輕微的暖色調,但照片依然相當迷人;在戶外錄製的視頻中,天空也可以看到輕微的青色色偏。目標曝光一般而言還算準確,在高光拍攝條件下的曝光效果最佳,但拍攝高對比度場景時的動態範圍則相當有限。在室內照明條件下,視頻在極低光線下的曝光雖然稍嫌不足,但效果仍然相當不錯,而且噪點在低光視頻中也獲得了很好的控制,這是它的一大優點。在防抖方面,室內和戶外錄製的視頻都很好的降低了運動模糊,只有些許殘留的運動痕跡。
DxOMark分數參考

--------------------------------------------------



AI翻譯-溝通不設限


我個人本身的英語能力超爛,尤其當我碰到外國人問我路的時候,還要下載翻譯軟件或者網上搜索,簡直是尷尬到不行。
華為Mate 10系列自帶了一個微軟翻譯AI訂製版,支援多國語言,翻譯的內容正確率很高,而且翻譯速度很快,搭配麒麟970 NPU優化過的資料庫,讓翻譯速度比其他手機至少快三倍,支持對話翻譯、輸入翻譯、拍照翻譯、語音翻譯方式進行翻譯。 這個在國外旅行或工作時,非常實用,我的救星!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微軟翻譯有四大翻譯功能,右圖為輸入文字翻譯。
輸入文字翻譯體驗會示範影片: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拍照翻譯,根據畫面上的文字即時翻譯。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語音翻譯,根據講話的內容,即時進行翻譯。

語音翻譯體驗會示範影片: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對話翻譯

---------------------------------------------------------




性能與技術篇



麒麟970-華為首款搭載人工智慧手機晶片
麒麟970採用了TSMC 10nm工藝,集成了55億個電晶體,其中包含8核CPU、12核GPU、雙ISP,並創新地集成全新的神經網絡處理器單元(NPU)。其中CPU能效提升20%;率先商用Mali G72 12核GPU,與上一代相比,圖形處理性能提升了20%,能效提升了50%。

新的麒麟970的亮點不是更快的CPU或更強大的GPU,而是全新的神經網絡處理器單元(NPU),它為機器學習任務提供硬體上加速。這些任務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等。
華為也透過識別數百萬至數億的圖片,語音樣本和文字來訓練,所以現在能夠更快地識別新的圖片、語音和數據。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華為官方影片介紹:


全新的神經網絡處理器單元(NPU)-25倍性能提升、提升50倍能效
在麒麟970中單設了一個專門的AI處理單元,為CPU、GPU等架構減負,目的都是為提高應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搭載全新的AI處理單元這意味著,麒麟970可以用更高的能效比完成AI計算任務。
例如在圖像識別速度上,可達到約2000張/分鐘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三重防護,隱私安全高保障
華為選擇的方案是「NPU+端+雲」結合方案,從內到外給用戶隱私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護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領先業界的4.5G LTE技術
強悍的 4G LTE 規格,可支援 4 x 4 MIMO(就我所知,目前台灣之星及遠傳都支援)、5CA、以及 256QAM高階調製技術,能大幅提升下行網路的速度,三大技術相互整合,讓 Mate 10 系列成為全球首款下載可達LTE Cat.18等級(1.2Gbps)的手機。
產品經理表示,光是有支援256QAM高階調製技術跟沒支援的手機,同地點下測速,有支援256QAM的至少提升30%以上(沒記錯的話)!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若要開啟支持LTE Cat. 16/18等級,需至行動網路的高級設定裡開啟(電信商也要有支援才行)。

全球首款支援雙卡雙4G
兩張 SIM 卡均支援 4G LTE 網路及VoLTE 語音通話,讓主副卡皆可享受高速下載與高清語音通話體驗。
不論將來3G頻譜是否要回收,對Mate 10 系列用戶來說都不會有太大影響,看來雙4G雙卡雙待這件事情應該是明年旗艦機都有的標準配備了!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可至系統設定啟用雙卡雙4G

*雙卡4G網絡使用,需要根據運營商網絡和相關業務部署情況確定是否支持。後續手機軟件功能可能跟隨網絡匹配升級,請以手機實際版本支持功能為準。不支持兩張電信卡同時使用。

