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

疯哥 wrote:
要求透明是不现实的,...(恕刪)


你是聽不懂嗎?

白名單不是AI,兩者天差地遠

白名單是只對名單上的程式做配置,手機AI是收集日常使用資訊判斷那些程式需要多少性能,而且對所有程式是一概公平判斷的

當不公開的白名單出現,而且只在跑分軟體上實現時,它當然是作弊

另外移動產品之所以溫控誰都知道原因,不這樣控制,就算電池夠大,你又能拿一個soc持續功率8~10W的燙手手機多久?

不要拿華為的公關說詞當擋劍牌

3Dmark持續監控與舉發過很多這種廠商並要求改善,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eclair_lave wrote:
請正面回答到底事情...(恕刪)


說的那麼義憤填膺.到底是買了幾支華為的手機............真那麼不爽不會去華為那裡抗議啊.在這裡罵有屁用?
我買了2支榮耀 NOTE 10和1支P20 PRO 但我一點也不會感到生氣.
說到底不過就是gpu turbo技術.

NOTE 10有實體鍵.每次我玩遊戲都會開.玩遊戲順到不行.選角色都第一個選.你忌妒嗎?????????
-----------------------------------------------------
華為認為這是先進的ai 技術而不是作弊

其實在評測站anandtech 的文章發布之後,華為就向一些外媒進行了英文回應,大概意思是如下:

- 華為始終優先考慮用戶體驗,而不是追求較高的跑分——因為智能手機跑分與用戶體驗之間沒有直接聯繫。華為智能手機採用了ai 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優化了cpu、gpu、npu 等硬件的性能。

- 當啟動拍照應用程序或玩圖形密集型遊戲時,華為智能軟件通過充分利用硬件的功能,同時管理設備的溫度和功率效率,創造平穩穩定的用戶體驗。對於像瀏覽網頁那樣不那麼耗電的應用程序,只會分配必要的資源來提供所需的性能。在正常的跑分測試場景中,一旦華為軟件識別了跑分測試應用程序,就會智能地開啟'性能模式',並提供最佳性能。

- 華為正計劃向用戶提供“性能模式”,以便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設備的最大性能。

- 作為行業領導者,華為願意與合作夥伴合作,尋找能夠準確評估用戶體驗的最佳基準標準。

可以看出,華為在聲明中依然堅持為作弊的做法進行辯護,例如聲稱“華為採用的是先進的ai 技術”,“華為正計劃向用戶提供性能模式,以便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設備的最大性能”,“華為作為行業領導者願意與合作夥伴合作,尋找能夠準確評估用戶體驗的最佳基準測試標準”等等。

概括來說,華為似乎不認為自家軟件欺詐跑分工具的舉動是作弊的行為,而將極限性能模式其定義為“先進ai 技術”的結果,並表示向用戶開放這種技術。但華為沒有解釋為何“性能模式”暫時只針對跑分工具開啟,以及為何手機在跑分時會出現誇張的6w - 8w 的高功率。另外,華為還希望自家“先進技術”能改革行業跑分標準。

華為言下之意似乎就是,諸如3dmark 這類跑分工具之前的標準都相對落伍了,已經趕不上華為先進ai 調度技術的演進了。

同時,在9 月7 日華為與3dmark 母公司ul 的聯合聲明中,雖然雙方通過實踐進行了全面討論,並就“下一步合作”達成了共識,但更多所強調的觀點與上述差不多,大概的內容如下幾點:

- 華為解釋了自家智能手機使用了ai 人工智能資源調度機制。華為稱,由於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資源需求,最新的華為手機利用ai 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優化資源配置,使硬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性能,同時滿足所有場景的用戶需求。

- ul 理解華為的做法,但反對在設備檢測到跑分測試應用程序時,默認情況下強制使用“性能模式”,因為ul 規則要求設備能夠像運行其他應用程序一樣運行跑分測試。(意思就是雖然你有法拉利的性能但是在高速公路你只能開Toyota模式)

- 華為尊重消費者選擇如何使用其設備的權利。因此,華為計劃將在emui 9.0 中向用戶開放“性能模式”,讓用戶可以選擇何時使用設備的最大性能。

- 華為和ul 也討論了目前通用的基準測試方法。ul 和華為希望共同參與和發起一場行業運動,制定最能滿足製造商、媒體和消費者需求的跑分測試標準。

- 為了避免混淆目前的跑分測試結果,經過討論後,ul 和華為暫時將一系列華為設備的跑分測試分數退市,並將在華為開放用戶自主選擇“性能模式”後,才恢復到跑分排行榜中。
lin6015 wrote:
說的那麼義憤填膺.到...(恕刪)


不是"ul跟華為暫時"

是"ul要求"

講得好像是華為主動的一樣?

