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吃部略事休息後再上奉天岩,回程走與鐵軌交會的三叉路口的小徑,接回步道,不必再爬升回三角點。只走平緩的步道經獨立山一號吊橋返回樟腦寮,再搭林鐵下山。

返回市區品嚐另番風味「黑嚕嚕獨立山巧克力、眠月奶茶、太陽蛋豬油拌飯」…

往奉天岩的方向是階梯,約走15分鐘就抵達。

到奉天岩能看雲海、吃泡麵,體驗廟埕擺桌、泡茶的盛況!

可以開車上來奉天岩,道路較小,停車位不多。遊客大都走步道,假日來要趁早。

路旁出現白色、粉紅色的杜鵑花,爭奇鬥艷。還有咖啡豆、燈仔花等植物。

阿里山種產的咖啡豆銷路很好,過幾年再上來,或許茶樹已換成結果累累的咖啡樹。

燈仔花又名朱槿,花語為體貼之美、纖細美、永保清新之美。

步道終點奉天岩到了。往上走為大龍頂登山步道。

入口有家良心商店,空手來也沒關系,有各種泡麵與零食,採自助經營。太早來要自己開鐵門,很有特色的山林小店。


無人誠實商店,山友投錢把商品取走,找錢也自取,外幣不收。

貼心到連「蘋果麵包」都有。零食價錢跟超商差不多,很佛心的老闆。

廟方提供租用置物箱服務,一年租金300元,常來的山友不必帶鍋碗瓢盆,或是登山隊合租幾個置物箱。發現已沒有空位,就知道有多搶手了?

奉天岩主祀觀世音菩薩,廟前兩座雕像,右為大象,代表佛陀乘白象入胎,紀念佛陀降誕。右邊獅子代表佛陀的般若法音,以闡揚佛陀法義。


奉天岩初建於清乾隆年間,日治時因鐵路開闢,擴建到現址,光復後重建始有現況。


雖是山中廟宇卻規模不小,山友通常飽餐一頓後參拜。門神與正殿雕藝精美,不比山下廟宇遜色。


正殿與香爐都很有歲月感。


廟埕滿滿人潮像辦喜宴?上桌美食佳餚,都是現炒美食。

廟旁土地公廟,金爐上有少見的章魚雕飾。


精心保存的古碑事記。

刻記眾善信捐建經費,以昭公信。民國四十四年的二百元,當時是很大數額。

嘉義縣政府推動友善寺廟政策,改善傳統寺廟階梯、門檻,方便身障、年長者與推嬰兒車入廟參拜,全縣已有386座符合友善寺廟認證為友善寺廟。

山友沒帶瓦斯爐可以登記借用,再借一個茶壺能煮熱水泡麵或泡茶,太貼心了 !

不只茶車能借,茶壺與茶杯,使用完清洗放回即可。第一次遇到如此友善山友的寺廟!


讓人驚喜的大廚房,煎鍋湯鍋都一應俱全,只要帶食材與筷子上山就好,簡直太神奇了!


婆婆媽媽們在廚房準備煮食,男生在廟口開講,等著吃飯。

廚房香氣四逸,煎魚、烤烏魚子的都有。媽媽們端出一道又一道的拿手好菜,像辦桌一樣熱鬧滾滾。


奉天岩還提供瓦斯,調味料、沙拉油隨您用。離開前記得補些香油錢。


吃著大餐,無敵山景近在眼前,遠眺剛走過的獨立山,夫復何求。

前方尖頂山頭是獨立山三角點,午後雲霧輕飄上山頭,像山水畫的美景。

再逛專賣泡麵的良心商店,貨源充足!


良心商店備有計算機,務必找對錢。老闆的照片貼在對面,據說無暇顧店,山友憑良心付費,也欣慰大家對小店的愛護。


熱水沖泡麵加滷蛋,與獨立山共享美味--


餐後泡個咖啡、吃點心,還要趕下山的林鐵。垃圾請帶下山!

沒多久雲海湧上來,獨立山已經消失在濃霧中。

山友將餐具清洗完畢,桌椅要整齊回原位。


登訪傳說中「隨喜廚房」,雖然沒使用,離開前不忘捐香油錢,感謝給山友的方便,將來才能長長久久。

如果懶得動手下廚,假日「良食局」準時開張,口袋夠深,想吃什麼都有。

回程倒數2公里。

回程往獨立山一號橋方向走,重返樟腦寮車站,完成O型環走。

回到叉路口,小店吃根冰淇淋。不經獨立山車站,就看不到鐵軌了。


小店有賣山產,帶回家也不錯。

石階或步道下行。

稜線有座小涼亭。

沿路都有勸世良言錄,語意深遠。

天氣好時(早上)能看到「高架鐵路橋全景」與樟腦寮車站,雲霧上來就什麼都看不見。


續走溪澗流水,走過棧道橋,沿途古樸的石階,翠綠的山景植物。

路旁介紹咬人貓植物,千萬別摸…


慢慢接近獨立山一號吊橋。

獨立山一號吊橋,去年封閉進行整修,已重新開放。水泥橋墩與拱門上的字跡,讓人感受歷史的韻味 !


