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二月到四月是台灣櫻花盛開季節,花期最早的台灣櫻花從桃源區二集團櫻花公園河津櫻開始綻放,此行將「森濤林浴、順遊賞櫻」,也能品嚐在地原民美食。

目前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顧及遊憩品質,每天開放800人。(未預約入園者不能現場購票)

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種植楓木、杉木及櫻花等高山植物,是全台闊葉林保存最好原始森林。園內多條步道供遊客選擇步行有「南台灣小溪頭」之稱。

從藤枝聯外道路上山,經寶山、二集團等部落,抵達櫻花公園停車場,換接駁車入園最安全,省去停車或開車之苦。

藤枝森林遊樂區服務時間每日8:00-17:00,除夕休園。

藤枝聯外道路18公里處仍進行施工,車輛無法通行。

昔日八八風災時整片山壁從山頂崩塌到山下,遭重創聯外道路給桃源山區帶來沈重打擊。

經過多年辛苦重建,剩最後一段到藤枝的路基仍在修復中。平坦好走的道路才能帶來遊客與生機。

聯外道路仍有無法會車路段,設置交通號誌管制,以維安全。

對照施工照與完工照,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海拔漸漸上升,能遠眺山下杉林區風景。

寶山里為桃源區所轄面積最大、最廣的行政里,居民以原住民族群布農人居多。

寶山里有四個布農聚落,即舊潭(俗稱花果山)、寶山、二集團與藤枝,海拔由300公尺一路攀升至1500公尺。

經過寶山派出所。

寶山與二集團間林道兩旁有不少山櫻花與李花,從一月底至三月上旬陸續綻放。


二集團部落的布農族人原本散居藤枝與寶來溪上游,台灣光復後,被遷徙到標高一千三百公尺的現址聚居。


布農族傳統祭祀儀式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穫祭」等。對於記錄農事或狩獵的時間,沒有文字的布農族人有別於他族的象形文字。

二集團部落主要作物是茶葉。

當然咖啡與梅子、水蜜桃都有盛產。

海拔接近1500公尺來到櫻花公園。先去森林遊樂區,回程再來賞櫻花。

櫻花公園有接駁車服務,載送遊客或山友至18.4K處。付點錢就能少走一段路。

接駁車出發約二公里,還開上危險的高繞路段,讓山友省去「林下步道」約2-3公里多路程。

假日回程最晚16:00發車,一定要捉好時間返程。

遠眺這段曾經完工又沖毀的危險道路,是前往藤枝森林遊樂區最大挑戰。

遠方就是森林遊樂區入口,最大建築是森濤派出所。

藤枝森林遊樂區大門到了,記得上次來是12年前…

大門口高掛一輛自行車。昔日派出所有附設「鐵馬驛站」,現在不可能讓車友騎上來 !

如果不搭接駁車,要走約一公里的高繞小徑(藤枝林下步道),到園區大門口。

除了林務局,上方是六龜分局森濤派出所。「藤枝」原為日本京都大學之實習林,光復後由林務局接管林班地,因林木蒼翠茂盛,微風吹拂宛如海濤,故又名「森濤」。

先辦理核對入園手續,出示網路申請憑證及身份證件,才能購票。

記得索取園區地圖,需考量體力,再擬定步行計畫,少走冤枉路。

票價分四種。

門票就是發票,萬一中統一發票,再來走一次…

出發前先去上廁所,要走一段路才到遊客中心。

驗票後開始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之旅....

園區全面禁煙。太陽已經出來,氣溫還只有15度。

步道在森林遊樂區中是不可少的,規劃多條步道供遊客依體力選擇?

現有秋海棠、西施花、樹海和雲杉等四條步道供民眾健行,依照體力決定走那條步道?

