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G開臺,真正普及是什麼時候?
2014年4G開臺,普及是什麼時候?
2017年2G關臺,NCC統計尚有11.49萬人尚未移轉。
2018年中4G的499元吃到飽之亂,中華、遠傳、台哥大總共約新增200萬用戶。
2018年底3G關臺。
2020年2月,4G用戶逾2952萬戶。
2020年5G開臺,請問普及要到什麼時候?
2021年6月30日,NCC公布5G用戶約276萬戶,普及率11.8%(我5G開台首年用戶數大輸4G,工商時報20210701)
以大眾換手機頻率2至5年來看,今明兩年買4G手機,沒什麼問題。
zmalqp147258 wrote:
算了吧,華為還是專心養豬去吧。
為何後面的手機都強調5G,因為網路傳輸的速度永遠不嫌慢,就好比用戶覺的夠用,但你手機裡的APP可不這麼認為,隨著內建的軟體越來越龐大,數據的交換量與封包也越來越大,對頻寬的要求不可同日而語,就好比你現在還有在看480P的網路影片嗎,連新聞頻到都1080P,更多的播主都早已做4K影片了,反應在傳輸所需的速度需求更大了。
任何軟硬體都會隨著進步,數據也會越來越龐大,就連你手機現在拍照的圖檔、影片容量大小也超過以前的手機,其他的遊戲、社區軟體對頻寬的要求更不用說了。
所以說4G足夠的人也成立,但你要保證你手上的硬體、APP與傳輸內容永遠不會升級。
magi378 wrote:
若以臺灣為例:2005(恕刪)
沒錯, 跟當年3G升4G類似吧.
接下來這2~3年, 手機處於4G或5G訊號的感知並不會很明顯. 除非整天跑下載測試自嗨~
加油~ 叛亂成功就變國父了!
(此果還是自身埋下伊朗禁運的因),結果又有一批人開始說5G無用論,我都買4G,根本沒差甚麼的論調
現階段就算去年旗艦的865也幾乎都有5G,就算台灣5G多不普及好了
現在好歹普及率也有11.8%,尤其都市基本上多少還是有5G
的確啦,100M>300M也許無感,但15~20M>80~100M應該是很有感
此外是遲早4G高CP約或遇到5G大殺價也有可能還是會往上換
(或電信商就開大絕跟當初停3G約一樣)
那先買5G旗艦用個3~5年有望未來升級不是很合理?
至少你買了,以後要換5G約也不會覺得說一邊研究新合約
一邊思考要換機不然沒享受到5G速度等等
而且不是很懂到底有啥好替華為用4G在那邊擦脂抹粉= =?
尤其都買得起華為旗艦的人,會沒預算上不5G約嗎?
簡單分析一下
1.就算能京東直購,但跟台灣上市機種相比沒保固
2.GMS在海外使用很麻煩,通常提到GMS就會有人插嘴說什麼裝OOXX就好了
多快多容易,好像按個APK就完事,但實際上一開始的偷吃步,就有被google ban過
中間又有一些新破解的方式,但肯定也有人弄來弄去嫌麻煩
3.麒麟晶片也沒什麼,就算是蘋果晶片也沒什麼,如果是真正的一般消費者
在意的是APP開啟速度、運行會不會lag、遊戲會不會卡,多開好幾個APP會不會凍住等等
4.攝影系統我認為還不如p40pp或mate40pp
5.價格也沒有因為閹成4G比較便宜
簡單來說就算你是華為粉,在怎樣說也早該入手p40pp或m40pp了吧
不但有5G,晶片效能也還OK,反正全系列都被封印,那怎麼會想選p50p
除非是用到最近的華為死忠粉,突然手機快壞了想換,結果市面上都沒現貨
(其實拚多多/淘寶加點黃牛價大概還有就是),那p50p才是下下策
1、「沒GMS用啥,不然上次華為首發平板送超多贈品早就搶爆了」:上次銷路好不好,我不知道,只知道贈品內容變換了好幾次;我本來要買的,但在知道SoC和RAM不怎麼強悍就打消念頭了。
2、「沒GMS死路一條」:沒被GMS綁架的(iOS用戶或其他Android 中度及輕度使用者),就不會覺得GMS有什麼限制。以我為例,各種手機(feature phone、Symbian、Ubuntu、iOS、Windows、Android)都能當主力機,因為公司和家裡都有電腦,家裡還有能打遊戲的舊手機,所以GMS不是限制我的理由。
我是平常可見的上班族,相信有很多上班族也跟我一樣,同時有2支手機和1部電腦,平時上班忙得不行,下班後就把主力機放桌上和手提包裡,然後開開心心用沒有SIM card的舊手機打遊戲,用大螢幕的電腦上網或看影片。
主力機?能打電話、發簡訊、發LINE和email就好。
hoko wrote:
沒GMS用啥
不然上次華為首發平板送超多贈品早就搶爆了
沒GMS死路一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