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登頂的算法,是不是太水了?

去日本,爬一座富士山
富士山就是紮紮實實的富士山,不會有什麼水分

但是在台灣,光是一座中央山脈,可以被水成登頂好幾十次
光是南湖系列,就可以被水七次登頂
(哪七次?審馬陣山 南湖北山 南湖東峰 南湖大山 南湖南峰 巴巴山 馬比杉山)

其實他們就只是中央山脈中七個不同的凸點
然後圍繞在南湖圈谷
但其實就是爬一次到圈谷,然後爬七座山
真的是一魚多吃

而且中央山脈其實真正的山頂,公認的是秀姑巒山
所以爬到秀姑巒山就是真正的登頂了吧
其他的哪來這麼多山
你不管爬到哪,其實都是中央山脈

個人覺得其實台灣只有兩座山: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
雪山 玉山 阿里山其實都是可以併入中央山脈的
2025-07-12 11:33 發佈
一個小路人 wrote:
而且中央山脈其實真正的山頂,公認的是秀姑巒山
所以爬到秀姑巒山就是真正的登頂了吧

所以,爬秀姑巒山,就是把中央山脈爬完了。
不昧因果
水?
喝水?
爬山當然要喝水
看你自己怎麼界定😂
按這羅輯....爬喜馬拉雅山系,除了埃峰外,
其它都不算是山頂......

其實這個要從英文來看就簡單知了....
山峰(Peak),登頂的多是指這個,山脈(Mountain Range),
可以包含很多獨立 Peak,有多個獨立峰頂也是正常,
分別登上 PEAK登頂說法,應該沒太大問題吧?!!!

而且,臺灣百岳頂也不是隨便定的啊(雖然部份連峰是誇大些),
但大部份都依展望視野區分,也因為這樣,有的山脈最高峰頂的三角點,
也不是一等,很多也才二等。

話說,富士山......頂多是沈睡的火山,連山(脈)都不是啊~
台灣是幾個山脈構成的,當然是峰峰相連到天邊
你的問題前人早就想過了,
所以就會有"一等三角點" 這個分級

-幾十年前爬山的人留
果然是路人的看法!
台灣人哪有在說登幾次山的!
都是說這個行程有多少顆百岳。
一個爬山行程有多顆山頭,沒毛病啊!
真要用這種算法的話,那日本跟台灣百岳一樣的「百名山」,其中14座,都在飛驒山脈上面。

其中的鷲羽岳、槍岳、奧穗高岳、燒岳,乘鞍岳,也只是主陵線上的5個凸點,不是一樣很水?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