路線從售票口走到遊客中心,再接續其他步道。

貼心算好各路線的距離與時間,只要計算時間,與串連路線就行。

最高海拔1804公尺的瞭望台一定要去,順便撿一座小百岳,東藤枝山。

大門至遊客中心都是柳杉人工林步道。

回憶舊照,十二年前走過這條步道。景色依舊,人事全非…

藤枝山區為布農族聚落山區,周遭均屬國有林班地和山地保留區,加上交通不是很方便,自然景觀仍維持原始風貌。

林木茂密,連筆筒樹與厥類都生長茂密。


12年前新建生態工法擋土牆,已經與林相結合,成為森林一部分。


園區原生秋海棠佔全台近半,有武威秋海棠、出雲山秋海棠、巒大秋海棠、臺灣秋海棠,更有以藤枝命名的藤枝秋海棠,是藤枝的特色之一。

藤枝秋海棠植株有強壯的根狀莖。特色是葉面油亮、生命堅韌,岩石上仍綠意盎然。

略走一小段,先練練腳,暖暖身。

拉都希氏赤蛙為赤蛙科水蛙屬的一種。有特殊的蛙鳴叫聲。

一畦水池,沒發現蛙類身影?

12年前來訪土地公廟就在了,看盡藤枝的興盛與落莫。

遊客到藤枝土地公廟祈福,感謝土地公的保佑。

遊客中心還沒開門,繞完一圈,再來補充體力。

原來「藤枝」是日本東京海道路沿線宿站的名稱,難怪「藤枝」有濃濃日本味…

藤枝海拔高度介於500至1,804公尺間,面積約770公頃,原日本京都大學的實驗林,光復後由林務局接管為國有林班地,平均溫度約17至23℃,日夜溫差不大,氣候宜人,成了南部地區著名的避暑勝地。

接下來從遊客中心出發,走樹海步道到柳杉平台。

樹海步道沿路是細碎石頭,四週傳來蟲鳴鳥叫,非常舒服暢快。

步道每隔100公尺有里程椿。

循著樹海步道的方向前進。

經過秋海棠步道起點,計畫繞一圈,先上坡,最後從瞭望台下坡回來。

12年前的秋海棠步道依舊,只是指標不同,沒什麼改變。


再走1650公尺是樹海休息區。

附生植物稱著生植物或表生植物,指依附在其他植物體表生長的植物,被依附的植物亦稱為宿主植物。


樹海步道是園區最寬廣好走的步道。

特色是當微風吹拂台灣杉宛如波波海濤,故取名「樹海」。

來到四週柳杉林高聳的休息區。有桌椅與涼亭的休憩設施,夏天來這避暑遊玩,涼爽宜人。

有座「五星級」廁所。不使用也要參觀一下。

廁所明亮、乾淨,還有溫水洗手,真好。

其他設施很清潔也完善。

藤枝遍植杉樹、楓樹、二葉松植物,是台灣目前森林遊樂區內保存最完整的天然闊葉林相。

抬頭看林間樹冠,幾乎看不到藍天了…

步道沿線是伐木後再植生,慢行有不同體驗與感觸。雲杉步道終點連接著瞭望台。

雲杉步道,幾乎是上坡,登山杖派上用場。


林下步道都是木頭做成階梯,上坡不會難走。

原木打造成的天然階梯舒適好走。

放眼望去四週是筆直的柳杉,種植密度比溪頭還像溪頭。


柳杉又高又直,在水泥電杆未普及年代是電線杆的首選。

走階梯累了,坐在路旁的圓木樁,或木椅小歇。聞得到陣陣檜木香氣。


脫下中層保暖衣,能更輕鬆的走…

雲杉步道展示當時運木材的木馬道。

木馬道重現早年人力運送木材的過程,只保留一小段。

路旁巨大樹頭映入眼簾,當年此株神木,也是高聳入雲。

有二條支線前往瞭望台,陡坡較近,須上坡,較累。


另一條是緩坡較遠。當然挑好走的。


緩坡好處是有展望。較近山頭有條「小關山林道」。

外型有趣的枯木,增添緩坡探險的樂趣。

最後一段上坡,最有挑戰性。

希望不是「山老鼠」的傑作?

