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金字碑古道為昔日「淡蘭古道」的殘留路線之一,原是平埔族人為狩獵而踏出的山徑。清朝開拓淡蘭古道時,依此山徑作為翻越三貂嶺的主要路徑。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冬,台灣總兵劉明燈率兵前往宜蘭巡查,有感於先民開疆拓土之艱辛、步道之雄偉險峻難行且常有濃霧,乃於三貂嶺岩壁上以篆字刻碑以鎮嚴峻氣候,並於碑文貼上金箔。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不厭亭位於臺102線公路上雙溪與九份交界處附近,為前雙溪區鄉長簡華祥先生所命名,取自李白詩句「相看兩不厭」,因其一面眺望雙溪區全鄉風景,另一面則可遠眺瑞芳,天氣好時甚至還可以看到遠方湛藍的海水,特定時候甚至還能看得到雲海,景觀佳好,不負「不厭亭」之名。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大粗坑古道多次整修之後,主要以花崗岩石階為主,可由侯硐車站經猴硐神社、舊侯硐國小、金字碑古道口和昇福坑礦場走入大粗坑古道;也可選擇從九份的欽賢國中這一端進入;還能驅車至102公路19K處的入口經路橋天梯直抵聚落遺址,交通十分便利。不僅能探訪名作家兼導演吳念真的故鄉和「多桑」、「戀戀風塵」等電影的拍攝場景,也可飽覽猴硐、九份和金瓜石等礦城的山海風光;意猶未盡者,還能連走金字碑古道、或經由小粗坑古道、大粗坑山腰古道返回出發點、亦或是從樹梅觀景台接貂山古道至牡丹車站,有各種不同的走法組合,無論是登山健行、礦城懷舊、山城賞芒、還是古道尋幽,都能從中獲得無限的感觸與滿足。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獨步行走於百年古徑|金字碑古道(淡蘭古道北路)不厭亭、大粗坑O型路線|10km、3h30m
2024-07-20 19:23 發佈
這條路線附近的山區, 如果是秋天走的話
要小心蜂群, 近幾年常常有遊客被螫的報導

另外大粗坑古道 之前有成群惡犬出沒(目前不確定是否還有)
獨行的遊客最好先確認情況, 必要時可考慮走替代路線
barry0302

感覺走這條步道分險挺高的阿...[囧][囧][囧]

2024-07-22 14:48
過客4112

其實還好, 附近的小粗坑古道與金字碑古道都走過, 不難走且風景很好, 蠻建議走的

2024-07-22 15: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