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2.55" 12MP PDAF感光元件成為旗艦機主流之後
加上Google、HTC、Apple先後都搭載HDR強化技術(HDR+、HDR Boost、智慧型HDR)
這些手機的拍照都有一定水準,不管畫質、對焦速度、實用性都跟舊機種拉開差距
如果還沒換手機的話建議先升級一下,確實這是最常帶的設備
但不要抱持太高期待,上傳FB縮圖是不錯,但PC上一看差距還是很明顯
至於華為的P20 Pro、P30 Pro都是光學變焦強化機種
所以1/1.7感光元件用上40MP過高畫素,不是提升畫質,而是方便跟望遠鏡頭搭配變焦
如果不打算攜帶光學變焦相機就很實用,不然的話RX100M5A、RX100M6就能勝過
而GRIII這是定焦APS-C隨身機,完全跟上面光學變焦機是兩回事
就需求性來說是互補,無法單純擇一,如果已經有APS-C以上單眼,那可以先跳過
畢竟真的帶過雙相機+手機,還要額外的電池、充電器之類,再輕巧也是麻煩
所以我到最後乾脆手機+RX100M6就好,再多都懶得帶出門

[遊記] 帶著 24mm F14 GM 日本自由行
有優秀光學、感光元件、
影像處理器等等。
但新世代的「影像運算」,
傳統大廠幾乎沒看到動作,
這其實是很令人不解的事情。
人們在手機上,
可以越來越輕鬆拍出喜愛的照片,
或是可以輕鬆應付各種環境光源,
這就是影像演算的進步,
反過來說,傳統相機廠,
一台專業或半專業的相機,
反而很難輕易的拍出滿意的照片,
甚至還要靠電腦後期編修,
才能妥善處理一些高反差等問題。
如果傳統廠商繼續在這塊牛步,
我想只會市場繼續被侵蝕。
我們可以理解,
手機的演算程式的進步,
是因為手機的相機先天不足,
但如果傳統相機廠,
也能在演算方面進步,
憑著先天優秀的光學與硬體,
我想是如虎添翼的。
手機在多鏡頭同時拍攝的演算,
也是傳統相機廠完全沒想過的事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