最後200公尺到瞭望台與三角點。


登頂前的休息平台。

林管處木造標高1804公尺。

三角點在瞭望台旁邊。

昔日瞭望台作用是林火通報,現已轉為觀光用途。

瞭望台是用石板砌成的。

難得好天氣,要登上觀景台欣賞群山與展望。

林管處擔心遊客拍三角點,不小心碰到監測儀器,將三角點的牌子放在上方,供遊客拍照。

氣象觀測站的太陽能板,三角點就在旁邊。

東藤枝山是三等三角點,小百岳NO:68

雨量觀測計是氣象專家測量時間內某地區降水量的儀器。經無線微波傳送到接收站。

站在觀景台遠眺,可看到小關山林道,美瓏山等。


還有建山地區景緻,登高望遠,一覽群山無遺…

原林務局在藤枝林區設六座瞭望台,作為森林火災、盜伐防範通報用,後改建瞭望台與涼亭。

東藤枝山是園區內最高點,也是秋海棠步道和西施花步道的分界點。

西施花步道是藤枝較為挑戰性的步道,東段為日治時六龜警備道。

西施花有別平地的灌木狀杜鵑,春天時開出粉紅的花朵。因霧裡看花,極為漂亮,所以稱西施花。

走到斷崖處就回頭,再繞一大圈就要走很久了。


離開瞭望台走秋海棠步道折返。

前面三角涼亭是日治警察分駐所。

昔日「岡部分駐所」是六龜警備道中的警備單位遺址。

四週找一找,是否發現當年分駐所遺跡?

果然在樹下發現分駐所留下的酒瓶遺物。

分駐所旁是一望無際的展望點。

最後走秋海棠步道1400公尺,直返遊客中心。


都是下坡,剛才的上坡得到最好反饋…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帶來毀滅性的暴雨,短短二天降下史無前例的雨量,重創南台灣林地。

時至今日經常在山區發現風災摧毀山壁的痕跡。

下方是美觀又實用的賞鳥涼亭。

經常出現在賞鳥涼亭的鳥類。

冠羽畫眉現身的照片。

全程1327公尺的秋海棠步道都是下坡,先苦後甘的走法,比較輕鬆。

離終點只剩500公尺了。

秋海棠步道終點到了。

回程走樹海步道到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上方是超大虎頭蜂巢,應該是園區內摘除的。

遊客中心菜單,參考一下。

遊客中心有廁所、飲水機、簡單的販賣部。

有遊客最需要的手機充電設備。

多功能簡報室。

滿滿野生愛玉,填飽肚子後再來吃。

先飯糰配愛玉,等下到櫻花公園再吃飽。

愛玉加黑糖水好吃,夏天能加冰塊更好。

窗外還能看見美麗的櫻花樹。

時間接近中午,上山遊客越來越多…

往前走就是出口。


復古旋轉門,轉出去就進不來那種。

記得蓋個紀念章,紀念此行…

拍拍走走、休息用餐,花了5小時左右,結束藤枝森林環線行。

往回走,來到寶山二集團櫻花公園。

每年桃源區寶山里都會舉辦櫻花季,是高雄地區賞櫻首選地點,歡迎遊客逛原民特色市集,享用傳統美食烤豬、吉拿富,與桃源最有名的愛玉。

餐飲區大多是原住民料理,有烤乳豬、香腸、竹筒飯、小米甜甜圈、咖啡、高山冷泡茶等…


點一桌山產來吃,補充體力再賞櫻。




洗手間外貼滿櫻花…

海拔接近1500公尺高度的櫻花公園。

二集團櫻花公園內河津櫻綻放中…

粉嫩色系的河津櫻,年後鋪天蓋地盛開,有一秒到日本的感覺。

櫻花公園種植櫻花有15餘年歷史,種植面積達10公頃,有不同品種的櫻花綻放中,延長櫻花季時間。


推薦帶野餐墊來賞櫻。河津櫻花林下還算平坦,野餐氣氛佳。

野餐墊上看櫻花天花板,還有隨風飄落的片片粉嫩櫻花…

河津櫻怒放,花姿美麗。

河津櫻沿著山坡地而種植,不同角度拍攝都別有一番風情。

早上比較不會起霧,有陽光藍天拍起來更美麗。

原產於日本的河津櫻,是由大島櫻與寒緋櫻自然雜交育成,粉色系花朵是台灣人喜歡的櫻花色,比較特別的是花束呈下垂狀。

河津櫻乍看之下很像是武陵農場的粉紅佳人。

武陵農場的粉紅佳人(本尊)。

「米乎米尚」這句布農族問候語,代表著經歷大風大浪後珍視生命的無盡感謝。

今年應該是來不及了,明年趁早來桃源賞超美櫻花,時間足夠還能到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順遊!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