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照片中間,矗立而相對高聳的就是能高主峰,這角度看過去是有些尖銳的外型。能高越嶺西段,或近或遠,或晴或陰,沿途景致總是非常美)


「瑜伽越野跑 Yoga x Trail Running」

Yoga(*何謂瑜伽?,瑜伽,源自梵文翻譯而來,其旨意是相應合一 (Unity);即身體與心理上的契合連結,也是行為、言語、思想 (身語意) 的一致性。

可以說,透過身體上以及向內往心裡面的堅持練習,來培養覺知,繼而開始能夠看見、記起、覺察到行為舉止背後的起心動念,都能稱為瑜伽練習。

Trail Running(*何謂越野跑?,越野跑,其實只是提供另一種親近山林的方式;輕裝卻不犧牲安全、能夠迅速地移動在大自然環境中,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有了基礎越野跑能力以後,揹負重裝行走變成只是另一種選項;相較之下,越野跑者們可快可慢,心態上輕鬆許多,有許多餘裕能應對各種情況。


☆ 瑜伽越野跑 / Yoga x Trail Running
妳也可以 by Amanda
走入山林 by 詹姆士


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一日玉山主峰來回差不多只需要4小時(塔塔加登山口~玉山主峰~塔塔加登山口),幾年來也曾經陪過朋友走了10小時、甚至有一次將近14小時,時間範圍很廣。

有鑑於此,當自我能力經驗提升之後,就騰出許多餘裕能照顧同行的朋友夥伴。悠遊自在行走之間,隨時都能欣賞風景、幫同行友人拍照留念、甚至在需要的時候協助分擔背包重量。

每當帶上親友探訪山林,在心理及生理的準備,自己都會預留多一些體力,然後在沿途繼續適度調配。若是有緊急情況發生,隨時可以出發走第二趟,不管是協助尋找或是救援。

身為 RYT-500小時師資認證的瑜伽老師,隨時能掌握同行親友或是學員的身心狀況,無論是呼吸調伏、肌群關節的伸展放鬆,或是一般難以觸動的心理狀態,都能做出適當的調配。

曾經也體驗過4天3夜的行程,跟一群越野跑的朋友們,利用野營的方式,從耳無溪陡上甘薯南峰前的營地身上揹了30公斤 (其中17公斤是公水),輕鬆漫步造訪北二段甘薯無明路線。
相較之下,重裝行走也很有趣,個人還是偏好輕裝便捷、有效率也有多一點運動效果的移動方式。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We look, but do we see?
We listen, but do we hear?
We breathe, but are we aware?)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放緩腳步、放緩思考;停下腳步、停下思考。不沈陷於已經發生的過往、不寄託在還沒發生的未來;回到此地此刻,感受呼吸,覺察身處環境的各樣元素、各種美好;培養看見生命萬物的優點)


「學會跟自己獨處」

瑜伽越野跑 Yoga x Trail Running,本質上是以「動」的狀態來練習「靜」的品質。

其實也可以視為一種禪修的媒介,透過與自己的對話、以及向內覺察反思,讓生活生命更和諧一致。

以這樣的心態來面對親近山林,那沿途上的種種環境條件就不是那麼重要,甚至有沒有登頂都沒關係,整體輕鬆許多。

跟自己獨處的時間彌足珍貴,是現代生活的奢侈品,但絕對是必需品,尤其是提昇自己生活品質的最佳良藥。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超過2年半沒有一起上山走走,有良伴好友同行是很開心的事。活動中聊天才知道,原來這傢伙兩天前已經走了另外一個一天高山路線,花費18小時,距離40+公里、累積爬升4,000+公尺。今天的能高主峰是來陪我散步走走的 😂 某種層面來說,這就是一定程度以上的越野跑者的餘裕)


移動快捷,不代表就看不到沿路的風景;
慢步行走,也不見得能看到更多的景色。

基本的重點是體力腳程是否能勝任活動的耗能,才有餘裕能將美景盡收眼底,能留意觀察花花草草、能拍照紀錄留念;

常常遇到已經累垮了的山友們,甚至面色慘白呼吸沉重,無論去程或回程,臉上笑容早已不復存在,只想趕緊到達目的地。

想要親近山林,務必循序漸進,該加強的體能絕不能少,才能治本也治標;

多接觸野外知識課程或講座、學會使用離線地圖、瞭解裝備人身部品的功能性等等,都能讓戶外運動更安全。

而最終是要練習並熟悉「撤退」這個聽起來很不迷人的字眼,雖然常常都跟許多負面的字詞聯結在一起,



「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約42公里/累積爬升約 2,200+公尺」

* 底下遊記照片是由兩次的單日能高主峰集結而成

早上將近7點從屯原登山口出發,一路上順順推進,沿途好整以暇地聊著,更新彼此近況、談論著生活中的反思及覺察。

即便久違地一齊上山,其實朋友與我也都抱持著彈性的心態,沒有一定要走到哪裡、全部視當下狀況而定就好。中高海拔的山上原本變數就很多,計劃趕不上變化,重要的是開心出遊、安全返回。