麒麟970華為官方影片介紹:


---------------------------------------------------------



續航和快充篇


華為Mate 10系列搭載了高達4000 mAh的大電池。對比目前的旗艦市場,iPhone 8 Plus電池容量2691mAh、iPhoneX電池容量2716mAh、三星Note8電池容量3300mAh,很少有能將電池容量做到4000mAh的,畢竟旗艦機型要兼顧外觀和厚度,並且更多的技術硬體集成意味著有限的內部空間很難容納下更大容量的電池。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4000 mAh大電池 + 低功耗麒麟970 + 智慧節能技術 =強勁續航體驗。

華為Mate 10系列支持SuperCharge快充技術,支持4.5V/5A低壓快充,最高功率可達22.5W
SuperCharge快充技術比iPhone 8 plus 標準充電快了300%、比iPhone 8 plus 快速充電快了50%、比無線充電快四倍。
SuperCharge快充可讓華為Mate 10系列30分鐘充電58%,足夠使用一天了。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數據來自華為實驗室,具體時間視使用環境而定。

華為Mate 10系列續航力可達兩天


快充安全一直是業界關注度很高的問題,為了保證快充的安全性,華為的SuperCharge獲得了德國TüV萊茵權威認證,安全測試範圍涵蓋整個充電環節的每個部分,而TüV萊茵是一家擁有145年歷史的德國企業,其擁有豐富的電源產品安規和性能檢測經驗。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上圖:華為Mate 10通過了TüV萊茵在諸如高溫、低溫等極端環境下的測試,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HUAWEI Mate 10 | TÜV安全認證華為的SuperCharge技術


---------------------------------------------------------



如何購買,推銷篇


目前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已經開賣,若看完我的心得文,內心蠢蠢欲動的人可到各大網路購物平台購買喔!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或到華為官方網站查詢實體銷售據點
http://consumer.huawei.com/tw/store-finder/
購買後於 11/28 至 2018 年 1/14期間到 HUAWEI 官方網站登錄,即可獲得首購登錄禮,包含「華為時尚休閒款雙肩包-灰色」(市價 1,680 元)以及「華為運動款保溫不倒杯-黑色」(市價 880 元)

另外從 11/24 起,華為也將在全台規模最大耶誕盛會「2017 新北市歡樂耶誕城」搶先實機展示 Mate 10 系列,2018/1/1 前,前往「華為 AI 手機體驗屋」參觀的消費者,參加現場活動即可獲得精美限量好禮,並有機會抽中 Mate 10 系列手機。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12月份在三創生活園區一樓則有大型體驗活動(12 月 4 日起至 28 日止)
"華為 AI 智慧新世代"全系列主題體驗區,包括 Mate 10 系列、nova 2i 網美姬、Matebook 筆電、平板與智慧穿戴等產品,現場體驗可獲得精美好禮,週末還有專業攝影講座。
深度體驗(含系統UI介紹)Huawei Mate 10 & Mate 10 Pro 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



結語


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次的體驗會,老實說在還沒有參加體驗會之前,我就有做功課(列出要體驗的清單),我認為Mate 10系列才是體驗會的主角,所以我把大部分精神都聚焦在Mate 10系列手機,希望能在體驗會的有限時間裡將各個功能使用過並截圖,這樣事後撰寫心得文時,才能將Mate10更完整的介紹出來。
當然,若時間夠長,我想這一篇心得文會在更加完整。


"Mate 10 Pro擁有全方位的技術與質感,如同我的標題:匠心獨運、智與美的完美之作。"



「HUAWEI Mate10 & Mate10 Pro AI手機體驗會心得分享」



2017-12-09 19:57 發佈
看到華為手機精進的速度如此快速 身為台灣人的我看的是冷汗直流阿

X47B wrote:
看到華為手機精進的...(恕刪)


是呀! 華為一直在創新與研發!
期待AI還有更多的應用出來
最近實在繁忙

之後會再找時間做拍照評測

對手是NOTE8及U11 PLUS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