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與家人去台中大坑走春一開始對用原木做步道設計 覺得挺有質感也接近自然不過走一段後卻感覺原木踩起來相對累原木遇到濕氣就比較滑 擔心滑倒所以更謹慎的走每一步當下是有猜想這些木頭應該是在建步道時現砍現裝的蠻好奇為什麼不是建平面階梯就好是有什麼搭建上的用意還是單純為了好看各位網友有沒有頭緒能幫忙解答 ?
那種步道可以用來訓練平衡感,覺得比較累是因為你還不習慣,你可以觀察走的人,有的人走就繩子從頭扶到尾,有的人不用扶繩子也可以走得又穩又快.不可能是現砍現裝的啦,很多其它就地取材現砍現裝手作步道那木頭都爛得很快,但大坑的卻不是,反而被踩斷的居多,因為木頭都泡過藥水的,耐蟲耐蝕性都比較好,而且大坑的步道幾乎每年都有整修,現地沒那麼多樹可以砍.至於為什麼不用一般大眾的哪種平面棧板,個人猜測應該跟地形(瘦稜崩壁礫石層易崩)、成本(規則形狀建材較貴)、特色(台灣也沒有其它地方有這種類型的步道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