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reliang worte:
華為為什麽做不出像Samsung pay一樣的付費功能
其實 Huawei Pay(華為錢包) 與 華為雲端服務 一樣,
台灣法規 & NCC 不允許開放,
台灣用戶只能向隅。
chachaping worte:
Samsung Pay, Apple Pay 根本很難找到立足之地.
其實就我自己去中國大陸的經驗,
Samsung Pay、Apple Pay 依然極其罕見,能用的地方沒多少。
畢竟 支付寶、微信錢包 太過方便,
且中國大陸 NFC 之前不流行(近期有開始逐漸推廣),
所以很多攤商或地方無法接受 NFC 這種需要感應的方式。
mooreliang worte:
你們說的支付方式我都知道
但是選擇在歐洲舉行首發的手機廠商沒有支援歐洲的支付那就漏氣了
可能大多數人沒差,但是我就是不能用你們說的支付方式
用過Samsung pay之後馬上體會到到方便性的感想
行動支付由於牽扯到金流,
所以不論哪裡都會有相關法規控管,
就像日本的西瓜卡,也是走自己的規格,
比較知名的像是 Google Pay、Samsung Pay 在日本也幾乎沒地方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