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素以潑猴聞名 也是許多高雄人常常爬山健身的地方
如果以為柴山沒什麼 就只有那些步道 那你就錯了
在地頭蛇的帶領下 柴山多的是私房景點 就怕你不知道地方罷了
這一次我們就由柴山之王~小蔡帶領 讓我們認識不為人知的柴山
我們約好8點在柴山腳下的元亨寺集合
這個曾經待過5年的城市 每次我開車到柴山 沒有一次走對路
從國10下來 我就被複雜的道路以及如蝗蟲般的車流嚇呆了 幾個路口都忘了轉彎
太依賴導航的後果就是在那邊繞來繞去 後來乾脆把導航關掉 憑著印象來找 還真讓我矇對了 幸好沒有遲到

我們在元亨寺最後面的停車場集合 在此謝謝少英來陪爬
雖然她中午還有事 但知道我們要來 還是情義相挺 感謝萬分

出發前一行人開開心心的在元亨寺健康路合影留念 準備邁向健康之路
今天參加的朋友很踴躍 浩浩蕩蕩一共有19人 還自四面八方
除了高雄在地人 還有我們台南的 更有從台北遠道而來的
這多虧了小蔡的號召力 在此也謝謝小蔡 既要充當嚮導又要當召集人

從健康路出發 一開始都是水泥步道 算是暖身路段 一旁的九重葛似乎也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首先第一點來到「維也納森林」 熱身階段結束
大夥在這裡先休息一下 吃東西的吃東西 脫衣服的脫衣服 準備迎接第一道挑戰
看著小蔡煞有其事 我們也知道硬骨頭來了

第一道關卡「11重天」 光聽到這個名稱就知道很有看頭
所謂的11重天就是要連續爬11道坡 坡坡相連到天邊
雖然每段坡並不是很長 但是連續11道坡下來也是很有看頭的

和美英認識也是在柴山 今年的228 我們也是約爬柴山 隔了將近10個月再訪柴山
美英也是柴山的常客 這些坡對她來說根本就是小CASE
今天也非常謝謝美英前來共襄盛舉 平日我們約爬無法約到美英 也只有在柴山才能看到她的芳蹤

在樹林中躦來躦去 總算重見天日
今天高雄的能見度不佳 只能看到灰矇矇的市容
以為11重天已經結束 不料 這才第7重天 後面還有4重天 繼續爬吧

11重天結束了 來到一處開闊處「靜谷亭」

和游大哥已經在FB認識一年多 平時總是看到他在柴山出沒 如入無人之境 今天首次一睹風采
游大哥雖然略為年長 可是講起話來中氣十足 詼諧之間富有幽默感
讓我想起老頑童周伯通 大概就是這種形象
和大家相處一點架子也沒有 就好像是大哥一般的親切
以後有機會再去柴山 一定要再和游大哥起爬山 只希望游大哥不要嫌我們累贅



我們也都以靜谷亭為背景 留下我們曾經到訪的蹤影

今天少英陪爬的任務到此為止 謝謝少英百忙之中抽空前來
因為有你 我們此行的歡笑聲不斷 下次有機會再起來喔

離開靜谷亭後 我們又躦入罕無人跡的地帶 這次又要帶我們去那裡? 真令人期待

來到一個叫「虎洞」的地方 小蔡要我們挑下一個關卡

這裡叫做「勇者坡」顧名思義 只有勇者才能挑戰成功
幾近垂直的岩壁 得靠拉繩攀岩而上 手力臂力腿力還有最重要的膽力 缺一不可
既然要挑戰勇者 所有人躍躍欲試
幸運的是 雖然陡峭 但著力點還滿多的 只要膽大心細 要上去並不難



所有的勇者霸氣的依續而上 並沒有因為地形險惡而退縮 為這群勇者鼓掌

曉夢是這次新認識的朋友
爬山經驗豐富的他 在這次爬山的過程 總是擔任押隊的角色 協助我們這些第一次來的朋友
因為有曉夢的協助 我們這次的行程更加安全 也更加愉快

台北的山友今天遠道而來 希望玩的還愉快

通過險要的地形就要「三點不動一點動」 膽大心細 要全身而退也不是太難

好久不見瑞蓮 原來最近當起好媽媽了 女兒上高中後要全程接送上下課
以後要和勇腳蓮爬山 可得看天時地利了

我們這五虎將都是「軍官團」的 官階最高的官拜少將 了不起吧

美女團的成員笑笑的就通過勇者坡的考驗 同樣的讚同業了不起

上山容易下山難
勇者坡山勢陡峭 要爬上去固然需要費一番力氣 下來時同樣也需要戰戰兢兢
柴山上都是由珊瑚礁組成的咕咾石 如果一時大意受了傷 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所以大家下山都特別謹慎

完成勇者坡的考驗 又是一陣急行猛攻 接下來來到「百獸岩」
這百獸岩看起來倒像是哈尤溪的彩壁 據說可以在這岩壁上看出一百種動物
可能是我資質不夠 怎麼也看不出來 不知道大家可以看出幾種?