往上方遠眺,鋼索吊橋橫跨牛稠溪,冬季只剩潺潺細泉。

吊橋相當穩固,怕走吊橋的山友放心走過去。

過吊橋離樟腦寮車站不遠。


月桃葉粽是南部特有早餐,用月桃葉包的肉粽,除增加香氣外,還能預防胃脹氣。


獨立山近年因螢火蟲受到注目,每年3到6月,點點流螢沿鐵道飛舞,成為口耳相傳的「螢河鐵道」。

經過種滿山蘇空地,小店賣的野菜種摘在這裡。

重返樟腦寮,與鐵道相逢了。

樟腦寮海拔180公尺至1200公尺,保留少見的竹仔厝,是竹崎盛產竹子的遺跡。

樟腦寮是地名,緞繻是村名,與舊名緞厝寮相近。昔日樟腦業興盛,隨著時代變遷,人口外移嚴重,村內只剩老人,年青人都移居山下。

剛好下山列車經過。下山列車頭在前減速,車尾在後的正常列車編組。


列車過站不停,道班開始例行保養鐵道或施工,林鐵能營運要感謝這群幕後功臣。

等車同時別忘光顧張大媽商店,品種不同的100元蔬菜農產品,還有烤香腸、茶葉蛋、冰飲外,還有水果。


受歡迎的愛玉或山粉圓,每杯都是銅板價。

喝山粉圓的同時,張大媽拿出珍蒐很久的舊照片,可見昔日「路牌器」的蒸汽火車。

蒸汽火車進站加水的景況。對照現址,還保留加水站設施(下圖)。


等車下山時,雲霧已湧上獨立山,聽拉氣笛的聲音大小,就知道列車在第幾個迴轉處?

搭車要到下層月台,超級簡易的小月台。還有開車下山的最後一批遊客。


下山的車速快很多,幾乎都在剎車…

沿途經針葉林到闊葉林,從一早豔陽高照至下午雲霧飄渺,整趟旅程盡覽林相變化。

返回竹崎,車廂播放解說,讓旅客瞭解車站特色與歷史。

竹崎親水公園是朴子溪沿岸首座親水公園,有階梯廣場、親水步道、藝術廣場等設施。「無料」不收門票的親民公園。

昔日因涼椅與林鐵而繁榮的竹崎街道。

返程換個方向,終於看到整修中的鹿麻產車站,還有日式風情的北門驛。


林鐵的終點也是起點,一日悠然迴旋路-獨立山國家森林步道健行結束。

二訪仁愛路上獨樹一格的檜木老屋。今天不吃咖哩餐點,改喝飲料與甜點套餐。

菜單有黑嚕嚕獨立山、眠月奶茶等,剛去過獨立山的遊客更有好奇感。

往二樓的階梯,抬頭星空彩繪,創意與美食都加分。

逛逛老屋再用餐,二樓裝修像網美餐廳。


二樓餐桌椅復古兼具文青感,對映歲月感的鐵製窗花,有舊時光風格。

品嚐黑嚕嚕獨立山巧克力、眠月奶茶、像日出的豬油拌飯…

黑嚕嚕獨立山是熔岩巧克力,灑上糖粉,回想早上走過略苦帶甜的獨立山步道。

奶茶取名好聽的眠月奶茶,昔日走過眠月線高架鐵路橋的「如履薄冰」感。

豬油拌飯像阿里山日出的太陽蛋。

傳統味的豬油拌飯,黃澄澄的蛋黃淋上醬油香氣十足,簡單的幸福 !

半熟荷包蛋拌飯超讚。

黑嚕嚕獨立山巧克力外層是蛋糕,裡面流出來的濃濃巧克力,拍起來不好看,口感滿好吃。

眠月線與獨立山都裝進肚子裡,成為最好的登山回憶。

獨立山國家步道是全台獨一無二與鐵道相依的登山步道,鐵道、山林、隧道、整體步道陡上考驗腿力,沿途遮蔭多,是趟豐富的人文鐵道生態之旅。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