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期間常見在地首長拜年布條。沿阿里山公路上山,清晨的霧氣中展開大凍山健行一日遊。

阿霞肉粽位在中埔往阿里山公路上,傳統南部粽口味,曾榮獲地方模範母親,用心堅持的滋味,成為在地知名的人氣早餐。


大清早雲霧壟罩阿里山公路,往山上望去只見濃霧。隨海拔漸高,陽光耀眼,很難連結剛才山下陰霾的天氣。


穿過夢幻般的雲層,窗外壯麗雲海現身,阿里山區多變的天候,吸引無數遊客往山上跑。

隙頂地名源自隙頂山與二延平山高聳對峙,先民取山道間隙入山,取名「隙頂」。

觀景臺四週粉紅佳人綻放,交織山景與雲海,另河津櫻、山櫻花、富士櫻、霧社櫻都盛開,形成極佳的取景角度。



石卓一帶得天獨厚的露營場,晨陽照耀山頭,帶來無限溫暖與光明。

石卓山又稱石草山、石桌山,海拔1385公尺,沿途盡是茶園風光,展望視野佳。

樂野分駐所通往阿里山、奮起湖、達邦村、樂野村、光華村的交通要衝。

大凍山南登山口在頂湖社區。頂湖舊稱上湖底,海拔約1680公尺,相傳遠古時期為海洋、湖泊,經造山運動形成高山平台,早期山羌(DaDaTsu)聚集覓食而得名。

大凍山有多林登山口(北登山口),與頂湖登山口(南登山口),有多條路線串連樹石盟、七星石、石獅象、觀音石、鐵達尼石等景點,山友依體力與時間來選擇路線,標示清楚,均有座椅可供休憩。

頂湖社區停車場連遊覽車都能停,是團體登山最佳的起登路線。出發前整理裝備與行動糧,後出發 !

頂湖大凍山為國家級步道,適合全家同遊,假日山友或遊客都絡繹不絕…

第一個景點頂湖觀音石。據說順著竹林步道繞觀音石一圈求平安,再一圈心想事成,很靈…


觀音石旁山櫻花已盛開。山櫻花又稱緋寒櫻,藍天對映豔紅色櫻花,非常美麗。


走到茶園旁超大雨棚,正好熱身完畢,脫外套或中層,開始登山健行路線。

雨棚能俯瞰頂湖茶園風光。

略往上走到觀景平台欣賞茶園,與村落風光。

平時喝的阿里山茶就種在這裡…

頂湖大凍山步道有多條路線,建議沿紅線左進。左進約150公尺為有350年歷史的牛樟巨木。

左右兩條步道都能完成O型路線,卻有不同風景。若左走平坦路面,較費力的上坡…

左進一路緩升,茂密的柳杉林徑超美,很有溪頭林間的景觀。

早晨步道水氣重,舒適涼爽,林下發現美麗植物。

有蜜蜂光顧的曲莖馬藍為台灣特有種。莖呈之字型彎曲是取名曲莖馬藍的由來。

蛇根草。

阿里山原是檜木的家鄉,才能孕育出近30萬顆檜木。

台灣檜木分成扁柏與紅檜。紅檜稱薄皮仔,有鮮紅樹身為特徵。

觀景平台旁有棵牛樟巨木。

牛樟巨木平台確保遊客與巨木的距離,有350年樹齡的牛樟樹非常少見。

抬頭觀望牛樟樹頂搭配藍天。步道全程綠蔭遮蔭滿是芬多精,四季都很適合到此一遊。

走不到500公尺,已被聳立杉林包圍。路標很明確,再走600公尺抵達大凍山步道入口。

行經一片孟宗竹林,往上走的緩上坡,走著走著不覺得寒意上身。

林間偶有展望。出門登山健走,就想看與城市不一樣的風景。

大凍山步道常見從多林車站的北登山口出發(約5公里),走幾個著名景點明月窟、流星崖、十八羅漢洞,最後到大凍山觀景亭。


導覽圖旁也是起點,目標是觀景台,沿路標直走。

大凍山有豐富的植物生態,還有多處的地質景觀可參觀,路線都會經過七星石(石獅象)。


七星石由數十個巨大珊瑚礁石散列而成石陣。


石獅象形狀奇特,看似大象飲泉,右觀是獅子張嘴,岩石滿佈青苔,表面有海水侵蝕而成的坑洞,證明臺灣是造山運動與板塊擠壓從海底浮上來的。


解說週邊能找到小貝殼化石?像大象又像獅子?需要發揮想像力…

看完七星石再出發,走有陡峭石板階。

石階步道緩上坡。今天要走原路折返的路線,慢走整片柳杉林,讓人驚喜。

步道有鳥類介紹,林中傳來是冠羽畫眉的動人聲音。

小彎嘴又名臺灣棕頸鉤嘴鶥、為臺灣特有的畫眉科彎嘴鶥屬鳥類。棲息地包括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低地林。