在我們不知道的柴山秘境中竟然有「四口灶」
沒錯 這裡就叫四口灶
關於四口灶的由來 聽前輩說 這裡以前有日軍的駐地 而這四口灶就是煮飯的地方
別小看這四個簡單的爐灶 那可是要負責一百多人的伙食呢
想像從前的人在這裡活動 也真是夠辛苦的了

在通過四口灶之後 也該換我們埋鍋造飯了
時間已經快接近中午 大家就找地方先簡單解決一下五臟廟吧


在大猴洞前面剛好有一大片空地 大家席地而坐把自己準備的東西拿出來吃 同時也和大家分享
這種其樂融融的感覺很棒 然後大家交換彼此的心得 有爬山的 有栽種的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在辛苦流汗之後 坐下來吃東西天南地北的聊天 我就是最喜歡這樣的氣氛
美英今天陪爬的任務也到此為止 她下午還要上課就先行折返 同樣也謝謝美英情意相挺

最後 今天的重頭戲即將上演 我們將出發「大猴洞」去也
大猴洞沒有猴子 而是一個極大的地下洞穴
這裡也是目前得知柴山最大的地下洞穴 有一種好奇也有一種期待的心理
前陣子大猴洞頻頻上媒體
因為有一個退休的老先生 在柴山失蹤 多日搜索無效
十幾天後就在大猴動附近的洞穴被發現 只是被發現時已經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體
在此 我們也希望死者可以安息 我們抱持虔誠的心探訪大猴洞 想來應該也無妨












經過一番曲折 我們總算來到大猴洞的內部 原來大猴洞是一個大型的鐘乳石洞穴
在大家讚嘆造物者的神奇後
動作一致的與洞穴內最大的鐘乳石合影留念 要形成這麼巨大的鐘乳石可能需要幾千萬年吧?
洞穴內的結晶鹽經過燈光照射 閃閃發光蔚為奇景
能夠見到這麼偉大的大自然產物 除了讚嘆還有就是感恩了
在這裡也呼籲 以後有機會來此的山友 請愛護洞穴內所有的一切
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 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
這不但是給自己方便 也給以後的人方便
哪天大猴洞被列入保護區 那就再也去不了了

好像被打上聚光燈帥哥是誰啊 康康是也

進入猴洞不難 要出去才是難題
不過攀岩這種玩意兒對阿惠來說 就像桌頂捏柑那麼輕鬆
三兩下就拉繩攀岩而上 動作之快就好像在眼前一晃
難怪康康說阿惠「一隻哪猴」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阿惠如此矯健的身手
對阿娟來說可就是一件大大的難題了 手忙腳亂 常常找不到踏點和支撐點
還好今天的成員個個身經百戰 不斷的指點阿娟位置
最後阿娟終於也克服難關 難怪阿娟說 現在想想還真的不簡單




對我們男生而言 似乎不成問題 兩三下就清潔溜溜





在「飛來石」旁邊有一個小小的洞穴 據說沒躦過這個洞的 不能說有來過柴山
這個洞雖然不大 還好我們都還躦得過去 哈哈







在探訪過大猴洞之後 我們今天的行程也即將告一段落 大家把握機會多拍些照片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 柴山就像灶腳一樣
不過對我們這些很難得來的人 柴山就好像一處從未開發的處女地
即便人家說柴山就是高雄人的後花園 不過應該大部份的人都沒來過這裡
若不是有識途老馬 誰敢輕易嘗試這裡
所以今天特別謝謝小蔡的帶隊以及高雄眾兄弟姐妹的全力配合 讓我們更加認識柴山之美

特別介紹這對來自台北的夫妻檔 他們因為來屏東參加婚宴而有這個機會一起來和我們爬柴山
他們的登山經驗也非常豐富 前幾天才剛完成玉山後四峰的攻頂 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也希望有機會到台北爬山 更希望他們有空多多南下 南部也有很多好山可以爬的

大家說說笑笑來到「好漢坡」
好漢坡附近有一顆正宗的柴山三角點 海拔356公尺 也是一顆小百岳 編號第77號
不過三角點的位置頗為敏感 在此就不公佈了
一般來說 和好漢坡的牌子合照 就表示拿下柴山三角點 至於有沒有去過正宗三角點就不那麼重要了

好漢坡顧名思義就是要爬一段很陡的上坡
但是我們現在是要反其道而行 要下一段很陡的下坡 來到「七蔓站」
七蔓站在柴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據點兼休息點
有很大的平台可以休息 也有很多志工不定時的背水上來讓大家使用
在別的地方很少有背水的志工 但是在柴山的背水志工卻有組成一個團體 真的很不簡單
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造福山友 可謂一舉兩得 也要非常感謝這些志工
不過在七蔓站也是猴子的大本營之一
儘量不要將食物外露尤其是塑膠袋裝的食物 牠們只要聽到塑膠袋磨擦的聲音 就準備來搶了 所以要特別小心

在柴山當然不可以少掉猴子 看這一家「猴」多逍遙啊
在柴山 猴子是大家詬病的地方 但不可否認的 沒有猴子的柴山也就不是柴山了
了解猴子的天性與其和平共處 讓彼此都可以在柴山活動 那是再好不過了

慢慢接回早上的路 來到11重天走回元亨寺 結束今天愉快的柴山之行
總里程數剛好10公里 總耗時7小時
本來約好下山後要去左營劉家酸菜白肉鍋吃午餐 結果超出時間太多 大家也都想回家
所以今天唯一的殘念就是沒有吃到火鍋 只好改天再來開團 一定要吃到火鍋
今天的柴山之行真的很開心
除了看到不一樣的柴山之外 還看到多日不見的老朋友 也認識了新朋友
每次來柴山都有不同的收獲 希望有機會再來認識柴山
不過在這裡也要提醒沒來過的朋友
那些路徑若不是有經驗的人帶路 千萬不要自己去摸索
因為柴山裡面的路徑錯綜複雜 在柴山內迷路的人也時有所聞
所以沒有經驗的人還是正常的步道走一走就好 有機會再去體驗編制外的風景
其他更多內容都在:鐵枝的單車日記