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過附近的山會很開心,可以認一下老朋友,南湖中央尖、北二段群峰、武陵四秀、雪山主東、志佳陽和大小劍等高山百岳一路作陪。沒去過的趕快去補一補。
今天起登的地點,思源啞口,位宜蘭大同鄉的邊境,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之間的鞍部,也是蘭陽溪與大甲溪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當時泰雅族人因為在南投仁愛資源不足,部分族人通過這處鞍部,進入今日宜蘭縣,在蘭陽溪河階谷地建立部落, 稱為埤亞南,即今日大家上山下山最佳補給站的南山部落。

泰雅族部落遷徙的傳說,思源埡口氣候條件嚴苛,夏天乾燥炎熱,冬天冰雪舗天蓋地,不適合栽植五穀等雜糧,居住在此的三兄弟决定各自帶著族人,尋覓合適宜的居棲之地。
老大選定往西路線,是現在居住在桃園、新竹、苗栗、新北市等地區泰雅族人的祖先。
老二哥選定往東,是現在宜蘭南澳鄉泰雅族人的祖先。
老三弟自幼體弱多病,不適合長途跋涉,直取蘭陽溪下行,成為分散在蘭陽溪流域各部落泰雅族人的祖先。

1920年,日本政府沿著濁水溪(蘭陽溪舊稱)開闢埤亞南越嶺警備道, 越過埤亞南鞍部,經志佳陽(環山部落),通往松嶺(福壽山農場),即今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的前身。 當時在埤亞南鞍部設置埤亞南鞍部警官駐在所,即今日思源派出所的前身。其實是顧忌原住民驍勇善戰,就近看管。


大甲溪上游的各個溪流是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歷史棲地,櫻花鉤吻鮭一度因過度濫捕及棲息環境遭到破壞而瀕臨絕跡。

2009年雪霸國家公園與南山部落共同在羅葉尾溪流放台灣櫻花鉤吻鮭魚苗600尾,並成立保育巡守隊,沿溪守護櫻花鉤吻鮭,避免遭到漁獵如今復育成功,據統計已有2000尾,櫻花鉤吻鮭已成為羅葉尾溪生態旅遊亮點。
































2020/8/9 Fun輕鬆一行16人,隨著前人足跡,走過羅馬,不帶走一片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