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XSOUL wrote:看完以後怎麼覺得自...(恕刪) 這次的Super Low Light Mode進階版的夜間拍攝這次主打的是四秒手持長曝,然而夜間拍攝一直以來都不是以往觀念上的一般長曝。以往的夜間拍攝模式是可以抑制亮部,讓暗部維持,進而得到整張接近人眼所見的樣張,讓特定畫面比起Pro模式未處理來得更優質。Pro手動模式則是還要再進一步後製才能將亮部抑制,也是要有一定的了解Lr或Ps我想才辦得到吧?現階段地Super Low Night Mode則看似是夜間拍攝的進階版,提升了不少演算的處理速度,能夠透過EIS(Electric Image stabilization)鎖定畫面,讓「一定穩定手持」下能演算出沒有晃動的照片。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這次只有長焦鏡頭有?那為什麼還能實踐四秒長曝的畫面?就是靠圖像演算,或許這部分是有一定理工背景的人才會一點就通吧?那麼,問題來了,這樓主在超級低光源下用的拍攝手法是不是有待商榷呢?夜間拍攝以往在華為手機上就是讓成像接近人眼所見,剛上面第二段也提了,夜間拍攝是會抑制亮部讓暗部維持不變,這真的跟Pro模式在相近的秒數下會有極大的差異。Pro模式也就是以往的認知上即是能將整個畫面亮度提升,進而讓暗部也跟著提升不少。都有以上的認知了,兩者之間一定有著很大的不同,尤其秒數越高,手動模式一定比夜間拍攝模式來得「整張」更亮。簡單來說,「模式不是萬能,特定場景去適當的使用會更好。」就像拿華為的星軌長曝去拍街景,一定整張過曝,因為星軌模式是不能操作ISO,只能適當的時機下結束快門,他是把整片星空「整體拍亮」了再去「疊圖合成」。真的很可惜,有些人知道這些特殊的模式,但用錯了地方。希望樓主能適當的使用Pro模式去捕捉更精采的照片,雖然可能樓主認為不用到那麼專業,畢竟是手機吧?但我想,至少我是很清楚我會怎麼去拍一樣的景。以下左圖是Mate10Pro的夜間拍攝最長的長曝32秒,右圖是手動模式最長的30秒。如同我上面所說,夜間拍攝是會有「一定的抑制」但在特定場景會沒辦法。而在全黑的狀況下,當然是用Pro模式去拍啊!不是華為的發表會過於神話,是我們也要是當的選擇對的模式。
buddha0714 wrote:華為吹牛也不是一次...(恕刪) 同天發表的Mate RS正面是2K螢幕,還沒有瀏海跟太多的下巴,這倒是不錯您可以參考看看,雖然價格會…osarain wrote:可惜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恕刪) 對,我的用意只是告訴大家說,適當的選擇模式很重要,希望樓主也能補幾張Pro模式特定參數的樣張,我相信會有更好的結果,而非只是他口頭上說說噪點多加上S9長曝只有10秒所以沒拿Pro模式的圖出來。
Nanako0625 wrote:下午P20發表會結...(恕刪) 我覺得您的文章很棒,但有些地方用錯模式,導致樣張很糟,希望您能瞭解我的用意,也希望您能改進,首先請參考我這樓的說詞。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9&t=5421181&p=4#67918932是這樣的,華為的夜間拍攝模式並不是萬能,官方發表會聲稱的低光源照也都是Pro模式而非只靠夜間拍攝模式而來的,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東西,自從以往即是如此。夜間拍攝模式在以往華為手機的操作中,是比較傾向於將成像處理成近似人眼所見的,會是有「一定的抑制亮度」真的不適合在完全沒有光源的環境下使用。在您的樣張中或許真的是如您所述會有現場沒有的紫光出現,與我剛所謂的「接近人眼所見」有些出入,這我不否定夜間拍攝有他的極限。就好比你拍街景會拿星軌去拍嗎?相信有用過華為手機長曝的人都知道,特定模式只能在特定的場景使用。可不可以請注意下?夜間拍攝模式本身是較適合用在街拍,比較適合有燈及一定亮度的場景,絕非是您這次所採納這麼緊繃的低光源場景!真要將低光源場景拍攝清楚,無非就是要用Pro專業手動模式,畢竟您參考的低光源場景並沒有所謂的光源,例如燈之類的,基本上是要開啟Pro模式讓整體亮度都起來才對吧?就像您操作S9一樣,S9則是有額外降噪所以才會糊,但亮度有到。至於都已經將不同秒數的樣張丟上,為什麼不丟Pro模式也不同參數但能拍得好的樣張拿出來?我不想說您是不是故意留下那串文字後就沒有P20Pro的Pro模式樣張了,還是希望您能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