這也不是有沒有買的問題
而是3Dmark本來就是一個性能評估工具,會影響到任何使用這個軟體評估,或以以其測試成績考慮購買與否的偏向

所有消費者都需要它確實維持其公平性

另外別的soc廠商也是有的在同樣測試條件下跑出跑車性能

可沒像是970這幾支沒加點料就直接分數近乎腰斬了
中國機玩一些中國熱門遊戲流暢度大多還不錯
應該都有優化過。
自從835之後,我覺得目前安卓陣營旗艦機效能首選還是高通

說起來華為還比三星好.....
也許實際上獵戶座是比麒麟強,但是我感覺在部分遊戲是華為比較流暢
三星遊戲方面是比爛的

eclair_lave wrote:
你是聽不懂嗎?白名單...(恕刪)


貌似你对白名单很反感啊,白名单有什么不好?能靠名称识别的还用得着使用AI吗?如果日后加入高性能切换开关你想使用某个跑分软件然后手动打开了高性能开关不也是人脑白名单吗?有自动档的车不开非要开手动挡是何道理?
eclair_lave wrote:
不是"ul跟華為暫時...(恕刪)


UL没有那么强大,还不至于能够要挟华为,如果双方真的对抗华为可以把3DMARK加入黑名单让其根本无法运行,按如今华为的影响力对UL也是重大打击。但看起来双方都是生意人,并不想结怨,而是想双赢。说起来UL的测试方法也有问题,UL所要求的一般使用模式并没有准确定义,一台主要用来发短信的手机和一台主要用来玩游戏的手机的一般使用模式大相径庭,因为现在的CPU都是变频的,各家的省电和温控策略不一样,最新产品甚至能学习并记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一般模式。所以下一步我仿佛看到了3DMARK和华为联手让分数共攀高峰,
疯哥 wrote:
貌似你对白名单很反感...(恕刪)


隱藏白名單之所以被限制,在於你"根本不知道這個設置對誰(程式)有用"

老話一句,到底有誰知道這個白名單的程式清單有哪些???

開放手動開關表示你有權限去使用到這個配置

未開放時,沒人知道這個配置誰會受惠

你們一直都在逃避這個疑問沒人敢正面回答

如果它只有寫到針對跑分軟體,其他一般應用軟體都不在其內時

表示你根本無法享受到這個性能

自動負載升降檔其實也不算啥AI,硬體就已經給了這個機能,只是看軟體怎麼寫運作邏輯而已

白名單就只是逃避一般設置,選擇性開放給廠商想給的特定程式的用途而已
eclair_lave wrote:
隱藏白名單之所以被限制,在於你"根本不知道這個設置對誰(程式)有用"老話一句,到底有誰知道這個白名單的程式清單有哪些???開放手動開關表示你有權限去使用到這個配置未開放時,沒人知道這個配置誰會受惠你們一直都在逃避這個疑問沒人敢正面回答如果它只有寫到針對跑分軟體,其他一般應用軟體都不在其內時表示你根本無法享受到這個性能自動負載升降檔其實也不算啥AI,硬體就已經給了這個機能,只是看軟體怎麼寫運作邏輯而已白名單就只是逃避一般設置,選擇性開放給廠商想給的特定程式的用途而已


你觉得3DMARK有资格限制吗?PC上一堆动态超频的也没见3DMARK有意见,怎么到手机上就突然公正公开了呢?白名单不是问题,AI也不是问题,那只是实现针对使用场景进行性能调整的方式,人家有必要让你知道技术细节吗?作为消费者只需要把设备当成一个黑盒,你只需要感受到这个手机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如果真像3DMAR和你所期待的始终处于一般模式那就是最笨的手机。

这个性能模式并不是只在跑分时开启,已知的是在拍照时也会开启,这种能在短时间内暴冲的模式能大大改善系统响应速度,实为一大进步。

还有你的态度,言语间这个也不算啥那个也只是XX,看来你对华为的技术非常不屑啊,你不买就行了,反正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会去研究什么白名单和跑分之类的,只会感觉到这个手机好用,那就足够了。
疯哥 wrote:
你觉得3DMARK有...(恕刪)


白名單不叫技術好嗎?

十數年來各種廠商被轟爆的手段之一就是白名單

動態超頻也是以負載為依據,也就是全面性的以實際需求作動,而非程式名單

更重要的是一開始廠商就告訴你有這功能,又如何操作或開啟選擇

別拿不同概念混為一談

你應該去問問做這碼事(白名單)的老前輩,也就是當年被抓包後迫於輿論壓力最後改善的NV去,看他們現在還敢不敢說這是允許的
aa0930360 wrote:
從小妳媽媽應該有教過...(恕刪)



這就像在跑步比賽期間使用類固醇,不僅是作弊,還會傷害自己的身體。 我問了我的媽媽,媽媽說跑步比賽使用類固醇是作弊

這個跑分行為, 是會對電池、處理器等造成損害, 所以你認為這是正常的日常使用??? 那麼這款手機購買後的使用壽命有多長?

他們自己的總工程師也承認沒有誠實地公開智能手機性能分數, 他們都自己承認他們不誠實,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要為他們辯護?


美國測試電子儀器基準和性能的專業媒體Anand Tech於當地時間9月4日透露,華為智能手機的性能測定存在作弊問題。Anand Tech通過測試發現,華為最新智能手機產品在測試手機性能的基準測試程序中,配備了感知機能,當運行基準測試程序時,會自動識別,放鬆功耗控制,比平時供應更多的電力,以提高基準測試的分數。

Anand Tech的測試結果顯示,作弊後顯示的智能手機性能要比實際性能最多高出47%。據悉,這不僅存在欺騙行為,同時還會對電池、處理器等造成損害。

據Anand Tech報導,上週在德國柏林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展會(IFA)上,Anand Tech曾要求華為對智能手機性能造假一事進行解釋。

華為消費者業務集團軟件總工程師王成錄回應說,雖然想向消費者誠實地公開智能手機性能分數,但是由於中國其它企業給出了不現實的分數,自己也正面臨困難。


中國其它企業給出了不現實的分數????? 小米, Oppo, Vivo??? 這在中國手機中很常見嗎?? 有未爆彈???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