海拔漸高,植物也變的更多元。

山棕分布於1000公尺以下低海拔地區,尤愛潮濕的溪谷或山麓,是台灣的特有種。

林木下方有樹洞都加上濾網,防止野生動物寄生危害樹木生態。

涼亭旁人造柳杉林,全年平均氣溫約20度、天然闊葉林及竹林,漫步其中盡情享受森林浴。

休憩涼亭有公廁可供山友使用,山上水源珍貴請大家珍惜使用 !


涼亭展望良好。

稍作休息後,再往觀景台方向續行,只剩600多公尺了。


全程爬升高度約300公尺,擦肩而過都是資深長輩,只要不趕路,慢慢走,人人都能走上觀景台。


觀景平臺最後一段路為樟櫟群聚林相,常見大葉楠、紅楠、烏心石等,還有殼斗科植物堅硬的果實,為山區野生動物食物來源。


沿途都有樹蔭,有時陽光灑落樹林間,舒適自在 !

接近觀景台,看見阿里山脈的連綿山峰。

從這個步道能通往多林登山口,約2500公尺,走約一個半小時能上觀景台。


經過一幢小木屋,好奇它用途?走近一看發現是水塔。


走最後一段石階梯,能聽見陣陣山友的談話聲…

山頂觀景平台到了。

山頂休憩區,人人都先拍群峰照。

年後艷陽高照的好天氣,眺望對面塔山群峰。還能眺望玉山群峰與草嶺的嘉南雲峰與石壁山。

對面是阿里山花季時要去試登的小百岳之首大塔山。

大凍山海拔1976公尺為小百岳之一。

昔日山頂有一木牌標誌,被颱風吹到觀景台下,還好已補上。


大凍山西鄰奮起湖村落,俯看阿里山公路,連接達邦、樂野等原民部落。

草嶺方向望去盡是無際雲海。草嶺大崩塌清晰可見,上山就喜歡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山景。

山頂超大的觀景平台,下方找不到基石,非常可惜。

從觀景台旁小徑走下去,能完成O型路線。

山頂有警用無線電基地台。

觀景亭人聲鼎沸的山友,可見大凍山受歡迎的程度!

山友們拿出補給,看到碳烤烏魚子出現,美食再為美景再加分。

烏魚子外表酥香,內軟綿密,吃來口齒留香,若搭白蘿蔔片或蒜苗一起吃,呈現烏魚子最佳風味。

看到山友的碳烤烏魚子,默默把午餐三明治加煎粿收起來。

看到寬廣連綿的山巒,與碧藍的晴空,讓人心滿意足踏上回程。

重返登程唯一公廁與涼亭。

略事休息,回程都是下坡,收起登山杖,慢慢走就行。

回程都是下坡,非常好走,不知不覺腳步加快,直抵停車場。

走返七星石,努力想看出萬獸之王「獅子」的樣貌?發現很難…

太陽出來後,終年潮濕的環境,才能孕育出肥美的菌菇。

筆筒樹約3億6000萬年前已存在,被稱「活化石」,最高可達15公尺高,葉柄如蛇形,樹幹可見排列整齊的橢圓形葉痕。

包粽子的月桃葉。

陽光、水氣充足,這是看過最大的咬人貓。

順手拍了一棵不懂的植物?有人知道嗎?


最後一段下坡,已聽到停車場的人聲。

離開前再看一眼觀音石,跟「七星石」一樣,只能靠想像力吧…

離開前光顧蔬果攤商,上山來,總要帶點戰利品回家…


再看一眼大凍山,下次再來試試台南最高峰的關仔嶺「大棟山」。

回程重返隙頂,雲海中不見櫻花,來品嚐愛玉與烤肉再下山。

登山或健行後聞到誘人的香腸與烤肉,另有竹筒飯。

烤香腸配酸甜的百香愛玉,茶園旁休息,再出發!

大凍山國家森林步道,路況良好,林相優美,幾乎都在林蔭下走,無日曬。山友到阿里山遊玩時,可順道走走。登山健行,最有益身心 !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