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凱 wrote:
哈哈又有人想要模糊...(恕刪)
這影片我也有看耶,他是非常客觀又懂得化繁為簡去解釋的youtuber,
撇開P月門事件,
目前“似乎”還有「感光度虛報」以及
「藉Gcam(低感光多張合成)讓消費者以為是歸功超高感光」
比如,手機光圈固定下,剩下變因只有快門時間與感光度兩種。
1.
在超~高感光度下,快門時間居然沒那麼短,奇怪。
2.
在超~高感光度下,噪點應該明顯的嚇人,可是居然純淨到不行,
這已經打破相機誕生以來的法則,結果發現其照片純淨度是低ISO拍多張合成撐來的,
也就是表面是高感光度,實際上用Google Camera核心技術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