當然,依彼此的腳程能力,這樣的行程完全用不著摸黑,也不用加速,時間的安排彈性許多。再加上排定了下山後要去埔里踩點,試試朋友推薦好吃的蔬食小吃,整個很期待。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天池山莊為臺灣高山住宿環境中首屈一指的選擇,擁有相對偌大的建築與腹地空間,不僅景觀開闊良好、週遭區域內有充足水源,目前更設有咖啡輕食區,再加上有關山林書籍雜誌借閱的服務,實在超棒 🤩)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由天池山莊繼續前行,往光被八表紀念碑方向移動)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光被八表紀念碑,另一側刻寫著的是是「利溥民生」,座落在花蓮及南投交界的山徑上,是為了紀念臺灣東西輸電的里程碑。「感念光明被帶至八方地表,便利了城市發展,奠定了文明生活的基礎。」)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喜逢甘霖不久的4月初山徑上,還好很幸運地整片箭竹林都還是乾燥狀態,也沒有上一次來訪時候兩邊夾道的密集度,走起來容易多了)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薄紗,適逢清明節前後期間,不管是臺灣本地或是境外飄來的空氣組成,都提醒著我們萬物皆無法獨立存在運作)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難得有不用跟箭竹林與灌木叢拼搏打交道的路段,佇立在能高草原上,利用環景照捕捉天寬地闊的美景 😆)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遠遠眺望、總是被稱作牛角🥐的卡賀爾山,上頭展望也很美)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回首一下來時路,亂石區總是有著多變的路徑選項,非常好玩,是我非常鍾愛的技術地形)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能高安東軍,是臺灣高山的熱門多日縱走路線之一。總距離約58公里、累積爬升4,000+公尺)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能高主峰望向能高南峰。能高安東軍是熱門的多日高山縱走路線,當之無愧)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心滿意足,一期一會。拍夠了也休夠了,心滿意足地啟程返回)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沒入箭竹林中,右邊是東方,往花蓮的方向,有著滿滿的雲海)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心曠神怡 😎)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稜線上時常有強風吹拂、從各面襲來,將上半身保暖好是很重要的)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穿越緊密交織的重重箭竹林,望向前方及後方來時路的層層山巒疊翠,實在很迷人)

「瑜伽越野跑」能高主峰 漫遊探訪
(離開天池山莊,剩下再熟悉不過的13.1公里路程回到屯原登山口,天空終於多了些清澈的藍色)

「撤退的條件與挑戰」

在最近的山岳新聞中,反覆地看了幾篇,瞭解事由的前因後果,這是很值得所有人借鏡與學習的,無論是不是親近山林、或是任何形式的戶外活動都適用。

臺灣的登山環境,由於過往人文歷史地理的因緣,到現在仍舊是相對封閉而保守的。尤以一個地理上山岳滿佈超過70%的土地,從低海拔的郊山一路到3,000公尺以上高海拔的高山隨處可見,山的神秘與魅力是無可比擬的。也由於過往種種,臺灣的深山地帶也保存得很好,即便是探勘能手,要親身踏訪臺灣寶島上的每一處山區角落都是非常困難的。

臺灣高山大部分路線仍需要遞交入山證及入園證資料,而且必須要在30~60天前完成申請以方便作業。這還不包括許多熱門山屋營地的抽籤候補,機率很低。繁雜的手續讓民眾不易親近。

常常聽聞許多山友為了一睹玉山主峰風采,卻卡在遲遲無法抽中排雲山莊住宿,所以一等就是好幾年;即便是新手百岳路線的奇萊南華,天池山莊在週末或連假常常也是一位難求,漫長的等待是常有的事。

終於抽中住宿,開始安排工作上的排休與事宜、聯繫交通接駁與行程前後的住宿,歡天喜地規劃了許多細節,結果等了30天,到了申請的日期卻遇上了天候惡劣的陰雨天、甚至因為颱風等天災被迫取消。而若非過於嚴苛的氣候,山友常常仍選擇前往、試試運氣,畢竟準備工作是如此耗費心力,下次不曉得又要等多久?

前置作業是這麼的龐大與繁瑣,倍增「撤退」的困難度。當遭遇要做出決定的時候,心中肯定有許多的「不甘願」及「放不下」。一往一來,造成了許多憾事的發生,其實都是心態的拉扯。

「撤退」的本質就是「接受」,就是清楚地知道當下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不值得冒險的。臨機應變、當機立斷,才能從根源減少出事的機會。

在臺灣山林管制還無法全面開放的年代,在還沒有完善的配套措施、與各個年齡都能普遍接觸山林教育的環境下,只有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也就是基本的體力與心態,才能順利開心出遊、平安返家。

=============================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並聯繫知會,謝謝。
Current⚡️
2023-04-29 17:13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